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2、3章 单元测试 (含答案)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第2、3章 单元测试 (含答案)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04 21:28:51

文档简介

(
答案与解析
)
1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测评卷
1.D 2.C 3.D 4.D 5.B 6.A 7.D
8.C 9.D 10.D 11.B 12.B 1 13.B
14.C 15.C 16.A 17.D 18.D 19.D
20.D 21.A 22.C 23.C
24.C 【 解 析 】 该 题 中 的 食 物 链 是:牧 草 → 鹿 → 狼。当狼被杀光后,鹿会因为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 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数量 减少。因此若大量捕杀狼,则鹿的数量会先 因狼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 而 减 少 。
25.C
26.(1)关节软骨(2)滑液 (3)④
(4)①③
27.(1)骨 肌肉 关节 (2)收缩 舒张
(3)屈肘 (4)关节 (5)两
28.(1)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
(2)人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 这一时期就难以补偿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 识的关键时期,应在这一关键时期努力学习, 全面发展
29.(1)菜叶(2)中央 一致 (3)重复组
(4)蜗牛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合理即可)
【解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 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对于此题中的 蜗牛来说,在研究活动中,除菜叶不同外,其他饲养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2)根据对 照实验中变量唯一的原则,在鞋盒的四角分别放置上述四种菜叶,蜗牛应该在鞋盒的中 央。叶片的大小、多少及新鲜程度应尽量保持一致。(3)探究性实验必须设置重复组,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只蜗牛开展研究,这种做法的错误是没有设置重复组。(4)此题属 于设计实验探究的问题创设,根据蜗牛的生活习性,可以再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比如研 究蜗牛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研究蜗牛 喜欢向上爬还是向前爬 研究蜗牛会怕尖尖 的东西吗 蜗牛是一个小动物,它要不要呼 吸、繁殖后代 它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怎样繁 殖后代的 蜗牛有多少种 (答案不唯一)
30.(1)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二氧 化碳 呼吸作用 (3)促进
31.(1)光照 温度 (2)不能 (3)不能
(4)能 (5)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中 起着重要作用
3(
第 六






