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评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综合评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6-04 16:32:46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下图示意陆半球和水半球。据此完成1~3题。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D)
A.① B.③ C.④ D.⑦
2.环绕北极的大洲有(B)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3.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是(D)
A.海洋和陆地均衡分布
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陆地和海洋各占一个半球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拔和相对高度是表示高度的两种不同方式。读图,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D)
A.1 200米 B.200米
C.1 400米 D.1 000米
5.图中A、C两点所在的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两种地形类型 (B)
A.高原、平原
B.山地、丘陵
C.山地、盆地
D.高原、丘陵
  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6~7题。
6.图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7.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D)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8.当地时间2024年5月26日,印度尼西亚马拉皮火山喷发。读图,与本次火山喷发直接相关的板块是(D)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9.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下列行为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B)
A.投放人工鱼礁
B.大面积填海造陆,修建度假村
C.建设湿地保护区
D.伏季休渔
  下图示意一位苏州的中学生记录的自然观察笔记。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学生观察的月份可能是(D)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下列对观察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东北风6级
B.多云转小雨
C.空气质量差
D.处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时段
  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C)
A.1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C.1月平均气温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
D.南美洲西部的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13.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是(B)
A.0 ℃~10 ℃ B.10 ℃~20 ℃
C.20 ℃~30 ℃ D.20 ℃
14.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15.“下雨了,我送你回家;雨停了,请送我回家”是现在流行的共享雨伞的广告词,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来看,下列地区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
A.中纬度大陆西岸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
D.两极地区
16.读图,试分析伦敦降水特点是(A)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
1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图1为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图2为湿季时猴面包树景观图。读图,完成18~20 题。
 图1        图2
18.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主要分布地的气候特征是(D)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9.图2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A)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20.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某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向阳峰(下图)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4 6 10 17 22 25 28.5 28 23 18 11 6
降水 量/毫米 42 63 96 137 166 209 189 120 76 73 55 30
(1) 概括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4分)
参考答案: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拟在B处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3分)
参考答案:利:可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弊:淹没村庄及农田。
(3)结合材料二,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
参考答案: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4)根据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判读甲地形成较大的聚落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22.[思维推演 探究海陆]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2日11时55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纬55.95度,西经154.15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图1
图2 图3
探究一 海陆的变迁
(1)图1中的南美洲和非洲之间的大洋是 大西洋 。(2分)
(2)地理专家判断南美洲和非洲曾经是一块大陆,理由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两大洲轮廓大致可以吻合;很多古生物化石相同;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等等。
探究二 板块构造学说
(3)图2所示的阿拉斯加州地震地点位于 美洲 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是地震高发区。(4分)
(4)在板块的 碰撞 (碰撞或张裂)作用下,甲、乙两大洲西侧形成了 科迪勒拉 山系。(4分)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太平洋在未来将会不断变小,请解释原因。(2分)
参考答案:太平洋地处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不断缩小。
探究三 地震的预防
(6)丙处的印度尼西亚在房屋地基中用石子和泥沙填充的轮胎固定在地基和房屋地层之间(如图3所示),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充当减震器,减少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23.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的四名同学,在进行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参与他们的研究。(11分)
(1)铭铭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全年高温。
(2)萱萱发现①地区与②地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但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 ℃的温差,试解释原因。(3分)
参考答案:①地区为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②地区海拔较低,受地势因素影响,温差大。
(3)承承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③④⑤三地的气温与降水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③至⑤,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参考答案: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受大陆影响越来越大。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关于意大利某城市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试述理由。
(3分)
参考答案:可信。理由:意大利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第四单元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下图示意陆半球和水半球。据此完成1~3题。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① B.③ C.④ D.⑦
2.环绕北极的大洲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3.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是( )
A.海洋和陆地均衡分布
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陆地和海洋各占一个半球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拔和相对高度是表示高度的两种不同方式。读图,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 200米 B.200米
C.1 400米 D.1 000米
5.图中A、C两点所在的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两种地形类型 ( )
A.高原、平原
B.山地、丘陵
C.山地、盆地
D.高原、丘陵
  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6~7题。
6.图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8.当地时间2024年5月26日,印度尼西亚马拉皮火山喷发。读图,与本次火山喷发直接相关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9.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世界付出可怕的代价,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下列行为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投放人工鱼礁
B.大面积填海造陆,修建度假村
C.建设湿地保护区
D.伏季休渔
  下图示意一位苏州的中学生记录的自然观察笔记。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学生观察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下列对观察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风6级
B.多云转小雨
C.空气质量差
D.处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时段
  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 )
A.1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C.1月平均气温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
D.南美洲西部的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13.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是( )
A.0 ℃~10 ℃ B.10 ℃~20 ℃
C.20 ℃~30 ℃ D.20 ℃
14.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15.“下雨了,我送你回家;雨停了,请送我回家”是现在流行的共享雨伞的广告词,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来看,下列地区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中纬度大陆西岸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
D.两极地区
16.读图,试分析伦敦降水特点是( )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
1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图1为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图2为湿季时猴面包树景观图。读图,完成18~20 题。
 图1        图2
18.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主要分布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9.图2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20.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某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向阳峰(下图)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4 6 10 17 22 25 28.5 28 23 18 11 6
降水 量/毫米 42 63 96 137 166 209 189 120 76 73 55 30
(1) 概括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4分)
(2)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拟在B处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3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
(4)根据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判读甲地形成较大的聚落的有利条件。(3分)
22.[思维推演 探究海陆]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2日11时55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纬55.95度,西经154.15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图1
图2 图3
探究一 海陆的变迁
(1)图1中的南美洲和非洲之间的大洋是 。(2分)
(2)地理专家判断南美洲和非洲曾经是一块大陆,理由是什么 (2分)
探究二 板块构造学说
(3)图2所示的阿拉斯加州地震地点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是地震高发区。(4分)
(4)在板块的 (碰撞或张裂)作用下,甲、乙两大洲西侧形成了 山系。(4分)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太平洋在未来将会不断变小,请解释原因。(2分)
探究三 地震的预防
(6)丙处的印度尼西亚在房屋地基中用石子和泥沙填充的轮胎固定在地基和房屋地层之间(如图3所示),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23.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的四名同学,在进行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参与他们的研究。(11分)
(1)铭铭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分)
(2)萱萱发现①地区与②地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但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 ℃的温差,试解释原因。(3分)
(3)承承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③④⑤三地的气温与降水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③至⑤,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关于意大利某城市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试述理由。
(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