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
2.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3.通过比较和看图的方法,认识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2学情分析
第一节的内容已经学习过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这节课是进一步来学习我国有关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重点难点
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抢答
准备10道抢答题,知识是关于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还有四大地理区域的内容和划分依据: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_______等降水量线。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__________(水系)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__________(耕作类型)的分界线。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湿润区和___________的分界线。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_________和北方(四大分区)的分界线。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暖温带和_______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7.秦岭—淮河线是我国__________等温线。8.秦岭—淮河线是我国________和温带季风(气候类型)的分界线。9.四大地理区域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________。10.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为:自然条件、________、民居生活。
活动2【练习】活动2
预习提纲
★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__________,地形多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2、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重防寒保暖,由于地势__________,人口众多,所以村庄都较大。
★3、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季风区,地形多为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4、南方地区房屋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_________,利于排水。
★5、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的 __________,地形多为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气候干旱,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牛马羊等,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
★6、青藏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形多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地势高,以高寒畜牧业为主。青藏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高寒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渐渐形成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活动3【讲授】新课讲授
一、给学生展示21枚民居邮票,说说每种民居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并试着分析民居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接着展示两组景观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应该分别对应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哪一地区,引入本节内容。
二、分别讲解四大地理区域各方面的知识,并配以每个区域的视频加以理解和掌握。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北方地区的著名温带水果是( )A.香蕉 B.菠萝 C.柑橘 D.苹果2.具有得天独厚水运条件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4.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泻5.西北牧区居民常常食用的食品有( )A.水果蔬菜 B.牛羊肉和乳制品 C.鱼类和猪肉 D.面食和大米6.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降水丰富 B.气温低,风力强C.沙性土壤肥沃 D.云量少,日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活动5【讲授】小结 1.自然环境对南北方的生产和生活影响;
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并欣赏搞笑动态图片,开心一笑。
课件27张PPT。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
地区, 紧跟上一节的内容,介绍我国四大区域地形、气候等自然条
件的不同,说明各地的农业、人们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差异,景观图
片可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类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认识,从而突出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
2、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本节重、难点
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新课导入
探索中的民居邮票都给出了地点,教师先让学生将邮票在空
白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图中定位,比较各个地区民居在样
式、材质等方面的区别,并试着分析这些特色与当地的区域自然
环境的关系引入本节的内容。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区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这些影响主要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对生产影响的表现 对生活影响的表现农业方面语言、饮食、交通运输工具、民居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一、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主要省区: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划分依据: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主要地形: 平原、山地、高原为主(点击地图可放大) 二、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点击地图可放大)主要省区: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划分依据: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你能够区分上面的景观最常出现在哪些地区吗? 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孕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差异传统民居南、北方民居有哪些不同点?屋顶、墙体、选材……农业制度1.耕地类型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主要作物粮食作物:北麦南稻猜一猜:它们产自北方还是南方?饮食习惯南北方地区差异旱田为主水田为主小麦、大豆、甜菜水稻、油菜、甘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滑雪,滑冰游泳,赛龙舟…….思 考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地形、气候北方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南方多水运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地形、气候气候北方以旱地为主
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二至三熟南北方地区差异的原因四、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点击地图可放大)主要省区: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西北部等省(自治区)划分依据:我国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主要地形:高原、盆地为主 五、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主要省区: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等地区 划分依据: 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地势高 主要地形:高原、山地为主(点击地图可放大)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生产生活差异想一想:西北地区房屋的屋顶为什么都较为平坦?想一想:在青藏地区,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房屋类型,比如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屋,你知道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吗?每种房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传统民居农业生产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青藏地区主要以高寒畜牧业为主,放牧牦牛等牲畜,一些河谷地带适合发展青稞等为主的高寒农业。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牦牛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藏牧区草原牧场高寒牧场山地牧场随堂练练
1、青藏高原、河套平原、新疆的农业,它们各自的特色依次是( )
A、绿洲农业、灌溉农业、高寒农业 B、灌溉农业、绿洲农业、高寒农业
C、高寒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D、高寒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2、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分别属于( )
A、森林草原、荒漠 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半干旱区、干旱区 D、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3、北方地区的著名温带水果是( )
A、香蕉 B、菠萝 C、柑橘 D、苹果
4、我国传统交通的显著特点是( )
A、“南马北船” B、“北马南船”
C、“南车北船” D、“南马北车”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降水丰富 B、云量少,日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气温低,风力强 D、沙性土壤肥沃
6、西北牧区民居常常食用的食品有( )
A、水果蔬菜 B、牛羊肉和乳制品
C、鱼类和猪肉 D、面食和大米
CBDBBB连一连,看看谁最棒!
将下列四大区域相应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用线连起来
地形 气候特点 代表建筑
北方地区 以丘陵、山地为主 高寒气候 竹楼
南方地区 以高原、平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蒙古包
西北地区 以高原为主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四合院
青藏地区 以高原、盆地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碉楼
本节知识小结北方和南方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差异1.生产:农业发展
2.生活:衣食住行1.生活:居住
2.生产:农业发展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西北和青藏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课后作业
课本57页练习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
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说明
各地的农业、人们的生活存在的差异。课堂上通过图片补充让学生
在感官条件下能更容易感受并在脑海中有四大地理区域的大概范围
通过图片和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区域在农业生产上以及生活上环境上
的不同,来区分认识各个地理区域该有的农业特色和饮食文化。本
节的内容相对不难,又有图片辅助理解,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比较快
认识、区分接受。之后通过补充练习,学生们在脑海中都能对四大
地理区域的不同自然环境进一步理解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