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弹力弹簧测力计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弹力弹簧测力计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05 13:46:29

文档简介

3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1 弹力
1.(山东菏泽定陶区期中)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都属于弹力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
D.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
2.(广西南宁宾阳县期中)如图所示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3.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__ 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__ __力使“纸弹”的__ 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4.如图所示的是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座斜拉桥,全长625米,桥身所用钢材7 000多吨。整个桥身由多根钢索的拉力支撑,钢索发生的形变属于__ __形变,钢索对桥面所施加的拉力实质是__ __。
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
5.(四川绵阳安州区月考)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B.空间站上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C.测量力时,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D.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6.(河北邯郸献县期中)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
C.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3 N
D.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7.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__ __N,其分度值是__ __N,图中的示数是__ __N。
8.(湖北宜昌中考)几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几名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9.(河北秦皇岛海港区期中)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一个力F1、F2,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F1、F2的大小分别为( )
A.2 N 2 N B.4 N 4 N
C.0 N 0 N D.8 N 4 N
10.(湖南株洲茶陵县期末)如图所示,用手向上给弹簧6 N的拉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6 N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11.(吉林中考)测力计是测量__ __(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 __N。
12.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产生的拉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 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 __次实验。
图1   图2
钩码 个数 0 1 2 3 4 5 6 7
产生拉 力(钩码 重量) F/N 0 0.5 1 1.5 2 2.5 3 3.5
弹簧伸 长量 ΔL/cm 0.0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3.00
(2)由表可知,为了保护该弹簧,它能测量的最大拉力为__ __N。
(3)如图2进行测量,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 __N,该物体对弹簧产生的拉力为__ __N。
(4)将此弹簧改装为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是__ __。
13.(江苏淮安期中)某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等。图甲、乙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应根据图__ __(选填“甲”或“乙”)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图丙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30 s时它们的示数均为__ __N。请依据计算机得到的实验图线上的相关信息,写出一条结论:__ __。
14.(科学探究)(江苏无锡锡山区期中)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 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 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
   
  
(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__ __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量,示数为2.0 N,则测量值__ __真实值。
(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 N的刻线,但未找到10 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__ __,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拉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 的距离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 N力对应的刻度线。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 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__ __。3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1 弹力
1.(山东菏泽定陶区期中)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绳子的拉力、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都属于弹力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
D.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
2.(广西南宁宾阳县期中)如图所示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D )
3.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__弹性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__弹__力使“纸弹”的__运动状态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4.如图所示的是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座斜拉桥,全长625米,桥身所用钢材7 000多吨。整个桥身由多根钢索的拉力支撑,钢索发生的形变属于__弹性__形变,钢索对桥面所施加的拉力实质是__弹力__。
钢索发生弹性形变,对桥面施加力的作用,钢索对桥面的拉力属于弹力。
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
5.(四川绵阳安州区月考)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B.空间站上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C.测量力时,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D.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6.(河北邯郸献县期中)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
C.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3 N
D.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7.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__5__N,其分度值是__0.2__N,图中的示数是__2.4__N。
8.(湖北宜昌中考)几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B )
A.几名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9.(河北秦皇岛海港区期中)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一个力F1、F2,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F1、F2的大小分别为( B )
A.2 N 2 N B.4 N 4 N
C.0 N 0 N D.8 N 4 N
10.(湖南株洲茶陵县期末)如图所示,用手向上给弹簧6 N的拉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6 N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手对弹簧的拉力是手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故A错误;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要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给手的力,故B正确;手给弹簧的拉力是弹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则弹簧也给手一个力,大小是6 N,故C正确;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注意在表述时不要忘了前提条件是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故D正确。
11.(吉林中考)测力计是测量__力__(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4.4__N。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指针在4 N以下两格处,则测力计的示数为4.4 N。
12.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产生的拉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刻度尺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3__次实验。
图1   图2
钩码 个数 0 1 2 3 4 5 6 7
产生拉 力(钩码 重量) F/N 0 0.5 1 1.5 2 2.5 3 3.5
弹簧伸 长量 ΔL/cm 0.0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3.00
(2)由表可知,为了保护该弹簧,它能测量的最大拉力为__3__N。
(3)如图2进行测量,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0.2__N,该物体对弹簧产生的拉力为__2.6__N。
(4)将此弹簧改装为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是__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__。
13.(江苏淮安期中)某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等。图甲、乙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应根据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图丙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30 s时它们的示数均为__5__N。请依据计算机得到的实验图线上的相关信息,写出一条结论:__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__。
(1)由图甲可知,此时测力计的两个力都作用在硬纸板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图乙中左边传感器和右边传感器相互作用,故选乙方案进行实验。(2)由图丙可知,30 s时它们的示数相等,均为5 N;由图丙可知,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或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方向是相反的。
14.(科学探究)(江苏无锡锡山区期中)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 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 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
   
  
(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__3__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量,示数为2.0 N,则测量值__小于__真实值。
(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 N的刻线,但未找到10 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__越大__,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拉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 的距离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 N力对应的刻度线。
如图所示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 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__先测小的拉力,后测大的拉力__。
(1)根据小华的实际测量可知,该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故小明利用平均法等分刻度是不合理的;由图2和图3对比可知,小明的2.0 N在实际值的下方,即小于真实值。(2)根据小华的实际测量可知,拉力越大,橡皮筋的形变量越大;由图4的曲线可知,2.2 N对应的刻度为5.9 cm。(3)先测小的拉力,后测大的拉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