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突破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7: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突破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04 16: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突破练
1.(2024·贵州遵义·模拟预测)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号濂溪先生,《饮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B.陶行知,教育家。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等。
C.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D.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种类丰富,有京剧、越剧、川剧、昆曲等。
2.(2024·贵州黔东南·二模)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他”指的是( )
我看这个女人实有些奇。若说他是个邪货,他却不带淫气;若是说他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他却又不带贱气。看他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他那般轻倩的装饰,虽则觉得柔媚,只一双手指却像讲究勾、搬、冲的。论此时的风气,也未必有车中女子同那红线一流人。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
A.《水浒传》中的扈三娘 B.《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
C.《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 D.《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
3.(2024·贵州黔东南·二模)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语讲究谦敬,如“舍妹”谦称自己的妹妹,“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C.茅盾,原名沈德鸿,作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稻草人》等。
D.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4.(2024·贵州·模拟预测)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他”是( )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 ”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A.《朝花夕拾》阿长 B.《骆驼祥子》曹先生
C.《儒林外史》周进 D.《简·爱》罗切斯特
5.(2024·贵州贵阳·模拟预测)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文体。
C.鲁迅原名周树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等。
D.莫泊桑,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6.(2024·贵州·模拟预测)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常见的谦辞有:鄙人、足下、贤弟;敬辞有:舍妹、高寿等。
B.《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他因谥号被称为“欧阳文忠公”。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作品有《欧游杂记》《你我》等。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契诃夫,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7.(2024·贵州·模拟预测)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代年龄有特殊称谓,比如“始龀”是指七八岁的儿童。
B.李清照,号六一居士,她的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
C.史铁生的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作家,他写了《战争与和平》。
8.(2024·四川广安·模拟预测)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爱莲说》;“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 表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相传由左丘明所作的《左传》和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均为编年体史书,西汉戴圣编写的《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D.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贵妃醉酒》中,梅兰芳扮演的杨贵妃属旦角。
9.(2024·湖北十堰·一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B.古时候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D.“五经”,一般指《易》《诗》《书》《礼》《春秋》,是道家经典著作。
10.(2024·辽宁鞍山·三模)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出自课文《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始龀”“加冠”“不惑”“耳顺”五个词语是按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这两句诗表达了冰心对母爱童真的赞颂。
D.《童年》中,阿廖沙因染布事件,遭外祖父毒打。后来外祖父又来探望,表示歉意,小茨冈也来告诉他以后再挨打时怎么做能减少疼痛。
11.(2024·江苏徐州·二模)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散文集,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即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其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格言、警句。
B.小福子善良、坚韧,老舍先生并没有将她视为堕落者,不让弟弟饿死的信念支撑着她默默忍受非人的对待,这一壮举闪烁着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光辉;简·爱天性善良,热爱自由,在陷入压迫和暴力的时候,始终不放弃反抗,为了自由、平等而努力奋斗。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腐朽。宋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我们学过不少宋代词人的词作。“渔家傲”“浣溪沙”“破阵子”“山坡羊”等都是词牌名。
C.《红楼梦》中的“清客”是指在豪富家帮闲凑趣的人。而鲁迅先生笔下的长妈妈是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无知愚昧,但是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纯朴、善良、真诚,关心爱护孩子的人,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这一人物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中都有所出现。
D.《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晚期豪放派作品之.,通过围猎的壮观情景,抒发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报国雄心。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教材中《屈原(节选)》即以屈原的独白为主体,《屈原》是多幕剧。而《天下第一楼(节选)》则由众多人物的对话构成,《天下第一楼》是独幕剧。“孤常读书”中的“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布衣之怒”中的“布衣”指平民;“黄发垂髫”中的“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12.(2024·新疆·一模)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小说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B.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C.《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廖廖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作者格外重视它的高雅性和专业性。
