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课件6.5 :宇宙航行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课件6.5 :宇宙航行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18 11: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五节
宇宙航行
人教版必修2
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的壁画
探究宇宙的奥秘,奔向遥远的太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
一、牛顿的设想
牛顿曾设想,
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则落点一次比一次远,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
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而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简称

人造卫星
由此可见,人造地球卫星运行遵从的规律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探究问题一:
思考与讨论:如图所示,A、B、C、D四条轨道中可以作为卫星轨道的是哪一条?
根据: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必须指向地心。
想一想:速度为多大时,物体将不会落回地面而成为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呢?
卫星运动轨道特点: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轨道平面一定经过地球中心,卫星围绕地球的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建立模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基本思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
G
Mm
r
2
=m
v
2
r
v=
GM
r
请同学们计算: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质量M=6.0×1024kg,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有多大?
二、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
即: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
思考:如果不知道地球的质量,但知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如何求宇宙第一速度v?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二:

思考:地面上的物体如何才能获得这么大的速度?
由此可见:要发射一颗绕地球半径运行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等于7.9km/s
。所以宇宙第一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
所谓发射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火箭的初速度。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其发射速度就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即:人造卫星的运动有何规律?
可见:v、ω、T

r


一对应关系
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角速度小,周期长。
F
V
思考:卫星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呢?
所以7.9km/s是最小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环绕(运行)速度。
思考:若发射速度大于7.9km/s,则人造卫星将如何运动?
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不是圆,而是椭圆。
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
运行速度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地面飞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大小:v=11.2km/s
意义:以这个速度发射,物体刚好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作用,永远的离开地球而绕太阳运动。
3、第三宇宙速度
大小:v=16.7km/s
意义:以这个速度发射,物体刚好能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而飞到太阳系以外。
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成为一颗人造行星。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思考与讨论:
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最小是多少?
=84.6min
或:
思考:人造卫星的周期能否为24小时?
三、梦想成真
1、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心静止的人造卫星,它在轨道上跟着地球自转,同步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周期:T=24h
2、所有的同步卫星只能分布在赤道上方的一个确定轨道上
,即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离地面高度为定值。
对同步卫星:其r、
v、ω、T
、均为定值
计算同步卫星高度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同步通讯卫星轨道半径: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将地球质量M及轨道半径r代入,可得同步通讯卫星的速率
由此解出:
同步卫星发射过程
卫星的变轨问题
四、梦想成真
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83.6kg,每96min绕地球飞行一圈。
世界航天史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入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他的非凡勇气,鼓舞了更多人为航天事业奋斗。
火箭点火起飞,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然后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地面,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当时,上亿人通过电视注视着走出登月舱的阿姆斯特朗,他在月球上迈出了一小步,确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198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同年11月12日和1982年3月22日、6月27日又相继进行了3次试飞,均获得成功。
但在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的过程中突然发生解体燃烧,航天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其中有6名美国人、1名以色列人)
1975年,返回式遥感卫星,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用于对地观测,运行三天后按计划返回地面;中国是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70年,
“东方红”1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是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航天史
风云一号
风云二号
中国首颗气象卫星;中国是第三个独立研制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通信卫星
1984年,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第5个能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人太空。
2005年10月12号,我国神州6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把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
伴随着“神舟”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已正式启动“嫦娥工程”,开始了宇宙探索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