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黄土高原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黄土高原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8 14:3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五节 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二·说学生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点,难点五·说教学准备六·说教法学法七·说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一 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新课标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该节主要是让学生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以黄土高玉最为严重;本节内容以黄土高原作为典例,对水土流失的成因进行具体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1 教材分析
时代在进步,教学方面也该与时俱进,我充分利用好电教平台,把书本硬生生的文字移到电脑上,使之变得直观易懂,易于学生接受。2·教材处理二、说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接触地理这一学科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对地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而到了简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综合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三 说教学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表特征2 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四 教学重点难点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 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所以也是本节的难点。五 教学准备1 电教平台2 多媒体课件3 有关于黄土高原的视频六 说教法,学法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法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多媒体的教学法学法:学生需要回顾前面所学过的黄土高原一带的地形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七 说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
播放《黄土高原》的相关视频导出本节课内容,学生通过视频直观感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这样会激发学生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的兴趣。黄土高原2.地理背景你能从图中指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吗?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秦岭,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3.提出疑问: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哪里?列出科学家关于黄土的来源的学说:(1)风成说;(2)风水雨相说;(3)水成说图解黄土粉尘搬运、堆积过程4.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墚黄土塬概括黄土高原最基本的地形特征是: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粗暴地“撕裂”黄土高原,使她的地表支离破碎的“巨手”指的是什么?5.提出疑问流水名词解释:
水土流失——是指在流水、重力和人类活动等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
6.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结构疏松,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开垦、采矿等破坏地表。八、说板书设计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 地理位置2 黄土的成因3 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4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