第五节 黄土高原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黄土高原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8 15: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节
黄土高原
1学习目标
1.读黄土高原地形图,准确指出黄土高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范围。
2.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区分不同的黄土地貌,并总结黄土高原地形的基本特征。
3.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填写实验报告,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学习重点、难点]
4.观看视频,总结黄土高原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材分析
黄土高原一课属于中国地理部分中的区域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区域主要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方面去学习。黄土高原一课的学习,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本节共2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位置与分布,水土流失原因探究及治理。第二课时是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以探究活动和课题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以活动探究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当地保护环境的成功经验。最后学以致用,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为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人为原因。这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所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通过视频了解人类活动在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强调重点,突破难点。21·cn·jy·com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黄土高原
用1995年春晚的节目《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我们的母亲河》中一段简短的视频,99瓶黄河水样由纯净到混黄,再由混黄到蔚蓝,探索原因,简单明了地引入黄土高原一课。2·1·c·n·j·y
活动2【活动】课堂预习
了解学习目标,接受任务:自学课文,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任务单的任务一和任务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任务一:在图上准确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学习目标1]
(1)在P89图B中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在图中标出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和长城。
(2)在P89图B中指出黄土高原所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



四个省区内,河南省境内有黄土高原的分布吗?
(有或没有)
任务二:区分不同的黄土地貌,并总结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学习目标2]
(3)读P89图C,区分塬(yuan)、墚(liang)、峁(mao),填在括号内,并总结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3【活动】分组闯关
以闯关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一和任务二转化为读图的形式,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思想,以识图为主,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学习目标。
活动4【活动】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成因
分组进行实验。认真阅读实验报告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分工合作,小组同学动手实验。
第一组探讨水土流失与地形的关系,第二组探讨水土流失与降水的关系,第三组探讨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第四组做为观察员分到前三组,观察实验过程,评价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结果。21cnjy.com
活动5【讲授】总结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出地理结论,培养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动手能力,地理技能得到提高。第四组做为观察员,需要观察、评价,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人为原因通过视频,对比人类社会出现前后的情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逐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然后通过观看视频,总结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www.21-cn-jy.com
活动6【活动】延伸迁移
举一反三,延伸到自己的家乡水土流失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