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
1教学目标
1:加强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熟练掌握除法计算的计算过程。
2:尝试解答除法应用题,并说明算式意义。
3: 培养学生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尝试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
2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第二课时学习除法,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可以巩固除法的定义与对除法的运用。在本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教具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深入掌握除法。
3重点难点
重点:用除法表示均等部分的过程,理解各题中除法运算代表的含义。
难点: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用除法表达这种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农村,看没看过有关农村收获季节的一些记录短片?
大家都是勤劳热心的小朋友,见到农民伯伯忙秋天收获的时候一定会帮助他们的,对不对?今天,农民伯伯又要去田里采摘劳动的果实。能摘的东西可多啦,有南瓜、有柿子、有玉米。对了,农民伯伯还在自家院子里养了不少小兔子,各位同学,今天,让我们都变成一个劳动小能手,帮农民伯伯把农活处理好大家说好不好呀,接下来这节课就让我们进入现在正忙的热火朝天的“农家小院”,为农民伯伯出一份力
活动2【讲授】情景讲述,合作探究
一:情境模拟,分组讨论
同学们可以看到,书中小院里已经堆满了需要分类的物品,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啦。看一看,农民伯伯已经把玉米分的很整齐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农民伯伯是怎样分的?
老师:非常好,那么老师想问这位同学,你是怎么计算出玉米的数量的?老师:很好,其余的同学也一定不要忘记单位。请坐,那接下来老师需要让你们出手了,看,树上的柿子有多少,伯伯需要把他们分到6个筐了,每筐有几个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手上的纸条具体分一分。看谁分的又快又好。(可以让同桌之间共同集齐纸条,一起进行分配,进行组内交流)老师:那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具体的方法?(两种,一种是通过乘法口诀逆向运算得出的,另一种是通过不断尝试的方法最后得出,鼓励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小组内部进行讨,选出合适的计算方法此处要充分利用自制教具充分,通过学生自制的字条让学生有形象的了解。)接下来的小兔、南瓜的问题都需要用同样的方式讲述,可简化过程,根据提问让学生们得出结果,并在此处复习乘法口诀,明白乘法与除法的联系。教师要注重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理解列除法算式的原因。老师:(此处板书,画图)来,同学们,请看黑板,看看老师画出的黄瓜与青椒,同学们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这些蔬菜,要通过尺子根据院子里黄瓜与青椒实际的高度去画。画完之后组内讨论他们之间的高度有什么联系(小组讨论结束,并进行倍数计算,得出得数后老师需强调倍数关系不需要写单位,再填补几个青椒让摞起来的青椒高度和黄瓜等高)
活动3【练习】巩固展示
练一练
第一题: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同学们多提问题,可以进行组间对抗比赛)
第二题:组内合作,组间展示(重点关注第二题,加强同学们的思维拓展能力)
第三题:先背出7、8的乘法口诀,然后再计算第三题
活动4【测试】拓展深入
小明有24元钱,他想在商店买一些文具,其中:钢笔3元;文具盒8元;格尺4元;笔记本6元。
1:只买钢笔,小明能买几根?
2:小明最后不止买了一种,他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活动5【讲授】板书讲解
小明有24元钱,他想在商店买一些文具,其中:钢笔3元;文具盒8元;格尺4元;笔记本6元。
1:单买一根钢笔,需要几元?
2:小明最后不止买了一种,他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墙上有多少根玉米?8×6=48(根)答:一共有48根玉米。
一共装了几盒柿子?54÷6=9(盒)答:一共装了9盒柿子。
每个笼子有几只兔子?12÷4=3(只)答:每笼有3只兔子。
黄瓜是青椒的几倍?35÷7=5答:黄瓜是青椒的5倍。
课件13张PPT。农家小院今天,农民伯伯又要去田里采摘劳动的果实。能摘的东西可多啦,有南瓜、有柿子、有玉米。对了,农民伯伯还在自家院子里养了不少小兔子,各位同学,今天,让我们都变成一个劳动小能手,帮农民伯伯把农活处理好 同学们是怎么算出玉米数量的?
1:8+8+8+8+8+8=48 2:8×6=481:一共有多少个南瓜?
2:每筐4个,可以装几筐?
数一数,树上的柿子有多少,伯伯需要把他们分到6个筐了,每筐有几个呢?
一共装了几盒柿子?
54÷6=9(盒)答:一共装了9盒柿子。
每个笼子有几只兔子?
12÷4=3(只)答:每笼有3只兔子。黄瓜高35厘米,青椒高7厘米,黄瓜的高是青椒的几倍?7厘米
35厘米35÷7=5 答: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5倍。1.平均每人分几张彩纸?平均每人分几颗珠子?平均每人折了几个千纸鹤?
146328352149423216484064快餐店( )×( )=( )( ) ( )÷( )=( )( ) ( )÷( )=( )( )小明有24元钱,他想在商店买一些文具,其中:钢笔3元;文具盒8元;格尺4元;笔记本6元。
1:只买钢笔,小明能买几根?
2:小明最后不止买了一种,他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1:24÷3=8(根) 答:小明能买8根钢笔。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