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江村小景》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针黹 拐子 赚钱 一炷香
创疤 叩门 蚌埠 耍把戏
答案:zhǐ|guǎi|zhuàn|zhù|chuāng|bèngbù|kòu|shuǎ
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点评:给汉字拼音是常考题,平时学习中对难读字易错读字要注意拼读,加强记忆。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ǎo匪 jiǎo械 老泪zòng héng
积zǎn miáo准 lǐn rán生畏
答案:剿|缴|纵横|攒|瞄|凛然
解析: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
点评:此类题不仅要读准拼音,对词语和有关汉字的写法要清楚的了解。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①你二哥要___________(qǔ)亲,你要读书也许都不难了。
②上个月我病得厉害的时候,正___________(féng)你二哥到蚌埠去了不能回来。
③老是这样打来打去的也不知哪一年有太平日子过,所以我每晚一___________(zhù) 香。
④你跟哪些___________(shuǎ)把戏的走了,都到了些什么地方呢?
答案:娶|逢|炷|耍
解析:了解句子的内容,根据句中使用的词语,读准拼音,判断汉字,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此类题不仅要读准拼音,对词语和有关汉字的写法要清楚的了解。
4、解释词语。
①积攒 ___________
②反感 ___________
③已而 ___________
④有顷 ___________
答案:一点一点地聚集。|反对或不满的情绪。|不久。|一会儿。
解析:根据对词语的掌握,抓住词语中关键字了解词义,直接解释即可。
点评: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词语,对常用词要理解记忆,学会使用。
5、解释句子中加点词。
①你快去,快回,现在外面世风不好,要当心啊。_______________
②后来想家了,又没有劲儿写信回来。_______________
③外面枪响如鞭炮,但闻“北兵大队过江了”…… 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社会风气。|此处指没有什么可写的告诉家里人。|只听见。
解析: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即可。
点评: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要根据词语的本义理解在句中表达的含义。
6、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有勤俭的美德,对自己向来要求严格,为人深居简出。
B.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学习要勤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最好尽快向老师不耻下问。
D.“金钟”奖音乐颁奖晚会盛况空前,人们兴高采烈地欣赏精彩的节目。
答案:D
解析: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即可。
点评: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要根据词语的本义理解在句中表达的含义。
7、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加以改正。
①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②在学生会协调大会上,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部员们关于举办第五届校园文化节的意见。
③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到本世纪中期,中国的经济一定会成为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之一。
答案:①结构不完整,“显示”后缺宾语;可在“方便”后加“的特点”。②句子的语序不当;应是先“征求”再“采纳”。③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可改为“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到本世纪中期,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
解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点评:判断病句,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平时要加强练习。
8、判断下面句子的比喻类型有误的一项是( )
A、桥下静静的流水,桥区棵棵绿荫晃动的国槐、白杨,片片流翠的草坪,团团姹紫嫣红的月季,构成一幅巨大的工笔画“玉蜓图”。(暗喻)
B、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借喻)
C、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激浪是不会少的。(暗喻)
D、放眼那一座又一座千姿百态、各具神韵的桥,仿佛看见一个个强健的勇士。(明喻)
答案:C
解析:了解比喻三个类型的特点,分析各句的内容,即可判断。C句中“荆棘、激浪”用比喻的方法借比“坎坷、曲折”,所以是借喻。
点评:比喻,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学习中要注意理解比喻句的使用。
9、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咱们过了江,世界就是咱们的了,咱们一共要过来五万人,那几个南兵有什么可怕的?___________
②打不得!打不得!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 ___________
③就连刽子手的钢刀,都赶不上你这刻毒的心肠一半的锋利。 ___________
④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道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___________
答案:反问|反复|夸张|比喻
解析:本题是有关修辞手法的综合判断,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根据各句内容判断即可。
点评: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很好的写作方法,学习中要多理解其作用,学会运用。
10、在下列语段空缺处填补还原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②③①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抓住空后关键词语“饥寒交迫”“濒临绝境”“孤苦无依”“ 心灵枯萎”,根据意义的相关性判断所填写的句子。
点评:本题是对句子意义关联性理解的问题,考核学生分析句子把握句子关键信息的能力,平时学习要多加训练。
11、在“爱心”“幸福”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并以此为中心,按下面的例句仿造一段话,要求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
例句: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能弹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条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
答案: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沙”的乐曲;幸福是春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解析:根据题目的要求,抓住主题词“爱心”“幸福”,按照例句所使用的比喻方法和结构形式仿写句子。
点评:仿写句子,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仿写就要把书再比喻成什么
二、问题理解
12、写出下面的台词所对应的人物。
①不是说给拐子拐去了吗?
②你听,这样的世界谁晓得我们明天还活不活啊。
③我那时什么也不懂,又不识字,能有什么主张?
