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
A.①②⑤
B.①②
C.③④
D.①⑤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B.氨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凡是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叫做酸
3.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
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薄膜
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D.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Fe+4H2O═Fe3O4+4H2
B.2Na+2H2O═2NaOH+H2↑
C.SnCl4+2H2O═SnO2+4HCl
D.2Na2O2+2CO2═2Na2CO3+O2
5.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如下归纳的表与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X
Y
Z
A
胶体
混合物
淀粉溶液
B
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
一氧化氮
C
气态氢化物
化合物
液溴
D
强电解质
强酸
硫酸
A.A
B.B
C.C
D.D
6.某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为单质,则该金属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甲在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8.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9.铁粉在高温下可与水蒸气反应,若反应后得到的干燥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铁粉的质量增加了32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B.1
mol
C.1.5
mol
D.2
mol
10.把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前消耗的多
B.加热前加热后消耗的一样多
C.加热后消耗的多
D.不知NaHCO3和Na2O2含量无法确定
11.已知A2On2﹣可将B2﹣氧化为B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A2On2﹣则被还原为A3+,又知100mL的0.3mol/L的A2On2﹣与150mL的0.6mol/L
B2﹣恰好完全反应,则A2On2﹣中的n值为( )
A.4
B.5
C.6
D.7
12.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O3+H2O→KOH+I2+O2(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2
B.1mol
O3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
C.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2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3.向50g
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
A.4.6g
B.4.1g
C.6.9g
D.9.2g
14.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A.Na与O2
B.Na2O2与CO2
C.NaOH溶液与CO2
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15.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
( http: / / www.21cnjy.com )﹣、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16.用下列方法制取O2: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KClO3(MnO2)受热分解;②Na2O2加水;③H2O2中加MnO2;④KMnO4受热分解,若制得相同质量的O2,反应中上述各种物质(依编号顺序)的电子转移数目之比是( )
A.3:2:2:4
B.1:1:1:1
C.2:1:1:2
D.1:2:1:2
二、填空题(共52分)
17.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B ,C ,D .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填“是”或“否”).
18.已知下列4个反应:
①Na2O2+2HCl═H2O2+2NaCl
②Ag2O+H2O2═2Ag+O2↑+H2O
③2H2O2═2H2O+O2↑
④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是 (填序号,下同).
(2)H2O2只体现还原性的是 .
(3)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是 .
19.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其电流(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四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A.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B.醋酸溶液中滴入NH3 H2O至过量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20.如图表示的反应关系中,部分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被略去.已知2mol白色固体粉末X受热分解,恢复到室温生成白色固体A、无色液体B、无色气体C各1mol.X、E、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G D
(2)写出G与C反应生成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写出X+E→A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C与Na2O2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0.2mol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 个(用NA表示).
(5)写出物质X的用途(至少写出一种) .
21.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22.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艇员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克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1)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为下列图①、②、③中的图 .
B装置的作用是 .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 .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 .
(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又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 (填“大”或“小”),相差约 mL(取整数值,所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这是由于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
A.①②⑤
B.①②
C.③④
D.①⑤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解答】解:氢氧化钠和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且是化合物,所以属于电解质;
蔗糖和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B.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B.氨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凡是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叫做酸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A.纯碱为盐类物质;
B.NH3是非电解质;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的特征性质;
D.酸式盐也可电离出氢离子.
