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杆
知识点1 杠杆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不一定是硬棒
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中点
C.杠杆一定是直的
D.杠杆可以是弯的
2.关于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
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C.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长与阻力臂长之和
D.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
3.(山东菏泽校考)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记述的有关杆秤的杠杆原理,此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本”表示力臂
B.“权”“重”表示力
C.提纽相当于支点
D.增大“重”时,应把“权”靠近O点
4.(内蒙古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轻质撬棒撬动地面上的石头,O是撬棒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石头对撬棒的压力FN的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l。
5.(四川乐山中考)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图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6.(山东济宁月考)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 )
A.G·OB=F·OA
B.G·OB=F·OB
C.G·OB=F·OC
D.G·OB=F·OD
7.(河北沧州期末)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体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 000 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独轮车属于__ 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推车时,阻力臂是__ __m,人手向上的力F的力臂是__ __m,力F的大小为__ __N。
8.(山东德州校级考试)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若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 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向__ 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__ __,使杠杆在__ 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 __;
(3)如图乙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在A点悬挂2个钩码,在B点悬挂3个钩码,发现杠杆能够水平静止。设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1为动力,则l1称为__ __。改变F1、l1的大小,相应调节F2、l2,多做几次实验,发现F1、l1、F2、l2之间的关系满足__ __;
(4)如图丙所示,若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施加拉力,且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倾角,则弹簧的示数__ 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个钩码施加的拉力F2。
知识点2 杠杆的分类
9.(山东临沂中考)2023年9月24日,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冠,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如图所示,赛艇的桨可视为杠杆,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时,与桨属于同类杠杆的是( )
10.(山东济宁微山县期末)如图所示,我国古代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组合机械,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是__ __(选填“A”“B”或“C”)点,它属于__ 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11.(四川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小冬用核桃钳给奶奶夹核桃,核桃钳属于__ 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要使手指捏核桃钳的力小一些,手指捏核桃钳的位置A应__ __(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
12.(山东青岛中考)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提起哑铃,这一动作从生物学的视角,可以认为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时关节转动;从物理学的视角,可以认为是一个杠杆在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杠杆的支点为A点
B.此杠杆的阻力是哑铃受到的重力
C.此杠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D.肱二头肌的收缩距离大于哑铃的移动距离
13.(河北唐山月考)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会使杠杆右端下沉的是( )
①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增加一个钩码
③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个小格
④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靠近支点一个小格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 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 N的空桶,OA长为1.2 m,OB长为0.6 m。使用时,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装满重为100 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硬棒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槔为省力杠杆
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20 N
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
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40 N
15.(云南昆明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处挂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则F=__ __N,它是__ __杠杆。
16.(山东日照中考)甲图是使用核桃夹的情形,乙图是把核桃夹上臂简化成的杠杆,A为大拇指的作用点,B为核桃的作用点。请在乙图中画出F1为作用在核桃夹上臂的动力,动力臂l1和阻力F2。
17.(山东淄博期中)小亮利用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安装好实验装置后,杠杆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__ 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 __。
(2)实验中,小亮多次调节左端钩码的位置,并移动右侧钩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记录多组数据,这样做了后,小亮认为实验结论就具有普遍性了,他这样的操作,__ __(选填“完全”或“不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3)保持左侧悬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不变,调节右侧悬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对应的力F和力臂L1大小,绘制成图像如图丙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F与L1的乘积)__ 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实验中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下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 __N;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将__ 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 __。(g取10N/kg)
18.(物理观念)(1)如图甲是街头魔术“人体悬空”,神奇的表演让观众啧啧称奇,备感神秘,但图乙的场景又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魔术爱好者双腿间夹着一根钢管,钢管延伸出来的短板正好可以让助手躺在上面。不过这样也是非常耗费体力的,难怪助手坚持了没一会儿就因体力不支而摔倒。请根据甲、乙图,写一句评论,在该魔术中物理规律是否“失效”,并作简单说明:__ __;
(2)图丙、丁是某地街头的“人体悬浮”术表演,请根据丙、丁图,提出“人体悬浮”平衡的原因猜想(从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__ __。1 杠杆
知识点1 杠杆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杠杆不一定是硬棒
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中点
C.杠杆一定是直的
D.杠杆可以是弯的
2.关于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
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C.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长与阻力臂长之和
D.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
3.(山东菏泽校考)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记述的有关杆秤的杠杆原理,此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本”表示力臂
B.“权”“重”表示力
C.提纽相当于支点
D.增大“重”时,应把“权”靠近O点
4.(内蒙古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轻质撬棒撬动地面上的石头,O是撬棒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石头对撬棒的压力FN的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l。
如图所示
5.(四川乐山中考)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图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B )
6.(山东济宁月考)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 C )
A.G·OB=F·OA
B.G·OB=F·OB
C.G·OB=F·OC
D.G·OB=F·OD
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因为与F作用线垂直的线段只有OC,故F的力臂为线段O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G·OB=F·OC,故C符合题意。
