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二中2025届高三年级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素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这里是世界“第三极”,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3亿年前,今天的世界
屋脊还是一片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当时,这片被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的海域,横贯现在的
欧亚大陆南部、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气候温暖,孕育出繁茂的海洋动植物,其南北两侧是被分裂
开的原始古陆。
从古老的海洋,到年轻的高原,这是一部跨越万年的大地史诗。
距今6500万~5500万年前,大陆板块持续的挤压再次引起强烈的构造运动。这一次构造运动不仅让
原本还不高的青藏高原不断隆起,更推举出横贯欧亚大陆中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地质学中,把这段高原崛
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在以千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下,经历数次板块碰撞与漫长的构造拼合后,青藏高原终于完成了崛起,
以超过4000米的平均海拔雄踞于亚洲中部、中国西部。它的隆起对我国整体的高原、山系与盆地分布产生
了极大影响,更促进了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式分布的地势特征的形成。
在高原地貌的演进中,古老的海洋一,点,点消失,然而水却以新的方式留了下来。
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本应属于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而处于副热带高压控
制下的亚热带中的华南地区,原本也会由于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而气候千旱,但是海拔超过4000米的
青藏高原的存在,打破了原有行星风系的控制,夏季高原上加强的热低压强烈抽吸周边大气,西南季风随
之携带大量水汽而来,滋润了我国华南地区。
更重要的是,随着海拔上升,水汽撞上无数座直插天际的伟岸山峰,在这里翻滚成云,化为冰雪,北
纬30度干旱带之中的“亚洲水塔”就此诞生。
年轻的高原上雪峰林立,古海洋的痕迹仍保存在山脉的巨大褶皱之中。
在沉睡着海洋生物化石的地层上,高峻的群山间,上万条冰川蓬勃发育,数千个高山湖泊错落有致,
许多伟大的河流从这里开始了它们的征途。
长江,则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在与时间一同奔流的过程里,它横跨中国三大地形阶梯,成为亚
洲第一长河,见证过沧海桑田,演进出新的生命,孕育了华夏文明。从高山到海洋,跋涉6300余千米,流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