【解答】解;A.电离子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而纯碱为盐,故A错误;
B.氨水之所以能导电,是以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氨气为非电解质,故B错误;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的特征性质,可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故C正确;
D.酸式盐也可电离出氢离子,如硫酸氢钠,但为盐类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3.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
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薄膜
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D.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Al2O3与NaOH反应;
B.氧化铝为致密的结构;
C.氧化铝的熔点高;
D.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解答】解:A.Al2O3与NaOH反应,则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不能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应选铁坩埚,故A错误;
B.氧化铝为致密的结构,则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故B正确;
C.氧化铝的熔点高,则氧化铝是较好的耐火材料,故C正确;
D.氧化铝与盐酸反应,所以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故D正确;
故选A.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Fe+4H2O═Fe3O4+4H2
B.2Na+2H2O═2NaOH+H2↑
C.SnCl4+2H2O═SnO2+4HCl
D.2Na2O2+2CO2═2Na2CO3+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若不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3Fe+4H2O═Fe3O4+4H2,Fe、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2Na+2H2O═2NaOH+H2↑,Na、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SnCl4+2H2O═SnO2+4HCl,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2Na2O2+2CO2═2Na2CO3+O2,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5.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如下归纳的表与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X
Y
Z
A
胶体
混合物
淀粉溶液
B
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
一氧化氮
C
气态氢化物
化合物
液溴
D
强电解质
强酸
硫酸
A.A
B.B
C.C
D.D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X包含Y,Y包含Z,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解答】解:A、混合物不一定是胶体,故A错误;
B、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液溴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硫酸是强酸,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6.某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为单质,则该金属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金属的氧化物中金属为正价,则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为单质时化合价降低.
【解答】解:因金属的氧化物中金属为正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则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为单质,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
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被还原,
故选B.
7.有甲、乙、丙、丁四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仅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甲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说明甲最不活泼;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丁和丙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活动性丁>丙;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乙>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说明甲最不活泼;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丁和丙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活动性丁>丙;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乙>丁,通过以上分析知,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乙>丁>丙>甲,故选D.
8.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思想: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知识来解答.
【解答】解:利用电子守恒,当1mo
( http: / / www.21cnjy.com )lCr3+被氧化为Cr2O72﹣(0.5mol)时,所失去的电子数为3mol,这些电子被PbO2得到,而1mol
PbO2被还原只得到2mol电子,因此需要Pb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故选B.
9.铁粉在高温下可与水蒸气反应,若反应后得到的干燥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铁粉的质量增加了32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B.1
mol
C.1.5
mol
D.2
mol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Fe+4H2O(g)Fe3O4+4H2,结合差量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反应后得到的干燥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铁粉的质量增加了32g,
即固体增重为32g,设参加反应的铁为xmol,则
3Fe+4H2O(g)Fe3O4+4H2
△m
3
64g
x
32g
,解得x=1.5,
故选C.
10.把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下列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前消耗的多
B.加热前加热后消耗的一样多
C.加热后消耗的多
D.不知NaHCO3和Na2O2含量无法确定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无论是否加热,与盐酸反应都生成NaCl,由Na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答】解:加热前:NaHCO3~NaCl,NaOH~NaCl,加热后可存在Na2CO3~2NaCl,
由转化关系可知:无论是否加热,与盐酸反应都生成NaCl,由Na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
故选:B.
11.已知A2On2﹣可将B2﹣氧化为B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质,A2On2﹣则被还原为A3+,又知100mL的0.3mol/L的A2On2﹣与150mL的0.6mol/L
B2﹣恰好完全反应,则A2On2﹣中的n值为( )
A.4
B.5
C.6
D.7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设A2On2﹣中A的化合价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x,则2x+2=2n,x=n﹣1,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转移电子数目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计算.
【解答】解:n(A2On2﹣)=0.3mol/L×0.1L=0.03mol,n(B2﹣)=0.6mol×0.15L=0.09mol,
反应中A氧化化合价降低到+3价,B元素化合价升高到0价,
设A2On2﹣中A的化合价为x,则2x+2=2n,x=n﹣1,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转移电子数目相等,
则有(n﹣1﹣3)×0.03mol×2=(2﹣0)×0.09mol,
n=7,
故选:D.
12.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O3+H2O→KOH+I2+O2(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2
B.1mol
O3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
C.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2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该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根据物质间的关系分析解答,注意臭氧和氧气中化合价相同.
