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4.比较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决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导入1:(温故式导入)出示图片复习第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革命的发明及发明者,导入新的发明,说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导入新课。导入2:(叙述式导入)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力广泛应用,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类从“蒸汽时代”迈入到“电气时代”。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课堂探究
框题1 “电气时代”的到来(1)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预示了什么时代的到来 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2)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答案:(1)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预示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力具有干净环保、方便高效、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等优点。(2)美国、德国。框题2 “发明大王”爱迪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他是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一生共获得1
3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他的名言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回答:(1)材料中的“他”是谁 人们说,“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他”的哪一重大发明最能说明这一点 结合他的名言,你能学习到哪些可贵精神 (2)说出你身边的电器。电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答案:(1)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精神:学习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2)电器:电灯、电话、电冰箱、洗衣机、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扇、电暖器、电饭煲、电磁炉、电水壶等。变化:家用电器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减轻了家庭劳动负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框题3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看组图汽车的演变(见课件),思考判断。(2)看图片(见课件),说一说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分组讨论: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谈谈工业革命留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他们说的话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2)方便了人们的远距离出行,但造成大气污染。(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着社会进步,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续表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堂达标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B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原子能时代
D.计算机时代2.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C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3.(2013雅安)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 C )A.哈格里夫斯——水力织布机
B.史蒂芬孙——发电机C.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
D.莱特兄弟——内燃机4.(2013梅州)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拥有汽车。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和汽车在同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是( C )A.蒸汽机
B.火车机车C.飞机
D.珍妮纺纱机
续表
当堂达标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B )A.技术成果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B.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C.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D.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6.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上面的图标是一些汽车的标志,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当我们乘坐汽车、享受现代文明带给我们舒适生活的时候,我们最应该感谢谁呢 (2)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机器是什么 20世纪初,美国人使用这种机器作为动力发明了什么,从而开辟了人类飞翔天空之路 (3)关于汽车的发明和使用,甲、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位同学持有不同的观点。甲同学: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乙同学: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想一想,哪种观点说的有道理 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好 答案:(1)含义:德国奔驰、日本三菱、德国大众、美国福特。人物:卡尔·本茨。(2)机器:内燃机。发明:飞机。(3)看法: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甲同学的观点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乙同学的观点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做法: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