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04 10:2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0个部落
30个区
(特里提斯)
139个村社
(德谟区)
登记公民
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
村社大会
(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议事会的500个议席按各村社公民人口的比例分配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
BC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
2.中世纪时期
(1)庄园:主要的基层单位
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职责:组织生产
征收地租
主持庄园法庭审判
(2)城市
威尼斯:船业行会
中世纪城市广场
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城市居民:手工业者、商人
夺权方式:金钱赎买
武装暴动
基层单位:行会
城市政权主要由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出 生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结 婚
由教父主持婚礼
临 终
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
死 后
葬礼在教堂举行,遗体被葬在教堂附属的墓地
(3)基督教会
3.近代
(1)背景: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表现:
国家 时期 基层单位 表现
英 1835年
美 建国后
法 大革命后
自治市
乡镇
自治
市镇
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纽约市总面积达1214.4平方公里,1790-1910年,人口快速增长,年均增速4.8%,从4.9万人增长到476.7万人。
工业化、城市化
失业
养老
贫困
形成:
发展:
功能:
进一步发展:
休闲娱乐
教育
生活服务
卫生保健
反映民意
4.二战后:社区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救济的需要,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二战后,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越来越多地提供公共服务,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时期 基层组织名称 古希腊 村社 中世纪 庄园 城市 教会 近代西方 英国 自治市
美国 乡镇
法国 自治市镇
二战后 社区 西方的基层治理之路有什么特点?
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
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对内民主治理、对外独立自主
中国社区
“单位中国”
“乡土中国”
“社区中国”
17世纪初的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 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造成了庞大的贫困失业大军。同时加上人口增加、农业歉收、饥荒和对外扩张等一系列因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开始引发社会冲突,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严重威胁。
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
(一)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
----------------
-----------------------
----------------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伊丽莎白一世
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
---------------------------------
------------------------------------
1930年美国失业者
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1945年,英国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率先建立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战后的福利国家
材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材料三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小组合作】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利与弊。

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
保障儿童利益;扩大了社会消费。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
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带来社会道德危机。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条例》发布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全国近9亿人参加医疗保险,4500多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1951
  
1978
  
  
2018
  
03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