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05 15:38:53

文档简介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知识点1 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如图所示,把锥体浸没在水中,当锥尖朝上和朝下时,锥体所受浮力( C )
A.锥尖朝上时大
B.锥尖朝下时大
C.一样大
D.一样大,且等于零
由图知,把锥体浸没在水中,当锥尖朝上和朝下时排开水的体积是相等的,锥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相等的。
2.(山东烟台期末)学习浮力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以下体验活动:将一个密闭的圆柱形空筒放在装有水的深桶中,如图所示,用手试着慢慢把它竖直压入水中,体会手的感受;空筒全部没入水中后,继续试着把它压向桶底,体会手的感受。根据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C )
A.手的感受与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B.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物体形状有什么关系
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D.液体压强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3.(山东淄博期中)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则三个球所受的浮力( C )
A.FA=FB=FC B.FA>FB>FC
C.FA4.(四川乐山期中)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比较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的关系;该铜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1.1__ N;
(2)分析__③④__(填序号)实验数据,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进行了①②⑤实验,得出了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他的结论__不可靠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__没有控制铜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__。
(1)通过观察①②③三次实验可以看到,液体都是水,每次改变的是铜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即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根据题意可知,结合①⑤两次实验可知,根据称重法可知,该铜块浸没在盐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G-F示=9 N-7.9 N=1.1 N;(2)在探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内的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相同,浸入的深度不同,通过观察③④两次实验,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3)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时,需要选用不同的液体,且控制铜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由①②⑤实验可知,虽然选用了不同的液体,但是没有控制铜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即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铜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
5.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B.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
C.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D.在液体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小
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V排不变,浮力不变,故A错误;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故B错误;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故C正确;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木块上浮,铁块下沉,但铁块受到的浮力并不小于木块受到的浮力,故D错误。
6.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铁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铁球的关系是( D )
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相等
B.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
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比铁球的质量大
D.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比铁球的质量小
7.某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 N,此时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B )
A.可能小于2 N
B.一定等于2 N
C.可能大于2 N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8.(山东临沂期中)如图,小明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1)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操作,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此可知铁球浸没在水中所测得的浮力表达式为F浮=__F1-F2__,测得铁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表达式为G排=__F3-F4__;(用此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你认为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B__;
A.甲丁乙丙 B.丁甲乙丙
C.甲乙丙丁
(3)若物体漂浮时,浮力__一定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若步骤乙中,铁球只浸入水中一半,对实验结论__无__(选填“有”或“无”)影响。
(1)由图甲看出,物体的重力是F1,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F2,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2,小桶的重力为F4,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为F3,因此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G排=F3-F4;(2)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乙,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即正确顺序为丁甲乙丙,故B正确;(3)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若物体漂浮时,浮力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4)铁球只浸入水中一半时,铁球受到的浮力仍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对实验没有影响。
9.(海南中考)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四川自贡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①F1>F2 ②ρ1>ρ2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①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个相同的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小球的重力,则F1=F2,故①错误;②由题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1>ρ球,ρ2=ρ球,所以ρ1>ρ2,故②正确;③两杯中液面相平,ρ1>ρ2,所以根据p=ρ液gh可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1>p2,故③正确。
11.(山东烟台期末)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体,将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匀速下降,如图甲所示,物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忽略液面变化),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4_N__,物体的体积为__4×10-4_m3__,物体的密度为__2.25×103_kg/_m3__。(g取10 N/kg)
   
