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审批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
【学习目标】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
难点: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实质、如何正确评价戊戌变法?
【学习模块】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背景:新政措施的推行
2、代表人物:旧势力:慈禧太后为首
新势力:光绪皇帝为首
3、举措
(1)
旧势力
①慈禧解除翁同龢职务②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③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抵制④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慈禧训政
(2)新势力①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及四待郎职务②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四卿”③拉笼袁世凯④游说列强争取支持2·1·c·n·j·y
4、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1、导火线
①谭嗣同密谕拜访袁世凯,企图逼慈禧太后彻底交权
②光绪帝接见了伊藤博文
2、过程
①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重新主政
②逮捕维新人士,屠杀“戊戌六君子”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⑴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⑵重要原因
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认识: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2、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为什么?)
(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为什么?)
(3)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为什么?)
(4)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为什么?)
(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21教育网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上清帝第五书》21cnjy.com
材料三: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www.21-cn-jy.com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其变法的主张?
②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③戊戌变法失败后,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1·cn·jy·com
参考答案:①以变法挽救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其“救亡图存”的变法主张在当时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其用变法来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朝统治的主张,又反映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依据:中国“风气未开”。
③原因:清王朝的统治已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心,维新派抵制人民革命,从而失去人民的支持;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21·世纪
教育网
【当堂检测】
1、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原因比较
(1)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列强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www-2-1-cnjy-com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2-1-c-n-j-y
(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