④打死你这狗日的!
答案:①女儿②母亲③长子④次子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内容,根据人物语言的内容判断人物即可。
点评:戏剧学习中人物的语言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学习中要注意把握。
13、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本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概括大意。
答案:开端(开头到“老母依旧在做活”):女儿要读书,母亲不同意。发展(从“已而闻叩门声”到“匆匆下”):老大回家,母子叙谈别后之情。高潮(从“在室内四望”到“仆倒”):兄弟相斗,同归于尽。结局(从“啊!你们是兄弟啊”到闭幕):母亲哭儿。
解析:首先要了解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特点,再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根据要求分别概括。
点评:概括文章内容,是理解作品,把握其思想意义的重要方法,学习中要加强训练。
14、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答案:本剧通过兄弟相互残杀的故事情节,抨击了兵祸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致手足咫尺不相认,互相残杀赴黄泉。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内容,概括时要点明内容要点,说明作品内容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点评:把握作品的主旨,是阅读作品的目的之一,可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写作背景来理解。
15、联系本文的时代背景,想一想亲兄弟为什么会互相残杀?你觉得本文故事情节的安排合理吗?
答案:亲兄弟相互残杀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的中国,是一个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时代,民不聊生,穷苦人民的子弟不卖命就没有饭吃,兄弟二人各站一方,各为其主,一场械斗在自己的家里发生,这样悲惨的结局是必然的,因此剧中的情节安排是合理的,它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再现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题目中所示的情节内容。根据提示“结合时代背景背景”,从社会环境对兄弟两人的影响这方面来分析问题。
点评:此类问题,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有关,阅读时要对作品中故事的时代背景充分了解。
16、本文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他们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母亲和长子;母亲是一位慈爱善良、含辛茹苦、爱憎分明、盼望太平、希望过上好日子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形象。长子的经历比较复杂,是一个少年不安分,离家出走学把戏,青年误入歧途当上军阀兵,沾染流氓、兵痞习气的旧军人的形象。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内容,根据具体的情节,了解人物的行为表现,据此分析人物性格和思想品质的特点。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
17、阅读全文,说一说本文主要的矛盾冲突及其转换变化的特点。
答案:一开始,矛盾冲突的双方是“总想上城里去”的女儿与怕“成了老孤鬼”的母亲的矛盾,借此引出两位儿子的情况;接着,丢失多年的长子因调戏自己的妹妹与次子之间激烈的冲突,由此引发了生死之争,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内容,分析指出情节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及其在推动情节和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点评:矛盾冲突是戏剧核心要素,学习时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戏剧的“矛盾冲突”及其作用。
18、本文人物个性化特点强,请以“老大”的台词为例加以说明。
答案:剧中的语言符合人物自己的身份,台词对白有个性和表现力。如剧中的老大“少小离家”出外闯荡后又当兵,浑身沾满了兵痞习气,回家见到自己的妹妹,竟说“来,花姑娘”,与弟弟刀刃相见,“出口成脏”,这些话与老大的身份极其吻合,人物形象的个性化极强。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内容,具体找到人物的“台词”,分析其性格和思想品质特点。
点评: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要素,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其形象特点。
19、理解下面的句子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①你听,这样的世界谁晓得我们明天还活不活啊。
②你快去,快回,现在外面世风不好,要当心啊。
③打不得!打不得!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
④天啊!我生了两个儿子,一个也不能送我的终,我倒送了他们的终了。
答案:①这句话侧面交代了当时大革命失败后军阀混战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苦难,同时也勾勒出了故事的背景。②母亲这句话为下文长子回家后对妹妹欲行不轨的情节埋下了伏笔,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③兄弟之间大打出手、自相残杀的情景让母亲悲痛欲绝,有力地控诉了军阀混战给人民群众内心带来重创的罪恶。句中母亲语气哀伤绝望,将剧情推向了高潮。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令人深思,母亲老泪纵横的哭喊不只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更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抨击。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内容,具体找到人物语言所在的情节位置,根据具体情节分析人物语言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或故事信息。
点评:分析人物语言是戏剧文学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学习时要多加体会。
20、根据下列人物台词,说说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①什么话?你听,这样的世界谁晓得我们明天还活不活啊。
②也好。你快去,快回,现在外面世风不好,要当心啊。
③孩子,我们穷人逃到哪儿去?啊,宗佑啊,宗成啊!你们把娘带去吧,孩子!
答案:连年战争,世道混乱,老百姓朝不保夕,生活没有希望,没有出路,只能任凭军阀蹂躏。
解析:注意题目中答题的角度“社会背景”,结合本文具体故事情节,了解其所反映的时代环境,体会人物语言中所包含的信息,分析其反映的社会背景。
点评:分析作品中人物语言,有多种角度,解题时要注意理解题意,看清要求作答。
21、下面的台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①钟老太太在家吗?