【解答】解:A.氧气和臭氧的化合价都是0,所以臭氧在反应中不被氧化,故A错误;
B.该反应中1molO3反应中得到1mol×(2﹣0)=2
mol电子,故B正确;
C.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碘,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钾,故C错误;
D.氧化产物是碘,还原产物是氢氧化钾,由反应2KI+O3+H2O=2KOH+I2+O2可知,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正确;
故选B.
13.向50g
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
A.4.6g
B.4.1g
C.6.9g
D.9.2g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向50g
FeCl3溶液中放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小块钠,发生:2Na+2H2O=2NaOH+H2↑,FeCl3+3NaOH=3NaCl+Fe(OH)3↓,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说明FeCl3过量,结合化学方程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进行计算.
【解答】解:设投入钠xmol,
2Na+2H2O=2NaOH+H2↑
2
2
1
xmol
xmol
0.5xmol
FeCl3+3NaOH=3NaCl+Fe(OH)3↓
3
1
xmol
xmol
根据质量守恒,应有:50g+23xg=45.9g+2×0.5xg+x×107g,
解得x=0.3,
则m(Na)=0.3mol×23g/mol=6.9g,
故选C.
14.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A.Na与O2
B.Na2O2与CO2
C.NaOH溶液与CO2
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钠的化学性质.
【分析】A.钠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
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C.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D.氯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解答】解:A.Na与O2反应产物与反应温度有关,故A不选;
B.Na2O2与CO2反应产物为碳酸钠和氧气,与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无关,故B选;
C.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产物与二氧化碳的用量有关,故C不选;
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用量多少有关,故D不选;
故选:B.
15.某溶液中只含有Na+、A
( http: / / www.21cnjy.com )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分析】因为溶液呈电中性,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来计算.
【解答】解:溶液中电荷守恒,也就是说所有正电的总数应该等于所有负电的总数,
即:Na++3Al3+=Cl﹣+2SO42﹣(乘的系数就是它的电荷数),
设SO42﹣的离子个数为x,
所以3+3×2=1+2×x,
解得x=4,
所以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4=1:2.
故选A.
16.用下列方法制取O2:①KClO3
( http: / / www.21cnjy.com )(MnO2)受热分解;②Na2O2加水;③H2O2中加MnO2;④KMnO4受热分解,若制得相同质量的O2,反应中上述各种物质(依编号顺序)的电子转移数目之比是( )
A.3:2:2:4
B.1:1:1:1
C.2:1:1:2
D.1:2:1: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分析】在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都是由﹣2价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到0价,并且都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氧原子获得的电子数,生成每个氧气分子获得的电子数相同,再结合氧气的质量判断.
【解答】解:由反应可知,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时,①④中O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升高为0,即O元素失去电子,②③中O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高到0价,并且都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失去电子的氧原子相同,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假设是1mol),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4:2:2:4,即2:1:1:2,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2分)
17.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CO2 ,B Cu ,C O2 ,D H2O .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是 (填“是”或“否”).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和物质所属的类别来回答;
(1)A、CaO、Na2O、CuO是金属氧化物,而CO2是非金属氧化物;
B、H2、C、P是非金属单质,Cu是金属单质;
C、O2是非金属单质,Fe、Cu、Zn属于金属单质;
D、HCl、H2SO4、HNO3为酸,H2O是中性;
(2)铜、二氧化碳、水、氧气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
【解答】解:(1)A、CaO、Na2O、CuO是金属氧化物,而CO2是非金属氧化物,
故答案为:CO2;
B、H2、C、P是非金属单质,Cu是金属单质,
故答案为:Cu;
C、O2是非金属单质,Fe、Cu、Zn属于金属单质,
故答案为:O2;
D、HCl、H2SO4、HNO3为酸,H2O是中性,
故答案为:H2O;
(2)铜、二氧化碳、水、氧气反应生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碱式碳酸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是.