7.(河北沧州期末)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体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 000 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独轮车属于__省力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推车时,阻力臂是__0.3__m,人手向上的力F的力臂是__1__m,力F的大小为__300__N。
8.(山东德州校级考试)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若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__平衡螺母__,使杠杆在__水平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便于读取力臂__;
(3)如图乙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在A点悬挂2个钩码,在B点悬挂3个钩码,发现杠杆能够水平静止。设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1为动力,则l1称为__动力臂__。改变F1、l1的大小,相应调节F2、l2,多做几次实验,发现F1、l1、F2、l2之间的关系满足__F1l1=F2l2__;
(4)如图丙所示,若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施加拉力,且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倾角,则弹簧的示数__大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个钩码施加的拉力F2。
(1)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杠杆静止,此时杠杆是处于平衡状态。(2)由图知,左端偏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实验之前需要将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读取力臂。(3)如图乙,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1为动力,则l1称为动力臂;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1l1=F2l2。(4)如图丙所示,保持B点不变,当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时,此时右侧拉力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左端的力和力臂不变,为了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肯定变大,示数大于3个钩码施加的拉力F2。
知识点2 杠杆的分类
9.(山东临沂中考)2023年9月24日,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冠,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如图所示,赛艇的桨可视为杠杆,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时,与桨属于同类杠杆的是( A )
10.(山东济宁微山县期末)如图所示,我国古代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组合机械,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是__C__(选填“A”“B”或“C”)点,它属于__省力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11.(四川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小冬用核桃钳给奶奶夹核桃,核桃钳属于__省力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要使手指捏核桃钳的力小一些,手指捏核桃钳的位置A应__远离__(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
12.(山东青岛中考)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提起哑铃,这一动作从生物学的视角,可以认为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时关节转动;从物理学的视角,可以认为是一个杠杆在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此杠杆的支点为A点
B.此杠杆的阻力是哑铃受到的重力
C.此杠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D.肱二头肌的收缩距离大于哑铃的移动距离
支点是杠杆绕其转动的点,由图可知,手臂是绕C点进行转动的,因此支点为C点,故A错误;杠杆的动力是肱二头肌收缩,动力作用点在A点,动力臂近似为OA的长度,阻力臂近似为桡骨的长度,故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在锻炼时肱二头肌的收缩距离小于哑铃的移动距离,故C正确,BD错误。
13.(河北唐山月考)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会使杠杆右端下沉的是( B )
①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增加一个钩码
③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个小格
④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靠近支点一个小格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设每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G,杠杆上每格长度为L;操作①,当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时 G×3L<2G×2L,杠杆右端下沉;操作②,当在杠杆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时3G×3L>4G×2L,杠杆左端下沉;操作③,当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后2G×4L<3G×3L,杠杆右端下沉;操作④,当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后2G×2L>3G×L,杠杆左端下沉。综上操作①③会使杠杆右端下沉。故B符合题意。
14.(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 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 N的空桶,OA长为1.2 m,OB长为0.6 m。使用时,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装满重为100 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硬棒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槔为省力杠杆
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20 N
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
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40 N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石·OA=(G桶+F)·OB,即40 N×1.2 m=(20 N+F)×0.6 m,解得F=60 N,故B错误;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石·OA=(G桶+G水-F′)·OB,即40 N×1.2 m=(20 N+100 N-F′)×0.6 m,解得F′=40 N,故D正确。
15.(云南昆明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处挂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则F=__30__N,它是__费力__杠杆。
16.(山东日照中考)甲图是使用核桃夹的情形,乙图是把核桃夹上臂简化成的杠杆,A为大拇指的作用点,B为核桃的作用点。请在乙图中画出F1为作用在核桃夹上臂的动力,动力臂l1和阻力F2。
如图所示
17.(山东淄博期中)小亮利用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安装好实验装置后,杠杆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__平衡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__。
(2)实验中,小亮多次调节左端钩码的位置,并移动右侧钩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记录多组数据,这样做了后,小亮认为实验结论就具有普遍性了,他这样的操作,__不完全__(选填“完全”或“不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3)保持左侧悬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不变,调节右侧悬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对应的力F和力臂L1大小,绘制成图像如图丙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F与L1的乘积)__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实验中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下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0.4__N;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见解析__。(g取10N/kg)
(1)此时杠杆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其右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挂钩码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2)小亮多次测量只是改变了钩码的位置,即改变了力臂的大小,但没有改变力的大小,因此实验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他这样的操作,不完全符合实验要求。(3)由于此题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利用图像中任意一组数据都能得出3 N×0.02 m=2 N×0.03 m,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相等,其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4)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m=50 g=0.05 kg,G=mg=0.05 kg×10 N/kg=0.5 N,设杠杆上一小格的长度为L,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FALA=FBLB,代入公式:1 N×2L=FB×5L,解得:FB=0.4 N,保持B点不变,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动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18.(物理观念)(1)如图甲是街头魔术“人体悬空”,神奇的表演让观众啧啧称奇,备感神秘,但图乙的场景又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魔术爱好者双腿间夹着一根钢管,钢管延伸出来的短板正好可以让助手躺在上面。不过这样也是非常耗费体力的,难怪助手坚持了没一会儿就因体力不支而摔倒。请根据甲、乙图,写一句评论,在该魔术中物理规律是否“失效”,并作简单说明:__不失效,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只要满足杠杆平衡条件,助手就不会摔倒__;
(2)图丙、丁是某地街头的“人体悬浮”术表演,请根据丙、丁图,提出“人体悬浮”平衡的原因猜想(从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__“人体悬浮”平衡的原因可能是:以手与拐杖接触的部分作为支点,只要满足F1·l1=F2·l2,人就可以悬浮在空中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