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 压强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05 15:56:16

文档简介

第9章 压强
1.教科版8下P45图9-1-3
【命题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示例】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右侧按笔尖的手指较疼,左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 __有关。
2.教科版8下P52图9-2-9(c)
【命题点】连通器
【示例】如图所示,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__ __。使用后,“反水弯”处会存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面是__ __的,可以有效地阻挡排水管中异味进入室内。
3.教科版8下P57图9-4-2(c)
【命题点】大气压的应用
【示例】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吸牛奶时,吸掉管内部分空气,牛奶在__ __的作用下进入小朋友口中。生活中的__ __(选填“抽水机”或“船闸”)也是对此原理的应用。
考点1 压强
1.(山东烟台期中)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如图事例,对压强的要求和改变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图甲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图乙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圆柱形前轮
C.图丙铁轨下铺设枕木
D.图丁车厢座椅用软质材料包裹
2.(四川巴中恩阳区期中)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给A的力大于A给B的力
B.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大于B受到的压强
C.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
D.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
3.(四川南充二模)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
4.(山东济南二模)如图所示,为整体平移一座古建筑的示意图,工人用多个千斤顶将该建筑顶起,若这座古建筑加上防护设施的总重力为1.3×107 N,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5×105 Pa,所有千斤顶底部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至少为__ _ __。(g取10 N/kg)
考点2 液体压强
5.(山东潍坊月考)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6.(山东临沂外国语学校月考)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距容器底 6 cm,A端液面距容器底 26 cm,则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
A.2.6×103 Pa B.2×103 Pa
C.600 Pa D.0 Pa
7.(山东聊城莘县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
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
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8.(四川泸州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高9 cm,底面积为0.003 m2;杯内水重2 N,水深0.06 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6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 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 N
D.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900 Pa
9.(河北唐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所用压强计__ 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实验中通过观察压强计__ 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 __;
(3)通过比较B、D两图可知,同种液体中,__ __越大,压强越大;
(4)比较B、E两图,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__ __;
(5)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封上橡皮膜,倒入适量水橡皮膜凸起,如图F,说明液体对__ __有压强。将玻璃管放入盛有盐水的烧杯中,待橡皮膜变平时,如图G所示,测出管内、外液面到管底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 __。
考点3 大气压强
10.(山东青岛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得大气压的值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C.在海拔3 000 m以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上升100 Pa
D.大气压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1.(四川眉山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的大气压相当于765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玻璃管稍微倾斜,则玻璃管里的水银柱长度将变长
C.若将此装置从山下带到山上,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D.若仅将玻璃管内径稍减小,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12.(四川成都期中)登山队员在山顶上时,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山顶上空气比较稀薄,大气压强__ 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如右图所示的气压计从山底带到山顶(环境温度不变),玻璃管内液柱高度将__ 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山东济南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车体采用越野车底盘悬挂技术进行设计,4个车轮均换成三角履带,以提高其在极地冰雪地面上的行走能力。机器人质量为500 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求:(g取10 N/kg)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力;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
(3)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 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能装载装备的最大重力。
14.(四川成都期中)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 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 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0 g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 Pa,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g取10 N/kg)
p/105 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0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
A.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小
B.当锅密闭工作时,锅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C.高压锅的手柄较宽大是为了增大手柄对手的压强
D.高压锅气阀上方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2)如果想降低锅内液体的沸点,使高压锅能更安全使用,可以再配一个质量比原来的限压阀__ __(选填“大”或“小”)的新限压阀;
(3)此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__ __ Pa,查表可知,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__ __℃。第9章 压强
1.教科版8下P45图9-1-3
【命题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示例】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右侧按笔尖的手指较疼,左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__等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受力面积__有关。
2.教科版8下P52图9-2-9(c)
【命题点】连通器
【示例】如图所示,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__连通器__。使用后,“反水弯”处会存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面是__相平__的,可以有效地阻挡排水管中异味进入室内。
3.教科版8下P57图9-4-2(c)
【命题点】大气压的应用
【示例】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吸牛奶时,吸掉管内部分空气,牛奶在__大气压__的作用下进入小朋友口中。生活中的__抽水机__(选填“抽水机”或“船闸”)也是对此原理的应用。
考点1 压强
1.(山东烟台期中)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如图事例,对压强的要求和改变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B )
 