13.(2023·四川雅安·一模)下列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收录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大量诗作,这些诗作的特点是力量雄浑,语言直截了当,意象强烈鲜明。
B.《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所作,打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是他的成名作。
C.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其主旋律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光明的歌颂。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艾青的《向太阳》。
14.(2023·四川雅安·一模)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作者北宋欧阳修在文中表达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由”“子美”“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杜甫、李白、欧阳修。
C.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范仲淹断齑画粥”“祖逖闻鸡起舞”等。
D.“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5.(2024·贵州黔东南·一模)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他还著有散文名篇《岳阳楼记》。
C.《无言之美》的作者是朱光潜,他是著名的美学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D.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他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16.(2024·新疆乌鲁木齐·模拟预测)请你根据《简·爱》的内容,按照时间先后给下列语段排序( )
①晚间的玩耍时光,我想是一天中最愉快的一丁点儿时间。……一整天的清规戒律放松了……红通通的火光,放肆的喧闹,嘈杂的人声,给人以一种值得欢迎的自由感。
②我们始终待在一起。对我们来说,在一起既像独处时一样自由,又像相聚时一样欢乐。我想我们整天交谈着,相互交谈不过是一种听得见、更活跃的思索罢了。他同我推心置腹,我同他无话不谈。
③那光仍在那边,它引导我穿过一个宽阔的泥沼,从斜刺里上了山。要是在冬天,这个泥沼是没法通过的,就是眼下盛夏,也是泥浆四溅,一步一摇晃。
④那个阴沉的下午,我心里多么惶恐不安!我的整个脑袋如一团乱麻,我的整颗心在反抗,然而那场内心斗争又显得多么茫然,多么无知啊!我无法回答心底那永无休止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如此受苦,
⑤在我右侧,绯红色窗幔的皱褶挡住了我的视线:左侧,明亮的玻璃窗庇护着我,使我既免受十一月阴沉天气的侵害,又不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翻书的间隙,我抬头细看冬日下午的景盘。
⑥“我跟你说,我一定得离开!”我有些被惹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一个在你眼里可有可无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A.①②⑤④③⑥ B.④⑤②①⑥③ C.⑤④①③⑥② D.⑤①③④②⑥
17.(2024·新疆乌鲁木齐·模拟预测)下列选项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当年总督天河,掌管了八万水兵大众,倒学得知些水性,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八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一时不被他捞去耶?——猪八戒——《西游记》
B.地下待四年,地上歌唱五六个星期;靠两片鞘翅相互摩擦发出歌声。——蟋蟀——《昆虫记》
C.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
D.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细细看过,不可听著幕客,屈了真才。——周进——《儒林外史》
18.(2024·新疆乌鲁木齐·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均出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汇集了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宋代把它列为“四书”之一。
B.郭沫若于1942年创作的《屈原》是一部多幕历史话剧。话剧的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来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C.《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是丹麦作家,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公主》《丑小鸭》都是他的作品。
D.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称呼。1岁以内为“襁褓”,8岁为“始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60岁的称呼较多,有“花甲”“知天命”“耳顺”“古来稀”等。
19.(2024·山东菏泽·二模)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东梆子、曹州泥塑、葫芦雕刻、民间剪纸……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这句话中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间的无限魅力。——这句话没有语病。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觥筹交错”“一豆羹”——“白”“觥筹”“豆”在古代都指酒杯。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这个文学常识表述是准确的。
20.(2024·江苏淮安·一模)下面对名著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作者儿时保姆,之所以她叫“阿长”,是因为她身材高大。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筑路时遭受了严寒的侵袭,患上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C.《水浒传》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
D.《简爱》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要建立自立自强的人格,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
21.(2024·黑龙江绥化·模拟预测)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语法知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诗经》《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斗百草、驱“五毒”等。
C.“书中的智慧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思考、学会成长。”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汲取教训”“悲欢离合”“广阔天地”“好看极了”这四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
22.(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其著作《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史事。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等。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自由颂》《致恰达耶夫》是其代表作。
D.“长河落日圆”中“长河”是长江。“社稷”代表国家,“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2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D.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24.(2024·山东滨州·二模)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钱塘湖春行》《卖炭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他的作品。
