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6月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04 11:17:10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中考模拟考试
A.为南昌起义准备了军事武装
B.是国共合作抗击侵略的典范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标志着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历史(试题卷)开卷
9.1984年,随着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一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落户青岛,出现了利用外资
嫁接改造国有企业的高潮。这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沿海港口的开放
注意事项:
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一带一路”的推进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10.21世纪以来,人们不仅要享美食盛宴,还更加关注一日三餐。超市中带有“有机”“非转基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
因”“绿色”标志的食品受到百姓青睐。这反映出
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A.生活水平提高
B.物质生活丰富
C.社会保障完善
D.生态环境改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11.“城”是早期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某城有引水道工程,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和宏大的宗教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场所万神庙,还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该城位于图中的
1.陶寺遗址M22墓中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钺、石钺以及玉兽面等均非源于本地,而是吸收融
A.①
B.②
C.③
D.④
合了红山、大汶口、良渚的玉器文化。这可用于佐证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种类丰富
B.多元一体
C.渐趋一致
D.独立发展
2.《礼记·王制》中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作为名或字。这一现象
的出现源于
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A.王室力量的衰微
B.生产技术的进步
(以俄国1913年工业产值为100%
C.商鞅变法的影响
D.争霸战争的激烈
1000%
3.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
一块秦砖上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这十二
500%
25%243%
*600
个字是用下列哪种字体书写
0%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1925年1932年
1937年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体
D.行书
第11题图
第14题图
4.明万历二十五年(1592年),时任扬州知府的郭光废弃了原来用以保持运河水位的水堰,依
12.庄园法庭不仅负责土地争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还负责其他民事争议。由此可知,庄园
当地地理、地势状况截直就曲,用回湾降低水的流速,抬高了上游水位,保持大运河水面平
法庭
缓,避免了船只搁浅之患。材料旨在强调运河的开通运行
A.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B.损害佃户合法利益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联系
C.限制庄园领主特权
D.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实现了南粮北运的壮举
D.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13.香料一词在英文中spice(香料)和special(特殊的、特别的)是同根词,意指特别贵重之物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吏治、兵权、财赋三项,脱离了地方军权(藩镇)之分割,而统一到
因为欧洲人半生不熟的肉急需胡椒、生姜、桂皮来调味,因此,15世纪,这些东西市场需求
中央来,中国开始渐渐有一个像样的、上轨道的中央政府。材料反映了
A.宋朝加强地方控制
大,价格高。这可以用来论证
B.唐朝实施三省六部制
A.东西交通畅通无阻
B.民众生活的富足
C.元朝实施行省制度
D.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6.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期间,众多海外各国来朝纳贡,东非国家进贡的是长颈鹿,国人就
C.欧洲爆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动因
把长颈鹿叫做麒麟,史称“麒麟贡”。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14.如图说明
A.巩固了边疆海防
B.宣扬了明朝国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
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实现
C.拓展了明朝疆域
D.推动了物种交流
C.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7.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如图漫画反映的意识
15.1947年,日本政府对大企业的减税率为42.1%,用税收政策对大企业进行扶植。1956
年,日本先后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推动经济增长,效果极佳。
有了洋枪洋炮
就可以自强
由此可见,二战后的日本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增加对科技的投入
C.深化国际经济合作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辨析改错(8分)
16.我们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辨别下列
A.推动先进技术的引入
B.推动了维新运动发展
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C.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D.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

】(1)公元前356年,秦穆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
8.1926年11月至1927年6月,中国共产党抓住第四军扩编的机会,以独立团人员为骨干,进
定了基础。
一步扩编成7个团,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得到壮大。由此可见,国民革命
改正: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B3.B4.D5.A6.B7.A8.A9.B10.A11.D12.A13.D14.C15.A
二、辨析改错
16.(1)×;改正:“秦穆公”改为“秦孝公”
(2)×;改正:“主父偃”改为“董仲舒”
(3)×;改正:“唐太宗”改为“武则天”
(4)/
三、材料解析
17.(1)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分)性质: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分)
(2)历史条件:确定人民代表用普选产生的办法;毛泽东解决了宪法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等
问题。(2分)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3)宣传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走向民主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或人民利益的宪法)。(2分)
18.(1)积极作用:促进棉纺织业、治金业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革命;解决了工业革命发
展的动力问题;推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蒸汽时代”的出现。(答2点即可,4分)
(2)影响:使个人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现代社会的娱
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答2,点即可,4分)
(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科教兴国等。(2分)
四、活动与探究
19.(1)抗日局面的变化: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
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2分)
(2)(4分)
中国共产党抗战年谱
1937年7月
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8月
洛川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
1937年11月后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9年7月
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的方针
提出坚持抗战到底
洛川会议。确定
反对投降,反对内
发表《为日军进
全面的全民族抗
建立敌后抗
毛泽东发表
部分裂,力求全国
攻卢沟桥通电》
战路线
根据地
《论持久战
进步的方针
1937年7月
1937年8月
1937年11月后
1938年5月
1939年7月
(3)观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2分)
论述: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
抗战”的主张;1937年11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人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
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推动者。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持久
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针的制定有指导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的方针,发动百团大战,维护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大局。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