由图可知,物体重力为9 N,全部浸没时测力计示数为5 N,根据称重法,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浮=G-F示=9 N-5 N=4 N;物体的体积为V=V排===4×10-4 m3;物体的密度为ρ=====2.25×103 kg/m3。
12.(宁夏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为__2.1__ N;
(2)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直至浸没,如图乙、丙、丁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分析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
(3)浸没后,继续缓慢地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物体下表面的深度;下图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浮力F浮和物体下表面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D__;
A. B.
C. D.
(4)通过分析图中甲、丁、戊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__越大__;
(5)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请你自选实验器材,简要设计实验步骤来证明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①取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它们的重力记为G1、G2;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着它们浸没在水中,金属块不触底,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F2;③分析比较G1-F1和G2-F2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
(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 N,示数为2.1 N,则物体的重力为2.1 N。(2)观察乙、丙、丁图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密度不变,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由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未浸没时,浸入水中越深,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则物体下表面深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故随着物体下表面深度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故D正确。(4)分析图中甲、丁、戊发现,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即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5)①取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它们的重力记为G1、G2;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着它们浸没在水中,金属块不触底,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F2;③分析比较G1-F1和G2-F2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
13.(河北保定期末)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1)实验中所用物块所受的重力为__4__ N;
(2)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1__ N。由实验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__等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3)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液体的密度__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__寻找普遍规律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由以上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酒精的密度是__0.8×103__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由图甲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4 N;(2)物块的重力大小是4 N,物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 N,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F1-F3=4 N-3 N=1 N;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可以由实验步骤乙和甲得到,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F4-F2=1.5 N-0.5 N=1 N,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3)酒精代替水继续实验,发现此时的变大,由称重法可知浮力变小,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要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由(1)中分析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 N,可得V排===1×10-4 m3,由甲、丙实验可得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F浮′=F1-F5=4 N-3.2 N=0.8 N,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体积与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酒精===0.8×103 kg/m3。
14.(科学思维)(四川广安中考)“曹冲称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某科创小组仿效曹冲,制作了一台“浮力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浮力秤由秤盘和高度为20 cm,底面积为0.1 m2的圆柱体组成。如图所示,将浮力秤放入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 cm。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当秤盘不放物体时,浮力秤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2)浮力秤所周的重力;
(3)浮力秤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
(1)由题可知,当秤盘不放物体时,浮力秤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 kg/m3×10 N/kg×0.08 m=800 Pa;
(2)由题可知,浮力秤静止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0.1 m2×0.08 m=0.008 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秤静止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gV排=1.0×103 kg/m3×10 N/kg×0.008 m3=80 N,
因为浮力秤静止在水中时是漂浮状态,则重力等于浮力为80 N;
(3)当浮力秤上表面刚刚和水面相平时,能够受到最大浮力为F大=ρgV排=1.0×103 kg/m3×10 N/kg×0.1 m2×0.2 m=200 N,
所以能够测出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大=F大-G=200 N-80 N=120 N,
则浮力秤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为m===12 kg。
答:(1)当秤盘不放物体时,浮力秤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800 Pa;
(2)浮力秤所受的重力为80 N;
(3)浮力秤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为12 kg。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知识点1 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如图所示,把锥体浸没在水中,当锥尖朝上和朝下时,锥体所受浮力( )
A.锥尖朝上时大
B.锥尖朝下时大
C.一样大
D.一样大,且等于零
2.(山东烟台期末)学习浮力时,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以下体验活动:将一个密闭的圆柱形空筒放在装有水的深桶中,如图所示,用手试着慢慢把它竖直压入水中,体会手的感受;空筒全部没入水中后,继续试着把它压向桶底,体会手的感受。根据活动中的感受,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手的感受与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B.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物体形状有什么关系
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D.液体压强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3.(山东淄博期中)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则三个球所受的浮力( )
A.FA=FB=FC B.FA>FB>FC
C.FA4.(四川乐山期中)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比较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 __的关系;该铜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 __ N;
(2)分析__ __(填序号)实验数据,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进行了①②⑤实验,得出了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他的结论__ 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__ __。
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
5.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B.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
C.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D.在液体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小
6.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铁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铁球的关系是( )
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相等
B.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
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比铁球的质量大
D.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比铁球的质量小
7.某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 N,此时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
A.可能小于2 N
B.一定等于2 N
C.可能大于2 N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8.(山东临沂期中)如图,小明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1)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操作,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此可知铁球浸没在水中所测得的浮力表达式为F浮=__ __,测得铁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表达式为G排=__ __;(用此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你认为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 __;
A.甲丁乙丙 B.丁甲乙丙
C.甲乙丙丁
(3)若物体漂浮时,浮力__ 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若步骤乙中,铁球只浸入水中一半,对实验结论__ __(选填“有”或“无”)影响。
9.(海南中考)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四川自贡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F1>F2 ②ρ1>ρ2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1.(山东烟台期末)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体,将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匀速下降,如图甲所示,物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忽略液面变化),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 _ __,物体的体积为__ _ __,物体的密度为__ _ _ __。(g取10 N/kg)
  
12.(宁夏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为__ __ N;
(2)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直至浸没,如图乙、丙、丁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分析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 __有关;
(3)浸没后,继续缓慢地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物体下表面的深度;下图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浮力F浮和物体下表面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 __;
A. B.
C. D.
(4)通过分析图中甲、丁、戊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__ __;
(5)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请你自选实验器材,简要设计实验步骤来证明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13.(河北保定期末)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1)实验中所用物块所受的重力为__ __ N;
(2)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 __ N。由实验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__ __(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3)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 __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__ 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由以上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酒精的密度是__ __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4.(科学思维)(四川广安中考)“曹冲称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某科创小组仿效曹冲,制作了一台“浮力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浮力秤由秤盘和高度为20 cm,底面积为0.1 m2的圆柱体组成。如图所示,将浮力秤放入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 cm。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当秤盘不放物体时,浮力秤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2)浮力秤所周的重力;
(3)浮力秤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