B.《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豪放派词人。渔家傲,是词牌名。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曹刿论战》选自其中。
D.“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以上诗句描写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和“处暑”。
25.(2024·吉林长春·三模)众多同学为各省份策划了相关的宣传册,请找出其宣传册中有误的一项( )
A.绍兴文旅:体验鲁迅笔下的乡土人情,回顾鲁迅的童年趣事。《朝花夕拾》
B.大连文旅: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尼摩邀你去海底共度奇幻之旅。《海底两万里》
C.延安文旅:跟随作者了解“红色中国”诞生与发展的过程。《红色照耀中国》
D.云南文旅:昆明动物博物馆带你走进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昆虫记》
26.(2024九年级·贵州·专题练习)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尔基的小说《海燕》中的“海燕”象征革命高潮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305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C.烽火,古时指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用来借指战事。
D.“黄发垂髫”借指老人和小孩;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女子十五岁为“及笄”。
27.(2024·内蒙古·模拟预测)小宇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后,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时,出现了一处错误,请你帮忙找出(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40 年代初为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朱自清是按照这一原则来撰写《经典常谈》的。
C.朱自清撰写《经典常谈》格外重视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D.《经典常谈》全书共 13 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28.(2024·江苏徐州·一模)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传统谦敬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还常常使用。比如,劳烦他人说“劳驾 ”,请别人指导说“赐教 ”,称自己的文章为“拙作 ”,欣赏别人的文章叫“拜读 ”。
B.古诗文中,伛偻、垂髫代指老人,烽火、干戈代指战争;称谓语也非常丰富,如王侯自称“孤 ”,“卿 ”可指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 ”是对长辈的敬称。
C.《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 33 篇,属于国别体史书。
D.《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严监生临死前吝惜灯草油等情节充分体现了作品的讽刺艺术。
29.(2024·江苏扬州·三模)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色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秋天的怀念》中,那些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菊花让作者史铁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热烈与活力,懂得了母亲的话,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B.在《紫藤萝瀑布》中,宗璞看到深深浅浅的紫,感受到眼前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又回忆起十多年前那株同样充满活力的紫藤萝,由此生发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慨。
C.在《白杨礼赞》中,拥有“微微泛出淡青色”皮的白杨树,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D.在《故乡》这篇小说中,眼前在“苍黄的天底下”的故乡与记忆中在“深蓝的天空下”的故乡形成对比,既表现了鲁迅对旧中国的批判,又寄托了他的理想。
30.(2024·江苏扬州·三模)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可叙事可抒情,都离不开意象的塑造。古代诗歌《石壕吏》里“老妪”是一个勇于担当的形象;艾青《向太阳》借“太阳”意象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B.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鱼我所欲也》气势充沛,体现了大义凛然的个性;《北冥有鱼》想象奇特,结构灵活,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C.鲁迅的《故乡》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两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杨二嫂和菲利普夫人都具有自私刻薄、唯利是图的特点。
D.《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
《专题07: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突破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D A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B C B B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C D B A A B B B
1.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周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
根据“若是说他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他却又不带贱气。看他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可知,“他”应为《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沈琼枝,常州才女,善诗书、重名节。因不从盐商宋为富,父女遭迫害,只身流落金陵,以卖诗沽绣为生。后被盐商状告逃婚,求助于杜少卿,在公堂上作诗证明自己的才华,打动县令,放她还乡另嫁。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稻草人》是叶圣陶的作品,不是茅盾的;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片段中的“他”是《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周进在贡院的情景。周进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他一直没有考中,看到贡院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多年科举不中的悲惨遭遇,百感交集,所以才会一头撞向号板,又号啕痛哭,满地打滚,直到口吐鲜血。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对科举功名的执着和多年落第后的绝望与痛苦。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D.莫泊桑是法国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
故选D。
6.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是对自己的弟弟、别人的弟弟以及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故两者是敬辞;舍妹,自己的妹妹,谦辞。
故选A。
7.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错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六一居士是欧阳修;《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马致远;
故选B。
8.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故选C。
9.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不是道家;
故选D。
10.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有误,“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之情。
故选C。