②山东,北京,奉天,哪儿都到过,起先帮吴佩孚打张作霖,后来又帮着张作霖打吴佩孚。
③这算得了什么?咱们打开了南京,这样的“花姑娘”我还不要呢。
答案:长子是一个油滑的兵痞,他流氓成性、品行恶劣、是非不明。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这几句话的说话者即“长子”,根据其语言的内容结合全文中此人物的言行表现来概括其形象特点。
点评:言为心声,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其语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22、这个独幕剧的主题是揭露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文中对白中哪些句子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答案:“到处有土匪,地也没有法儿种”;“再说吴佩孚也好,张作霖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不卖命没有饭吃啊”。
解析:本题提示了作品的主题,根据其表述的内容,梳理课文,根据信息的相关性,从人物语言中找出与主题相信相关的内容。
点评: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是阅读要具备能力,学习时要多加训练。
23、把你了解的有关作者田汉的情况写在下面。
答案:田汉,我国现代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戏曲改革的先行者,被人们称为现代关汉卿。湖南长沙人。二十年代他组织的“南国社”在我国现代文艺史上起过重要作用。那时田汉创作大量的话剧和电影剧本。田汉还为很多话剧、电影的插曲写了大量振奋人心、社会影响广泛的歌词,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
解析:从姓名、地位、身份、作品等方面对田汉做一概括的介绍。
点评:本题不同与一般的作家作品常识填空,题中没要提示,而要求对作家进行总的介绍。学习时对著名作家尽可能地多了解其信息。
三、课内阅读
2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子 我想逃,没逃脱,被他们抓回去,又打。后来到了河南才被我逃出来了。一位姓赵的老人家收留了我,叫我帮他种地,我就规规矩矩地干了好几年活,可是后来老是打仗,到处有土匪,地也没有法儿种,姓赵的老人家也被剿匪的大兵把他当土匪给打死了。我那时已经十八了,无依无靠地,碰上招兵,我就去当兵。山东,北京,奉天,哪儿都到过,起先帮吴佩孚打张作霖,后来又帮张作霖打吴佩孚。
母 孩子,你怎么这样没有主张呢?总该帮一个好的打那坏的呀。
长子 我那时什么也不懂,又不识字,能有什么主张?只晓得有粮就吃,有仗就打。再说吴佩孚也好,张作霖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也分不出谁好谁坏。娘,瞧我这边脸上不是有这么大一个创疤吗?这是第一次奉直战给子弹刮过的,差一点儿就死了。左手这手指头不是没有了吗?这是第二次奉直战打掉的。
母 哎呀,孩子,你干吗要替人家瞎卖命呢?
长子 不卖命没有饭吃啊,娘。
(1)长子的第一段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
答案:说了他离家出走的经历
(2)从长子的这三段话,可以看出造成这个人物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答案:根本原因是社会原因。他本来也想安分守己做一个“规规矩矩”的老百姓,但是兵匪横行,使他无法种地,不为别人卖命“就没有饭吃”。
解析:第一题,根据“长子”这个人物所说的话要可以了解他是有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第二题,抓住“长子”关键性语言如“无依无靠地,碰上招兵,我就去当兵”“不卖命没有饭吃啊”“ 再说吴佩孚也好,张作霖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也分不出谁好谁坏。”即可了解此人物的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点评:本题不同与一般的作家作品常识填空,题中没要提示,而要求对作家进行总的介绍。学习时对著名作家尽可能地多了解其信息。
四、拓展阅读
2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穆 (大怒)你别糊涂了!一会儿少东家生了气可不是玩的!
杨 我……我……我找个说理的地方去!
(欲 ① 门去)
穆 (拍案)哪里说理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衙门口,你到哪里说理去!
杨 (惊住)我……我……
穆 (又 ② 地)老杨,不行啊!胳膊抗不过大腿去,我劝你写个文书按个手印,不就结了吗?(写文书)
杨 (又去拦)你……你……
黄急上。
黄 ( ③ )怎么还嘴硬?杨白劳!告诉你说,今儿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对穆)快给他写文书!
杨 (愣住)啊?
(1)在①②③处按顺序填上哪组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A.跑出 温和 怒不可遏 B.冲出 缓和 声色俱厉
C.闯出 和气 气势汹汹 D.走出 和蔼 声嘶力竭
答案:B
(2)剧中杨白劳与黄世仁的矛盾冲突的性质是什么 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它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解析:第一题,文中括号的内容是舞台说明文字,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根据人物的形象和其语言的内容设想其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选择合适的答案。第二题,了解文中两个人物的身份和彼此的关系,根据对话即可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
点评:本题拟题很好,涉及几个知识点都是学生在学习戏剧文学必须了解和把握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