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8 13:46:08

文档简介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1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
2、理解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学情分析
对初中学生来说,所面对的学习任务,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与小学有较大的差异。对初中地理教材的不适应是他们学习地理的最大的困惑。初中的地理课程与小学的科学课程在教学重点上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学习方法上还没有转变过来。其次是老师的教法有明显的区别,小学的学科知识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反复学习的过程,到了初中由于学习任务重,课时少,学生基础知识差异大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教法上有别于小学。而这种教法在短时间内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再次是我们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因此的生源阶梯性太大,学生素质出异性大。来自乡村的学生,基础薄弱,综合素较低;来自城里的学生各方面较好。所以,在这次考试的出异性很大。
通过这一半学期的教学发现初一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差,具体表现:动手能力不强,语言表达欠佳,课外知识积累少,地图掌握能力较差,对地理学科缺乏热情。
3重点难点
大体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
一、(新课引入)
人,每天都要吃饭、穿衣、睡觉,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和北京人吃的、穿的都不太一样呢?
让我们来看看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
(小活动)对照对比一下P30面的三张图片。仔细观察,三位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穿藏袍的方式有何不同。让学生能通过自主活动讨论来探讨出答案。
活动2【活动】二、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1、图片展示:传统的、较老的南方民居
传统的北方民居
比较南北方民居特点,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差异
(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讨论来探讨出答案)
2、图片展示:北京四合院
提问:四合院这个“四”指的是?
假如你是一家之主你该住哪个房屋?为什么
假如房主有一妻一妾,妻子该住那一边?
你去朋友家的四合院做客,朋友会安排你住哪里?
古时说“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家闺秀又该住哪里?
3、蒙古包
观察课本31页C图,学生自学
教师总结:因为蒙古这个地方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降水少,所以一般发展畜牧业,多为游牧民族,故人们澳不断地迁徙,房子要易搭易拆
4、吊脚楼
提问:有没有那个同学住过吊脚楼?
为什么一楼是空的?底下用多根木头支撑的意义何在?
教师小结:该地降水多,高温,动物种类多样,防潮防动物
5、竹楼
提问:竹楼和吊脚楼有一些类似,但是全是用竹子搭建而成,为什么?
学生:那里竹子多
小结:当地为热带气候,竹子繁茂
6、窑洞
提问:有没有同学住过窑洞?感受是怎么样的?
生:冬暖夏凉
仔细观察课本F图窑洞周围的环境,教师讲解窑洞的原理
7、东北火炕、窗子
PPT出示双层玻璃窗子、火炕图片
提问:为什么东北的床下要生火?窗户要这么厚?
教师小结
活动3【活动】 三、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PPT出示当天东北人的着装,让学生对比身上的衣服,看看不同之处
提问:差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出示各个地区的服装,请学生解释差别的原因
活动4【活动】四、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出示各地不同的美食图片,请了解的同学介绍
教师补充
活动5【讲授】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居住、服饰和饮食文化。从蒙古包、黄土窑洞到傣族竹楼,从羊肉马奶到面包大米,从皮衣 棉袄到单衣短衫,各地的居住、服饰与饮食文化都非常有特色。而这些地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
课件27张PPT。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要点探究 激趣导入你知道以下三张图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吗? 实际上,图a是早晨拍的,图b是上午拍的,图c是中午拍的。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知识点1: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1)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受到当地 的深刻影响。自然环境(2) 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气候(3) 对民居影响也非常大。地形(4)人们在建房时,总是 ,运用当地建筑材料,以降低价格。就地取材名师点拨知识点1: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内蒙古民居(蒙古包 ) 两面坡式民居 名师点拨知识点1: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地形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湘西吊脚楼 北京四合院名师点拨知识点1: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建筑材料对建筑的影响陕西民居(窑洞) 云南傣族民居(竹楼) 名师点拨知识点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1)人类的服饰与人类生存的 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2)我国的很多民族都有本民族独特的 。各个民族的服饰无不显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服饰文化名师点拨知识点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服饰名师点拨知识点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一般喜欢穿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肥大的长裤。名师点拨知识点2: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蒙古族的长袍、坎肩、皮帽、皮靴等服饰既有较强的防寒作用,又便于骑乘。名师点拨知识点3: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1)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地 的种类,从而影响着饮食的材料和做法。(2)我国著名的菜系有 、 、 、 、 等。农作物川菜湘菜鲁菜粤菜淮扬菜名师点拨知识点3: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1.(2011·山东淄博)四位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考察后,交流各自的见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说:“我在北方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
B.乙说:“我到南方地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比赛。”
C.丙说:“我在青藏高原见到了成群的牦牛和连绵的雪山。”
D.丁说:“我住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内,品尝了当地牧民自制的青稞酒。” D2.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民居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B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某方面的特点。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第3~4题。3.图甲是我国北方民居院落,院墙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平原广大
B.降水较少
C.太阳光照弱
D.冬季风力强D4.图乙为我国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它反映了当地的( )。A.生产方式
B.地形条件
C.水文环境
D.土壤特征B5.下列服饰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是( )。A.西双版纳——妇女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
B.云南傣族——男子爱穿无领小袖衫,紧凑短裤,非常凉快
C.长江中下游地区——妇女们出门爱戴头巾或面纱
D.东北地区——人们一年四季常穿较单薄衣服A6.“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而且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A.炎热的雨区
B.寒冷的雨雪区
C.温暖干燥区
D.温暖多雨雪区B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给我国下列地区选择合适的房屋: 北方地区________,南方地区________; 黄土高原________,内蒙古高原________。(2)说一说图中房屋是如何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的。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AC黄土直立性好,当地气候较干燥南方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下泻蒙古包拆迁方便适应游牧北方冬季寒冷,墙壁较厚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域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民居服饰饮食戏剧经度跨度大纬度跨度大5000年的文明历史气候类型差异降水差异气温差异地形复杂民族多样地域生产生活方式差异……课后作业
复习题:1、2、3大题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