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奥妙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复”的奥妙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17 17: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复”的奥妙
1教学目标
1、让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重点研究的是图形循环变化的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造成了对于图形的循环变化规律,一年级教材中曾经出现过,但内容很少,只是初步感知了颜色上的变化规律。在本学期“找规律”这部分内容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呈现更加复杂,不仅是图形的颜色,而且在形状和数量上也都有着各自的变化规律。二年级学生对于数量和形状变化的规律,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脑中都有自己的“规律”,因此,要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过程,从而发现图形的颜色,形状和数量上也都有着各自的变化规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故事激趣、初步感知规律
1、师:孩子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师:接下来的故事你们会讲吗?讲来听听。
师:(故作疑惑)啊?你们怎么都会讲这个故事呢?
生:因为这个故事是重复的。
2、小结:像刚才的故事情节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这种依次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活中重复现象的规律及其中的奥妙。(
板书课题:重复的奥妙。)
活动2【讲授】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孩子们,请看这幅图,图上是蒙古族的人民在庆祝他们的节日。
1、从图中你都看见了什么?
2、过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挂上喜庆的灯笼,看看这组灯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
(预设学生:我发现灯笼的规律是按照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顺序摆放的)。
我们把一个大灯笼和一个小灯笼看成一组,可以吗?那么,我们就说:灯笼的规律,是按一个大一个小,每2个一组重复的顺序摆放的。
3、
刚才,孩子们找出了灯笼排列的规律,那么你能找出图中其它物品的排列规律吗?
学生活动:观察、同桌交流。
请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活动3【活动】结合情境,表示规律
师:刚才,你们从图上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你任选一组图,写一写,画一画。听懂了吗?听懂了,就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汇报时要求说清楚:你是用什么代表什么来表示规律的?)
(分别出示每组图),请学生归纳出不同的表示方式:
活动4【练习】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
1、师:孩子们,你认为这样“表示”规律,有什么好处?
2、那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3、你能按图中的规律继续做吗
(1)(小旗图)接着插一些小旗子,下一面应该是... 再下一面是...
(2)师指着主体图问(灯笼图):那么,像上面这样再挂一些灯笼,下一盏应该是... 再下一盏是...
(3)(花盆图)如果再继续摆一些花,下一盆应该是...?再下一盆是...
活动5【活动】生活中的规律
1、说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重复的现象。你能说说这些重复现象吗?
(出示图
:打节拍、四季、生肖)
2、做规律。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跳舞吗 那就跟老师一起律动起来吧!(播放音乐)
师:我们刚才的律动有什么规律?
3、找规律。
师:看来,重复现象就在我们身边,那谁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4、欣赏规律:
师:你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重复现象。人们还利用这些重复现象创造了许多美呢!想欣赏一下吗?(出示图片)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好玩》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这节课以主题情境图为载体,放手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去寻找规律,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些规律,实现了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数学符号的过渡。反思整个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二年级的小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选用具有重复情节的小故事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最后的欣赏环节,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情境创设渗透人文精神。
我创设了蒙古族人民正在欢庆他们的传统节日的情境,学生感受了节日气氛,同时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表示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我设计了“语言描述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表达交流、创造、欣赏”几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究学习。特别是在“表示规律”环节,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表示,展示交流,在了解了不同的表示方式后再任选一种进行表示,这样的设计有梯度,降低了探究活动的难度。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出示主题图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主题图,渗透有序观察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用语言描述规律时,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发现规律特点的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有规律的信息,总结出规律“几个一组依次重复”的特点,培养了孩子的概括能力。
当然,“教学是缺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任选一组表示规律并展示交流时,可以问学生:“有没有哪个同学的表示方式不同?”这样再深入的探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的简洁性,强化符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