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机械效率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4 机械效率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05 15:44:04

文档简介

4 机械效率
知识点1 有用功和额外功
1.从井中提水时,常常会发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A.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和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C.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桶里会带些水,这时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人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2.(河北唐山月考)买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茶杯,下列对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来说是有用功
D.对买茶杯的人来说是有用功
3.要把重100 N的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试计算出三种方法所做的有用功是__600__J,其中做额外功最多的是__2_520__J。
三种方法的目的都是把沙子从一楼运到三楼,因此对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W有=Gh=G沙·2h′=100 N×6 m=600 J。甲中人提桶将沙子从一楼运到三楼,克服人重和桶重做的功为额外功,乙中借助动滑轮和桶运沙子,克服动滑轮重和桶重做的功为额外功,丙中用动滑轮和口袋运沙子,克服动滑轮重和口袋重做的功为额外功。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甲做的额外功最多,W额=(G桶+G人)×2h′=(20 N+400 N)×6 m=2 520 J。
知识点2 机械效率
4.(河北保定期末)小明在学习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总结了如下规律,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机械的功率越小,机械做功越慢
D.机械越省力,机械的功率越大
5.(四川绵阳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水,已知空桶重40 N,水重100 N,小明拉绳子的拉力80 N,使水桶在4 s内匀速上升4 m。(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明做的有用功功率是70 W
B.小明做的功是320 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7.5%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2.5%
6.(山东济南期末)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 距离/cm ① 弹簧测力计上 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2.2 30 90.9%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为__弹簧测力计示数(拉力)/N__;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88.9%__。
(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钩码(所提升物体)重力__有关;
(3)小明进一步分析三次实验发现,钩码重力越大,额外功越大,请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__小明进一步分析三次实验发现,钩码重力越大,滑轮的轮与轴之间存在摩擦越大,额外功越大__。
(1)根据η====,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故①为弹簧测力计示数(拉力)/N;第二次的机械效率为η===×100%≈88.9%。(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是由于钩码(物)重力不同造成的。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有关。(3)小明进一步分析三次实验发现,钩码重力越大,滑轮的轮与轴之间存在摩擦越大,额外功越大。
7.(西藏中考)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为760 N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在8 s内竖直匀速上升了2 m。如果动滑轮重为240 N,不计绳重和轴摩擦。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
(2)滑轮组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由于物体在8 s内竖直匀速上升了2 m,所以物体上升的速度v物===0.25 m/s;
(2)滑轮组的有用功W有用=F拉物s物=G物s物=760 N×2 m=1520 J;
(3)滑轮组的额外功W额外=F拉动滑轮s物=G动滑轮s物=240 N×2 m=48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76%。
8.(河北唐山期末)关于功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完成同一项工作,有用功越少,机械效率越大
B.使用机械,要尽可能减小额外功,也可能让额外功为0
C.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所用力越大,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D.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9.(山东济南高新区开学考试)如图甲,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琴琴同学分别将A、B两物体拉到斜面顶端,对物体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请问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是__2__J,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是__0.5__J。
 
由图乙可知,对物体A做的总功为3 J,额外功为1 J,故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W有=WA总-WA额=3 J-1 J=2 J;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都拉到斜面顶端,故对物体B做的有用功和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相同;由图乙可知,对物体B做的总功为2.5 J,故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WB额=WB总-W有=2.5 J-2 J=0.5 J。
10.(江苏徐州中考)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起木箱,使用动滑轮可以__省力__。如果木箱重600 N,工人用400 N的力,将木箱匀速提高3 m,则有用功为__1800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75%__。
   
