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滑轮巩固强化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3滑轮巩固强化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04 14: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滑轮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重物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 A 的重力 G =100N,重物 A 上升速度为 0.2 m /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 F 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50N 0.4 m/s B.50N 0.1 m /s
C.200N 0.4m/s D.200N 0.1m /s
2.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  )
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使用滑轮组一定能省力
3.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相同的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是(  )
A. B. C. D.
4.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
D.质量为65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
5.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的简单机械的作用下均处于平衡状态。若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拉力F1、F2、F3、F4的大小关系是(  )

A.F26.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装置中,不能省力的装置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一定是省力的,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是省力的,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8.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 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 N,动滑轮重100 N,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

A.1 000 N B.1 200 N C.900 N D.1 100 N
二、填空题
9.图中的滑轮装置是 滑轮(选填“定”或“动”)。若用30牛的拉力将旗帜匀速提升,则旗帜的质量为 千克。(g取10牛/千克)
10.明朝罗颀《物原》中记载:“史佚(周朝人名)始作辘轳”。如图甲所示是周朝时期的一种取水工具“辘轳”。图乙所示是“辘轳”的简化图,它属于简单机械中的 ;若想使人在提水时能更省力,可以适当增加摇柄中 (填“A”或“B”)的长度。
11.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力为 100N 的物体提升 1m(不计动滑轮重),则拉力 F= N,拉力移动的距离 s= m.
1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f=3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是 N,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向左移动 m。
三、作图题
13.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由两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重的绕法。
四、实验题
14.在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时,小明用同一个滑轮做了四次实验,前两次按图甲进行,后两次按图乙进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忽略绳重及摩擦)。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1 1.0 20.0 1.0 20.0
2 2.0 20.0 2.0 20.0
3 1.0 20.0 0.7 40.0
4 2.0 20.0 1.2 40.0
(1)分析第1、2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 ;若小明将绳子的自由端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匀速拉动,拉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用图乙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沿着竖直方向 拉动绳子自由端;分析数据时发现,拉力的大小总比钩码重力的一半要大,这说明滑轮的重力为 N;若要拉动3N的钩码,拉力的大小应为 N。
五、计算题
15.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30N和15 N,(滑轮和绳子重力以及滑轮和绳子、滑轮和轴间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此时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和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
(2)若在物体A上的O点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六、综合题
16.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图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1)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N;
(2)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 N;
(3)在10s内拉力作用点移动 m。
《12.2滑轮》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C B B B C C
1.D
【详解】重物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取滑轮为研究对象,滑轮合力为零,则
由GvA=Fv可得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2.C
【详解】
A、如右图所示,滑轮组有三段绳子,力的方向向上,因此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左图所示,滑轮组有两段绳子,力的方向向下,因此可以省力,同时能改变力的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
C、左图滑轮组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右图滑轮组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C符合题意;
D、如果提升的物体重力远小于动滑轮重力,则使用滑轮组就不能省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由图知,不计摩擦和绳子重,两个滑轮的使用,效果相当于一个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拉力
B.由图知,不计摩擦和绳子重,两个滑轮的使用,效果相当于一个定滑轮,不能省力,拉力
C.由图知,不计摩擦和绳子重,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所用拉力
D.由图知,不计摩擦和绳子重,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所用拉力
由以上可见,用它们提起相同的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是C选项图中绕法,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由定滑轮的特点知,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故A错误;
B.动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是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故B正确;
C.图中由两段绳子承重,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所以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0.5m,故C错误;
D.工人重约G=mg=65kg×10N/kg=650N,由于是两根绳子承担着物重,所以人最多能拉起650N×2=1300N的物体,而砂石重约G’=m’g=150kg×10N/kg=1500N,故D错误.
5.B
【详解】由题意知,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第一幅图中L1=L2,为等臂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G;第二幅图是滑轮组,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n=3,则;第三幅图是轮轴,此时的,根据平衡条件得
GR=F3r
即此时的动力为F3=3G;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轮上,省一半的力,则;由此可知
F2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A、C、D三项中的装置都相当于轮轴,都属于省力的装置;B中的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应选B.
考点:简单机械
7.C
【详解】A.滑轮组是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在一起,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若有三段绳子(如右图),力的方向向上,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A不符合题意;
B.滑轮组若有两段绳子(如左图),力的方向向下,既可以省力,同时能改变力的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
C.左图滑轮组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右图滑轮组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C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滑轮组一定省力,左图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右图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由图可知,n=2,
因G人=500N<F手=600N,
所以,绳端的最大拉力F=G人=5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提升物体的重力最大,由可得,最大物重:
G=nF-G动=2×500N-100N=900N.
故选C.
9. 定 3
【详解】[1]由图可知,该滑轮装置工作时不随国旗移动,属于定滑轮。
[2]定滑轮不省力,旗帜的重力
G=F=30N
旗帜的质量
m==3kg
10. 轮轴 B
【详解】[1][2]对于辘轳来说,其实是一个变形的杠杆,支点在轴心处,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所以其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故辘轳是省力机械;若增加B的长度,就增加了动力臂,因此提物体时会更省力。
11. 50 2
【分析】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不计动滑轮重,根据 求出拉力的大小,根据 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
【详解】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不计动滑轮重,则拉力的大小:

拉力移动的距离: .
故答案为50;2.
12. 10 1
【详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绳端的拉力为
[2]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13.
【详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绳子开始系在定滑轮下挂钩上,依次缠绕。如图所示:
14. 省力 不变 匀速 0.4 1.7
【分析】(1)定滑轮的使用特点是: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知道弹簧测力计做匀速运动,物体受力才平衡。在理想状态下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实际上使用动滑轮时,由于动滑轮重力不能忽略,则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等于物重与动滑轮重力的一半。
【详解】(1)[1][2]第1、2次的数据中拉力不变,则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若小明将绳子的自由端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匀速拉动,拉力的大小将不变。
(2)[3][4]用图乙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沿着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分析数据时发现,拉力的大小总比钩码重力的一半要大,根据
可得滑轮的重力
G动=2F﹣G物=2×0.7N﹣1N=0.4N
[5]若要拉动3N的钩码,拉力的大小应为
15.(1)7.5N,7.5N;(2)15N
【详解】解:(1)物体B的重力为15N,则由图可知,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
此时物体A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也为7.5N。
(2)若在物体A上的O点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与桌子对物体A的摩擦力之和,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仍为7.5N,则这个拉力F的大小为
答:(1)此时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是7.5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7.5N;
(2)若在物体A上的O点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F的大小是15N。
16. 2 6 6
【详解】(1)[1]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所以,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2N。
(2)[2]由图可知,承担摩擦力的绳子股数是3,所以

(3)[3]物体A在10s内通过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