、 三




)
第五单元 第二、三章测评卷 建议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完成时间: 得 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里描写了 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
A.飞行、爬行 B. 跳跃、爬行
C. 跳跃、游泳 D. 飞行、游泳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中起“支点”作用的 是 ( )
A. 骨 B.肌肉
C.关 节 D. 神经
3.哺乳动物的关节中,具有连接、保护、分泌 滑液功能的结构是 (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腔 D.关节囊
4.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活动的。在100米跑的过程中,大腿肌肉 的活动情况是 ( )
A. 都持续收缩
B. 都持续舒张
C.先同时收缩,再同时舒张,交替进行
D. 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
5.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 间的摩擦
B. 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可连接在同一 块骨上
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 经系统的支配
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
时肱三头肌舒张
6.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
A. 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
C. 关节面、关节软骨和韧带
D. 关节面、关节囊和韧带
7.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很大,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
A.加强关节的伸展性
B.加强关节的牢固性
C.加强关节的灵活性
D.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数量
8.人体的所有动作,都是由于 ( )
A. 关节的活动带动四肢的活动产生的
B. 肌肉收缩牵动骨产生的
C.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 张牵引骨产生的
D. 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产生的
9.两只雄性大羚羊为争夺一只雌羊而发生激
烈争斗,这一行为属于 ( )
A. 社会行为 B. 防御行为
C. 领域行为 D.攻击行为
10.家燕等鸟类有育雏现象,下列对育雏现象
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是一种繁殖行为
B. 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C. 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控
D. 与体内的遗传物质无关
11.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
①蜜蜂采蜜 ②蜘蛛结网 ③黑猩猩从 高处摘取食物 ④小鸟喂鱼 ⑤母鸡孵 卵 ⑥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⑦ 大
山雀偷饮牛奶 ⑧雄企鹅孵卵
A.①②⑤⑥⑧ B.③⑦
C.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⑤⑥⑦⑧
12.下列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A. 麻雀成群飞到刚收割完的麦地集体 觅食
B.在非洲,雌狮常分布成一定的方阵埋 伏在草丛里,领头的雄狮会将猎物驱 赶到雌狮的埋伏中,此时雌狮一同跃 出,集体捕食
C. 一只翱翔的秃鹫发现了地面上斑马的 尸体,其他秃鹫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共 同围着尸体“就餐”
D. 到了繁殖季节,大马哈鱼会集结成群,
沿江逆流而上,到固定的区域产卵
13.“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
的途径看分别属于 ( )
A.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B.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
A. 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B. 蜜蜂的各种舞蹈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D.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1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B.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由遗 传物质决定
C.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 变化的环境
D.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具有明显的 组织、明确的分工
16.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
于学习行为的是 ( )
A. 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
B. 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
C. 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成企鹅蛋 孵化
D.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会吮吸 乳汁
17.按能习得的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由低到
高排列,下列正确的是 ( )
A. 小猫 →蚯蚓 →人 → 黑猩猩
B. 蚯蚓 → 小猫 →人 → 黑猩猩
C. 小猫 →蚯蚓 → 黑猩猩 →人
D. 蚯蚓 → 小猫 → 黑猩猩 →人
18.人之所以称为“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 上分析,是人类以下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 所致的 ( )
A. 取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社会行为
D. 学习行为
19.下列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 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B. 探究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时发现学习
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D. 蚂蚁通过气味进行通讯
20.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
误的是 ( )
A.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B. 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能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D.不参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1.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可以黏附在动 物的体表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 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 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分散。 这些事实表明 ( )
么鹿的数量将 ( )
A.保持稳定
B. 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 先增加,后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加
25.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 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 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 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
A. 能制造有机物
B.能帮助植物传粉
C.能维持生态平衡
D.为人类提供食物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
①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 的关系 ②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 实 ③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播种子
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2.以下不属于仿生实例的是 ( )
26. (5分)下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A. 雷 达 B.蝇眼照相机
C. 车轮 D. 薄壳建筑
23.近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 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可在棚内放养 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 用 是 ( )
A. 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4.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 草原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
第26题图
(1)②是
(2)⑤内有少量 ,对关节起润滑 作用,使关节更加灵活。
(3) (填序号)能把两块骨牢固 地联系在一起。
(4)用力过猛时,会使 从 里脱落出来,这种现象叫脱臼。(填序
号 )
27. (8分)下图是 一 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 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 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7题图
(1)图中的[1][2]相当于 ,[3]
[4]相当于 ,[5]相当于
0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4]的 过 程,此时[3]应处于 状态。
(3)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 动作。
(4)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 要靠肌肉牵拉骨,绕 转动完成 动作。
(5)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的完成至少 需 要 组以上的肌群相互配合,共 同完成。
28. (5分)你听说过“狼孩”吗 一个小时候 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 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 嚎叫,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她学习 说话,可她直到死也没有学会一句话。她 不喜欢吃熟的食物,爱吃生肉,最终死于 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她只有十 多岁。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获 得的途径来看是 行为,这种行为 的发生是由母狼体内的 所 决 定 的。“狼孩”喜欢像狼一样嚎叫,爱吃生 肉,还会咬人,这种行为是 行为。
(2)被救出后的“狼孩”一直具有狼的行 为习性,最终没有学会说话。这一事例说 明了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对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你,在树 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方面有什么启示
29. (5分)在清晨或雨后的菜地里,常看到有 些种类的菜叶上爬有蜗牛,蜗牛喜欢吃哪 种菜叶呢 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鞋盒, 莴苣、白菜、菠菜、芹菜四种菜叶和蜗牛, 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
(1)在研究活动中,除 不同外, 其他饲养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
(2)在鞋盒的四角分别放置上述四种菜 叶,蜗牛应该在鞋盒的 位置。叶 片的大小、多少及新鲜程度应尽量保持

(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只蜗牛开展研 究,这种做法的错误是没有设置
o
(
7
*
)(4)就蜗牛这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请再 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30. (6分)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 意图,图中 A、B、C、D 分别代表生态系统 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无机环境
A



D
①②
B

C

)
第30题图
(1)图中B 是指 ,C 是指
,D 是指 。(填生态系统的组 成成分)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 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从图中C 的作用可以看出,动物可以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1. (6分)模拟制作生态瓶或鱼缸:在三个同 样大小、透明的玻璃瓶中,放入少量泥沙,
注 容积的天然河水或池塘水,分别加 入下图所示水草或小鱼后密封。定期观 察记录瓶中水质的变化及生物的生存 状况。
(


水草
甲生态瓶 乙生态瓶
丙生态瓶
水草
小鱼
)
第31题图
(1)三个生态瓶都应该放在有较好 和适宜 的环境中。
(2)丙生态瓶能否长期稳定
(3)乙生态瓶中的水草能否生长良好 0
(4)甲瓶中水草与小鱼的数量之比是 10:1,则甲生态瓶能否长期稳定 ◎
(5)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说明动物在这个 生态系统中起着什么作用
o
2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