11.(山东菏泽中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40 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拉到四楼,建筑材料上升10 m,绳端拉力为200 N(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动滑轮重__60__N,此过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90%__。
12.(河北邢台模拟)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钩码,用手__匀速竖直向上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重 量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① 2.5 5 1.0 15 83.3%
② 4.0 5 1.5 15 88.9%
③ 5.5 5 2.0 15 91.7%
(2)通过对上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到结论:同一滑轮组,__所提重物越重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上表中第③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5 c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0.3__W;若静止时读数,F的大小应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N;
(4)小聪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提升重为6 N的钩码时,拉力F的大小为3.2 N,他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93.75%__;
(5)小聪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7 N的钩码,并使钩码上升5 cm,在不计绳重及轴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为__93.3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图甲中使用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匀速拉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测出的拉力才是物体被提升时的拉力。(2)从实验表格中可以看出,s与h的比值不变可知使用的都是同一滑轮组,实验时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也增大,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使用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3)第③次实验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绳=nv物=3×5 cm/s=15 cm/s=0.15 m/s,拉力的功率为P=Fv=2 N×0.15 m/s=0.3 W;若静止时读数,因为在静止时拉力不克服摩擦力或克服较小的摩擦力,则测出的拉力偏小,即小于2.0 N。(4)图乙中,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2,提升重为6 N的钩码时,拉力F的大小为3.2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93.75%。 (5)图甲中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3,由表格数据可知,甲图中动滑轮的重力G动=nF1-G1=3×1 N-2.5 N=0.5 N,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摩擦,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7 N的钩码,拉力为F′=(G′+G动)=(7 N+0.5 N)=2.5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93.3%
13.(江苏苏州中考)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 t。起重机将3600 kg的钢板匀速提升到10 m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轴摩擦,g取10 N/kg。求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W有用;
(2)钢丝绳的拉力F;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解:(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为W有用=Gh=mgh=3600 kg×10 N/kg×10 m=3.6×105J;
(2)起重机的滑轮组做的总功为W总===4.5×105J
由图可知,有四段绳子承重,则钢丝绳的拉力为F====1.125×104 N;
(3)起重机的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W额外=W总-W有用=4.5×105 J-3.6×105 J=9×104 J
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9×103 N
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为η最大===×100%=84.7%。
14.(科学态度与责任)龙门架综合训练器通常由两个竖立的柱子、一个位于顶部的横杆及左右各一组滑轮组成,小丽爸爸正用龙门架训练肌肉(如图)。
(1)在一次训练中,爸爸将20 kg的配重匀速提升了0.8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 N/kg,则该机械做的总功为__200__J。若增加5 kg的配重,则机械效率为__83.3%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不计绳重)
(2)若想提高龙门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怎么做?__若想提高龙门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配重,加润滑油,或者采用轻质动滑轮__(任写一条)
(1)在一次训练中,爸爸将20 kg的配重匀速提升了0.8 m,则有用功为W有=Gh=20 kg×10 N/kg×0.8 m=16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该机械做的总功为W总===200 J,则额外功为W额=W总-W有=200 J-160 J=40 J,若增加5 kg的配重,则机械效率为η=×100%=×100%≈83.3%。(2)若想提高龙门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配重,加润滑油,或者采用轻质动滑轮。4 机械效率
知识点1 有用功和额外功
1.从井中提水时,常常会发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和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C.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桶里会带些水,这时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人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2.(河北唐山月考)买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茶杯,下列对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来说是有用功
D.对买茶杯的人来说是有用功
3.要把重100 N的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试计算出三种方法所做的有用功是__ __,其中做额外功最多的是__ _ _。
三种方法的目的都是把沙子从一楼运到三楼,因此对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W有=Gh=G沙·2h′=100 N×6 m=600 J。甲中人提桶将沙子从一楼运到三楼,克服人重和桶重做的功为额外功,乙中借助动滑轮和桶运沙子,克服动滑轮重和桶重做的功为额外功,丙中用动滑轮和口袋运沙子,克服动滑轮重和口袋重做的功为额外功。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甲做的额外功最多,W额=(G桶+G人)×2h′=(20 N+400 N)×6 m=2 520 J。
知识点2 机械效率
4.(河北保定期末)小明在学习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总结了如下规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机械的功率越小,机械做功越慢
D.机械越省力,机械的功率越大
5.(四川绵阳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水,已知空桶重40 N,水重100 N,小明拉绳子的拉力80 N,使水桶在4 s内匀速上升4 m。(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做的有用功功率是70 W
B.小明做的功是320 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7.5%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2.5%
6.(山东济南期末)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 距离/cm ① 弹簧测力计上 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2.2 30 90.9%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为__ __;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 __。
(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 __有关;
(3)小明进一步分析三次实验发现,钩码重力越大,额外功越大,请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__ __。
7.(西藏中考)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为760 N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在8 s内竖直匀速上升了2 m。如果动滑轮重为240 N,不计绳重和轴摩擦。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
(2)滑轮组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河北唐山期末)关于功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完成同一项工作,有用功越少,机械效率越大
B.使用机械,要尽可能减小额外功,也可能让额外功为0
C.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所用力越大,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D.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9.(山东济南高新区开学考试)如图甲,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琴琴同学分别将A、B两物体拉到斜面顶端,对物体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请问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是__ __J,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是__ __J。
10.(江苏徐州中考)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起木箱,使用动滑轮可以__ __。如果木箱重600 N,工人用400 N的力,将木箱匀速提高3 m,则有用功为__ 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 __。
   
11.(山东菏泽中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40 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拉到四楼,建筑材料上升10 m,绳端拉力为200 N(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动滑轮重__ __N,此过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 __。
12.(河北邢台模拟)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钩码,用手__ 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重 量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① 2.5 5 1.0 15 83.3%
② 4.0 5 1.5 15 88.9%
③ 5.5 5 2.0 15 91.7%
(2)通过对上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到结论:同一滑轮组,__ 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上表中第③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5 c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 __W;若静止时读数,F的大小应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N;
(4)小聪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提升重为6 N的钩码时,拉力F的大小为3.2 N,他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 __;
(5)小聪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7 N的钩码,并使钩码上升5 cm,在不计绳重及轴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为__ 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3.(江苏苏州中考)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 t。起重机将3600 kg的钢板匀速提升到10 m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轴摩擦,g取10 N/kg。求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W有用;
(2)钢丝绳的拉力F;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14.(科学态度与责任)龙门架综合训练器通常由两个竖立的柱子、一个位于顶部的横杆及左右各一组滑轮组成,小丽爸爸正用龙门架训练肌肉(如图)。
(1)在一次训练中,爸爸将20 kg的配重匀速提升了0.8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 N/kg,则该机械做的总功为__ __J。若增加5 kg的配重,则机械效率为__ 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不计绳重)
(2)若想提高龙门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怎么做?__ __(任写一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