18.已知下列4个反应:
①Na2O2+2HCl═H2O2+2NaCl
②Ag2O+H2O2═2Ag+O2↑+H2O
③2H2O2═2H2O+O2↑
④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是 ④ (填序号,下同).
(2)H2O2只体现还原性的是 ② .
(3)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是 ③ .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①Na2O2+2HCl═H2O2+2NaCl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②Ag2O+H2O2═2Ag+O2↑+H2O中,Ag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③2H2O2═2H2O+O2↑,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也降低;
④3H2O2+Cr2(SO4)3+10
( http: / / www.21cnjy.com )KOH═2K2CrO4+3K2SO4+8H2O中,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Na2O2+2HCl═H2O2+2NaCl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②Ag2O+H2O2═2Ag+O2↑+H2O中,Ag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③2H2O2═2H2O+O2↑,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也降低;
④3H2O2+Cr2(SO4)3+10K
( http: / / www.21cnjy.com )OH═2K2CrO4+3K2SO4+8H2O中,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是④,故答案为:④;
(2)H2O2只体现还原性的是②,故答案为:②;
(3)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③,故答案为:③.
19.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其电流(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四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B ,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AC ,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D .
A.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B.醋酸溶液中滴入NH3 H2O至过量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分析】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荷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A中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则A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B中溶液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则B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
C中溶液导电能力不变,说明C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荷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A中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则A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B中溶液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则B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
C中溶液导电能力不变,说明C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
A.该反应方程式为Ba2++2OH﹣
( http: / / www.21cnjy.com )+2H++SO42﹣=BaSO4↓+2H2O,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离子浓度减小,当二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溶液导电能力最小;继续加入稀硫酸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大;
B.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N
( http: / / www.21cnjy.com )H3.H2O=NH4++CH3COO﹣,随着一水合氨的加入,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大,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导电能力最大;继续加入氨水,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小;
C.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2OH﹣+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CaCO3↓+H2O,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降低,二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溶液导电能力最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可溶性强电解质,CaCO3+H2O+CO2=Ca(HCO3)2,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D.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OH﹣=NH3.H2O,随着NaOH的加入,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基本不变;
通过以上分析知,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B,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AC,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D,
故答案为:B;AC;D.
20.如图表示的反应关系中,部分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被略去.已知2mol白色固体粉末X受热分解,恢复到室温生成白色固体A、无色液体B、无色气体C各1mol.X、E、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NaHCO3 G NaAlO2 D Al(OH)3
(2)写出G与C反应生成D的离子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程式: 2AlO2﹣+C02+3H20=CO32﹣+2Al(OH)3↓或2[Al(OH)4]﹣+C02=CO32﹣+2Al(OH)3↓+H20
(3)写出X+E→A的离子方程式: HCO3﹣+OH﹣═CO32﹣+H2O
(4)写出C与Na2O2参加反应的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程式 2CO2+2Na2O2═2Na2CO3+O2 ,若0.2mol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个(用NA表示).
(5)写出物质X的用途(至少写出一种) 泡沫灭火器原料、胃药、发酵粉 .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X、E、G的焰色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为黄色,都含有Na元素;X分解生成无色液体B,故B为H2O,BEG,可知E为NaOH,G为NaAlO2;无色气体C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固体A,C为CO2,A是Na2CO3,2mol白色固体粉末X受热分解,生成白色固体1molNa2CO3,1molH2O,1molC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为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CO2,CO2+NaAlO2→D,D为Al(OH)3,符合转化关系,NaHCO3+F→CO2,F可以是酸或铝盐等,据此答题.
