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首都北京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三)德育方面
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
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三)德育方面
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3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首都北京》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期待着2008
年,更期待着八月的到来,我们为什么?
生: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师:主办地在哪儿
生:北京。
师:咱们当中有没有同学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的,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
(学生回答,略。)
师:真棒,描述得真生动,让我心动。北京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的印象也是既古典,浪漫,又富有新鲜的时代气息,我一直很想去北京,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去北京吧!请大家把你们想去北京的理由写在黑板上。21教育网
(学生书写,略)
师: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北京,这里有天坛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宫,八达岭长城等名胜古迹,深深吸引着我们去领略古都风情……北京有你的梦,我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
二、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师:(边绘演示“北京轮廓图”)并结合课本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19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做好记录,并把结果整理到相应表格中。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出示习题: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北京自辽代以来,一直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你能说出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2·1·c·n·j·y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
师生互动,以任意一组为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教师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邻省,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其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河流……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学生上来指图说明。
(学生依次回答,略)
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补充回答,略)
师:北京的确交通便利,它不仅是全国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杭运河也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课本第18页的主要铁路线指认出来呢 (教师找一名学生指图讲解,其他学生予以更正、补充。)
师:大家识别得完全正确,真聪明!演示《北京市的地形图》,提问北京的地势,地形的特征,它的周围有那些山脉,并说出它的作用?www-2-1-cnjy-com
(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
师:说一说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点?(学生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
师:(指图总结)综合各组的发言,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看出: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又把北京作为首都。 21
cnjy
com
师: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 请结合课本第18页、第20页内容,举例说明。[出示习题: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吗?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来源:21cnj
y.co
m】
(师生互动,让学生随意抢答,补充。)
(学生回答,略)
师:(适当点评、补充)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天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不仅是北京的象征,也是我国国徽图案的中心组成,成为了中国的象征。另外,它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就连我们用的教材出版社也在北京……【出处:21教育名师】
师: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演示图片,它为什么是我国政治中心?
生:观察图片,组织答案
师:(小结)这里有最高的权利机构和行政机构。
师:演示图片说出它为什么文化中心?,边演示多组图片(教育,科研,体育,艺术的图片)
师:(小结)这里有我们梦想的青华,北大
生:因为北京属于暖温带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春寒料峭、多风,而且沙尘暴天气也时有发生,只有秋季秋高气爽、云淡风清,最适宜出行。
师:不错,这的确是大多数人的决定。但此时正是北京旅游高峰,可能会遇到门票价格上涨,交通拥堵……其他小组,有没有别的决定 21cnjy.com
生:我们组选择六月底、七月初去北京。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时是北京的旅游淡季,我们放暑假,既经济又轻松。
师:很好,咱们再看看其他小组有没有更特别的决定
生:我们认为任何时节都可以去北京旅行,完全不用亲自到北京。
师:不亲自到北京 !怎么做呢
生:网上旅行。
师:太好了,老师真佩服你们的决定。才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一张地图,游历天下;一台电脑,饱览北京春夏秋冬。2-1-c-n-j-y
师:第二关: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 请抢答。
生:乘火车……
师:我们郑州人沿什么线路,向什么方向去北京
生:京广线、向北……
师:太厉害了!第三关:2008年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最好在什么时间举行
生:九月。
师:九月是北京的什么季节,许多欧美选手如果由于档期不能来,怎么办
生:七月。
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你的决定,七月的北京正是……
生:八月。
师:确实,经奥委会讨论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北京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2日举行。大家回答得好极了,大家的回答不仅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精神,还让我再次感到了大家对北京浓浓的亲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们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梦,到那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21·cn·jy·com
生:去参加比赛,去参加志愿者行动……
四、升华情感,倡导行动
师:我想,到那时,无论我们为北京做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不能忘记宣传北京,请大家课后登陆北京政府网站(www.beijing.)或浏览其他相关资料,完成课本第24页第三题的活动。咱们下一节进行交流活动,我拭目以待,看一看谁是最具潜力的北京通。再见!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www.21-cn-jy.com
2.战略位置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21·世纪
教育网
提问: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讲述:(板书)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版权所有:21教育】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21
cnjy
com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等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