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复习:名著《三国演义》知识清单+习题
1.《三国演义》概述: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全书120 回,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表现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2.主要人物及事件:
姓名 字 典型事件 介绍
刘备(枭雄) 玄德 豪杰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煮酒论英雄、跃马过檀溪、三顾草庐、携民渡江、刘先主遗诏托孤 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东汉远支皇族。幼时贫困,以贩鞋制席为业,后起兵,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自得诸葛亮后,采用联吴抗曹战略,于赤壁大败曹操。继而夺取荆州、汉中等地,终成三足鼎立之势,称帝于成都。
诸葛亮(智绝) 孔明 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布八阵图、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蜀军军师,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更被水镜先生说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为蜀国开辟立下赫赫战功,他决胜千里之外,其《出师表》更为后人所传诵。
关羽(义绝) 云长 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华容道义释曹操、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蜀将,汉寿亭侯,刘备结拜二弟。曾过五关斩六将,在被俘时说出“身在曹营,心在汉” 的壮烈语句,为西蜀五虎上将之首。
张飞 翼德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怒鞭督邮、义释严颜、大闹长坂坡 蜀将,蜀国骠骑大将军,刘备结拜三弟。曾智取瓦口关,长坂桥上大叫一声吓退曹军四十万,凶猛无比,被后世称为“猛张飞”。
曹操(奸雄、奸绝) 孟德 诈病离间叔父、曹操献刀、残杀吕伯奢、曹操哭典韦、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梦中杀人、曹操割须弃袍、横槊赋诗 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政客。“挟天子以令诸侯”、北霸中原,三国鼎立的最强盛的霸主。
孙权(英雄) 仲谋 “赔了夫人又折兵”、夷陵之战时打败刘备 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后又打败刘备,称帝于武昌。
3.主要考察点:
1.全书描写(东汉)( )(曹操)、( )(刘备)、( )(孙权)三国从时局动乱、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的历史故事。
2.桃园三结义:( )
3.精彩场面:( )
4.妙语佳句:( )
5.主要人物:( )
6.《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
7.《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 )
8.《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 ),使青龙偃月刀的( )和使丈八蛇矛枪的( )。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 )。
10.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
11.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 )。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借东风———巧用天时
(2)( )借荆州———有借无还
(3)( )进曹营———一言不发
(4)( )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3.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
1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1)成语:( )
(2)成语:( )
15.《三国演义》,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
16.《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17.《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 )、“卧龙”是( )、“凤雏”是( )、“美髯公”是( )、“小霸王”是( )、“常胜将军”是( )。
18.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 );“奸绝”是( );“智绝”是( )。
19.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 );后三马是指( )。
20.《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 );把奸诈的人骂做( );把量窄的人谓为( );把性烈的人叫作( );把忠厚的人称为( );把昏庸的人说是( )。
21.《三国演义》中有两匹千里马,分别是:( )和( )。
22.《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 )。
23.《三国演义》中重点人物,人物性格:
(1)孙权————
(2)鲁肃————
(3)司马懿————
(4)诸葛亮———
(5)刘备————
(6)周瑜————
(7)张飞————
(8)关羽———
(9)曹操————
参考答案:
1.全书描写(东汉)(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三国从时局动乱、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的历史故事。
2.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
3.精彩场面: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
4.妙语佳句:
(1)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2)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3)强宾不压主。
5.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黄盖、吕蒙等。
6.《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7.《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8.《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10.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1.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3.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1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1)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2)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5.《三国演义》,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
16.《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17.《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
18.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
19.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马腾、马超、马岱);后三马是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20.《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21.《三国演义》中有两匹千里马,分别是:(赤兔)和(的卢)。
22.《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23.《三国演义》中重点人物,人物性格:
(1)孙权————头脑冷静,深谋远虑,雄心勃勃。
(2)鲁肃————老诚厚道,小心谨慎。
(3)司马懿————老谋深算,小心多疑。
(4)诸葛亮———聪明睿智,神机妙算。
(5)刘备————比较懦弱,胆小,爱才。
(6)周瑜————心胸狭窄,气量小。
(7)张飞————性烈如火,脾气火爆。
(8)关羽———忠义神武,胆识过人,义薄天云。
(9)曹操————临云壮志,有胆识但有时骄傲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