【解答】解:X、E、G的焰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反应均为黄色,都含有Na元素;X分解生成无色液体B,故B为H2O,BEG,可知E为NaOH,G为NaAlO2;无色气体C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固体A,C为CO2,A是Na2CO3,2mol白色固体粉末X受热分解,生成白色固体1molNa2CO3,1molH2O,1molC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为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CO2,CO2+NaAlO2→D,D为Al(OH)3,符合转化关系,NaHCO3+F→CO2,F可以是酸或铝盐等,
(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aHCO3,G为NaAlO2,D为Al(OH)3,
故答案为:NaHCO3;NaAlO2;Al(OH)3;
(2)向偏铝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少量)的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方程式为:2AlO2﹣+C02+3H20=CO32﹣+2Al(OH)3↓
或2[Al(OH)4]﹣+C02=CO32﹣+2Al(OH)3↓+H20,
故答案为:2AlO2﹣+C02+3H20=C
( http: / / www.21cnjy.com )O32﹣+2Al(OH)3↓
或2[Al(OH)4]﹣+C02=CO32﹣+2Al(OH)3↓+H20;
(3)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故答案为:HCO3﹣+OH﹣═CO32﹣+H2O;
(4)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C
( http: / / www.21cnjy.com )O2+2Na2O2═2Na2CO3+O2,反应共转移2mol电子,0.2molNa2O2参加反应,则转移0.2mol电子,即0.2NA个,
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0.2NA;
(5)碳酸氢钠的用途:是泡沫灭火器的原料,还可以制胃药,用于生产发酵粉等,故答案为:泡沫灭火器原料、胃药、发酵粉.
21.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H2O2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H2CrO4 → Cr(OH)3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Cr(OH)3↓+3O2↑+2H2O .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3.36
L .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1)由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可知,利用该过程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来分析;
(2)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利用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来分析;
(3)由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得到电子的元素,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来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由反应可知生成3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以此来计算.
【解答】解:(1)由信息H2O2﹣→O2中可知,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则H2O2为还原剂,故答案为:H2O2;
(2)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则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还原反应的过程为H2CrO4→Cr(OH)3,故答案为:H2CrO4;Cr(OH)3;
(3)该反应中O元素失电子,Cr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素得到电子,2molH2CrO4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6﹣3)=6mol,则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2Cr(OH)3↓+3O2↑+2H2O,
故答案为:
=2Cr(OH)3↓+3O2↑+2H2O;
(4)由2H2CrO4+3H2O2═2Cr
( http: / / www.21cnjy.com )(OH)3↓+3O2↑+2H2O可知,生成3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则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0.15mol,
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15mol×22.4L/mol=3.36L,故答案为:3.36L.
22.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艇员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克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1)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为下列图①、②、③中的图 ② .
B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 .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 D中有部分CO2未参加反应进入E中生成沉淀 .
(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中的集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又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 小 (填“大”或“小”),相差约 30 mL(取整数值,所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这是由于 样品中含有不与CO2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或D装置中可能有O2未排除 .
【考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分析】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和1.95g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所以A选择装置②,制得的二氧化碳通过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再通过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进入D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氧气用排饱和石灰水方法收集,同时除去少量剩余的二氧化碳.
(1)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反应无需加热,且反应需要较多二氧化碳,应用②装置制备;实验中要依次进行除杂、干燥收集等操作;
(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3)根据过氧化钠的质量计算可以生成氧气的体积,理论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际氧气的体积=差值.
【解答】解:(1)该反应的药品是固体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体,且不需加热,所以所需装置为固液混合不加热型,所以排除①,③中只能制取少量二氧化碳而不能制取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排除③,故选②,
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盐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氯化氢和碳酸氢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除去HCl气体,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故答案为:②;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说明D中有部分CO2未参加反应进入E中生成沉淀,
故答案为:D中有部分CO2未参加反应进入E中生成沉淀;
(3)1.95g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为V,
2Na2O2~~~~O2;
2mol
22.4L
V
V=0.28L=280mL>250m
( http: / / www.21cnjy.com )L,所以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280mL﹣250mL=30mL,原因是样品中含有不与CO2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或D装置中可能有O2未排除,
故答案为:小;30;样品中含有不与CO2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或D装置中可能有O2未排除.
2016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