1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A.“《论语》即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误。《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故《论语》不是仅记录孔子的言行;
B.“山坡羊”为曲牌名,并非词牌名;
D.“《天下第一楼》是独幕剧”有误。《天下第一楼》是一部以清末民国初年北京前门福聚德烤鸭店为背景的话剧,展现了这个老字号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该剧由何冀平编剧,通过对福聚德第三代传人唐德源及其后代的描绘,反映了旧社会茶店酒楼的繁华与衰落,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和历史变迁。《天下第一楼》作为一部三幕剧,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复杂、丰富。故《天下第一楼》是“多幕剧”而非“独幕剧”;
故选C。
1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A.有误,《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不是小说;
B.有误,简·爱和罗切斯特终成眷属,不是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D.有误,朱自清写这本书最初的目的是要做初中生的古典文化普及,所以作者采用白话文来重述,兼以“导读”的形式,希望可以启发一般人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所以,其语言风格并不像常见的学术文章那么枯燥、艰涩,反而采取一种说故事、聊天式的闲话风进行古典文化导读。除了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以外,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虽然采用一种闲话方式来讲古典文化,可是作者在陈述学术观点时用词却准确而有分寸,显得十分严谨。选项中“格外重视它的高雅性和专业性”说法有误;
故选C。
13.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而不是《向太阳》;
故选D。
14.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字子瞻;
故选B。
15.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有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他的代表作品还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故选B。
16.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及排序。
⑤出自第一章,通过窗幔和玻璃窗的细节描写,传达出简·爱在学校中既感到孤独又渴望与外界联系的复杂情感;
④出自第二章,这段话反映了简·爱在学校中经历的内心挣扎和痛苦。她的不安、迷茫和对苦难的质疑,展现了她敏感而坚强的性格;
①出自第六章,这段描绘了简·爱在劳渥德学校中难得的自由时刻,晚间玩耍的时光给她带来了一丝快乐和自由的感觉,与白天的严格规矩形成对比;
③出自第二十八章,这段描述了简·爱逃离桑菲尔德庄园时的艰难经历。光象征着希望和指引,而泥沼则象征着她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⑥出自第二十八章,这段话是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激烈对话,表达了简·爱的自尊和坚定。她不愿意成为罗切斯特眼中的附属品;
②出自第三十八章,这段描述了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和默契。他们彼此理解,能够自由地交流思想,这种关系是他们爱情故事中的核心。
根据《简·爱》的内容,按照时间先后,对应了简·爱从小时候在劳渥德学校的生活(⑤④①),到她成年后逃离桑菲尔德庄园的经历(③),再到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对峙(⑥),最后是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深入交流和相互理解(②)。排序为:⑤④①③⑥②。
故选C。
17.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B.“地下待四年,地上歌唱五六个星期”的是蝉,“靠两片鞘翅相互摩擦发出歌声”的是蟋蟀。
故选B。
18.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宋代把《礼记》列为“五经”之一,不是“四书”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C.《白雪公主》不是安徒生的作品,是格林童话中的篇目;
D.60岁称为“花甲”“耳顺”,50岁称为“知天命”,70岁称为“古稀”;
故选B。
19.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和病句的辨析。
C.“觥筹”是酒杯和酒筹,“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因此并非“在古代都指酒杯”;
故选C。
20.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A.《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生得黄胖而矮,之所以她叫“阿长”,是因为先前作者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叫阿长。后来阿长回去了,她来补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就成为“阿长”了;
故选A。
21.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和语法知识。
A.“四书”中不包括《诗经》,《诗经》应改为《大学》;
故选A。
22.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长河落日圆”中“长河”指的是黄河,而非长江。
故选D。
23.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故选C。
24.D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识记。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岑参的作品,不是白居易的作品;
B.李清照虽有豪放词风的作品,但主要以婉约词派著称,而非豪放派词人;
C.《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而非道家经典;
D.“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描述的是冬眠的动物被春雷惊醒,草木开始复苏,符合惊蛰时节的特征;“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描述的是急风骤雨带走余热,符合处暑时节炎热离开,天气逐渐转凉的特征;
故选D。
25.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有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是康塞尔。《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故选B。
26.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A.有误,《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高尔基在《春天的旋律》里,将鸟儿加以“人格化”,而且对其中某些鸟儿加上官衔和称号,用来讽刺俄国社会各阶级的代表人物和抨击沙皇统治,这在当时是无法发表的。高尔基原想在莫斯科的《信使报》上发表,但遭到审查当局的否决。高尔基又立即把这篇小说寄给圣彼得堡的《生活》杂志,也同样遭到审查当局的否决,但其结尾《海燕之歌》却被单独发表在当年四月号的《生活》杂志上,就是著名的散文诗《海燕》;
故选A。
27.A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A.《经典常谈》是为中学生撰写的,而不是为了大学生撰写的;
故选A。
28.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B.“垂髫代指老人”“‘大兄’ 是对长辈的敬称”有误。垂髫代指孩童;“大兄 ”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故选B。
29.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B.“又回忆起十多年前那株同样充满活力的紫藤萝”错误,《紫藤萝瀑布》中,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稀落”的,是“伶仃”的。
故选B。
30.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富有现实主义色彩”表述有误;《北冥有鱼》一文中,全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如“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句,作者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写鲲鹏形体之大,创造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