 
A.图甲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图乙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圆柱形前轮
C.图丙铁轨下铺设枕木
D.图丁车厢座椅用软质材料包裹
2.(四川巴中恩阳区期中)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B给A的力大于A给B的力
B.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大于B受到的压强
C.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
D.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
3.(四川南充二模)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
因为甲、乙、丙都是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由图知,甲、乙、丙的高度h甲=h乙<h丙,且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p=ρgh可知,三圆柱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故A正确,B错误;由图知,甲、乙的底面积关系为S甲<S乙,高度关系为h甲=h乙,由V=Sh可知,甲、乙的体积关系为V甲<V乙,因为ρ甲=ρ乙,由m=ρV可知,甲、乙圆柱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已知乙、丙的底面积关系为S乙=S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p===可知,乙、丙圆柱体的质量关系为m乙=m丙,综上可知,三圆柱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故C、D错误。
4.(山东济南二模)如图所示,为整体平移一座古建筑的示意图,工人用多个千斤顶将该建筑顶起,若这座古建筑加上防护设施的总重力为1.3×107 N,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5×105 Pa,所有千斤顶底部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至少为__26_m2__。(g取10 N/kg)
考点2 液体压强
5.(山东潍坊月考)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C )
   
6.(山东临沂外国语学校月考)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距容器底 6 cm,A端液面距容器底 26 cm,则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B )
A.2.6×103 Pa B.2×103 Pa
C.600 Pa D.0 Pa
7.(山东聊城莘县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
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
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且容器内液体质量相同,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相同,由p=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故A正确;由图可知V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h相同,所以甲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根据F=pS可知,甲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故B、C、D错误。
8.(四川泸州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高9 cm,底面积为0.003 m2;杯内水重2 N,水深0.06 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A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6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 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 N
D.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900 Pa
9.(河北唐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所用压强计__不属于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实验中通过观察压强计__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相等__;
(3)通过比较B、D两图可知,同种液体中,__深度__越大,压强越大;
(4)比较B、E两图,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__没有控制深度相同__;
(5)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封上橡皮膜,倒入适量水橡皮膜凸起,如图F,说明液体对__容器底__有压强。将玻璃管放入盛有盐水的烧杯中,待橡皮膜变平时,如图G所示,测出管内、外液面到管底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
(1)实验中所用压强计因一端封闭,故不属于连通器;由转换法可知,实验中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2)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相等,故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通过比较B、D两图可知,D中液体深度大,由转换法可知,压强也大,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4)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比较B、E两图,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没有控制深度相同;(5)如图F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封上橡皮膜,倒入适量水橡皮膜凸起,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当橡皮膜的表面相平时,盐水对其向上的压强与水对其向下的压强相等,即p盐水=p水,即ρ盐水gh2=ρ水gh1,由此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考点3 大气压强
10.(山东青岛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得大气压的值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C.在海拔3 000 m以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上升100 Pa
D.大气压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1.(四川眉山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此时的大气压相当于765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玻璃管稍微倾斜,则玻璃管里的水银柱长度将变长
C.若将此装置从山下带到山上,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D.若仅将玻璃管内径稍减小,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5 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5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错误;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则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由于玻璃管倾斜,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长,故B正确;若将此装置从山下带到山上,大气压减小,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C错误;若仅将玻璃管内径稍减小,管外大气压不变,大气压能支撑的水银柱高度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故D错误。
12.(四川成都期中)登山队员在山顶上时,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山顶上空气比较稀薄,大气压强__低于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如右图所示的气压计从山底带到山顶(环境温度不变),玻璃管内液柱高度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山东济南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车体采用越野车底盘悬挂技术进行设计,4个车轮均换成三角履带,以提高其在极地冰雪地面上的行走能力。机器人质量为500 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求:(g取10 N/kg)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力;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
(3)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 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能装载装备的最大重力。
(1)机器人自身的重力G人=m机g=500 kg×10N/kg=5 000 N,
机器人静止在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力F=G机=5 000 N;
(2)机器人静止在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p===1.25×104 Pa;
(3)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大=p大S=4.2×104 Pa×0.4 m2=1.68×104 N,
机器人装载装备后的最大重力G大=F大=1.68×104 N,
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能装载装备的最大重力G货=G大-G人=1.68×104 N-5 000 N=11 800 N。
答:(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5 000 N;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25×104 Pa;
(3)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能装载装备的最大重力为11 800 N。
14.(四川成都期中)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 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 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0 g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 Pa,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g取10 N/kg)
p/105 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0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__;
A.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小
B.当锅密闭工作时,锅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C.高压锅的手柄较宽大是为了增大手柄对手的压强
D.高压锅气阀上方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2)如果想降低锅内液体的沸点,使高压锅能更安全使用,可以再配一个质量比原来的限压阀__小__(选填“大”或“小”)的新限压阀;
(3)此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__1.8×105__ Pa,查表可知,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__117__℃。
(1)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汽化而逐渐变大,故A错误;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当锅密闭工作时,锅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故B正确;高压锅的手柄较宽大可以增大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C错误;高压锅气阀上方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2)如果想降低锅内液体的沸点,则应减小锅内的气压,可以再配一个质量比原来的限压阀小的新限压阀;
(3)根据题意知,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力F=G=mg=0.08 kg×10 N/kg=0.8 N,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S=10 mm2 =1×10-5 m2,当时的大气压是p0 =1×105 Pa时,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1.8×105 Pa,对照表格数据知道,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17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