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北师大版1分苹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大版1分苹果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17 21:2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苹果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第18页的内容。
(2)
准备12根小棒,18个圆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例4.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时从熊猫分竹笋引入,通过分竹笋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还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小棒
学具:每人18个图形卡片和12根小棒。
复习:
师:孩子们,前面我们学均分,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平均分吗?(指名回答)那平均分的方法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大家的表现真不错!现在老师有两道题想让大家动手来分一分,考考大家对前面的知识真的掌握了没有?请看题目:1.2组做第一题,3.4组做第二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吧!
学生汇报结果。
4.咱们二(5)班的同学真优秀!现在老师还想考一考大家,你们都喜欢动物吗?那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大熊猫),大家真聪明!今天,熊猫贝贝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它遇到了一个难题:它想把12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不知道每盘放几个?你们能帮帮它吗?现在请大家用12根小棒代替12根竹笋,自己动手分一分吧?
5.汇报结果:每盘放3个。师:像这样,把12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属于平均分,在数21世纪教育网国里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那就是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板题)
二.新授
1.除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是一种运算方法,它也有自己的符号,它的符号叫做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短横要平直,两点要圆,并且要对齐。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3个,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1)首先,我们看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3)分得的结果每份是几呢?
(3)这个算式的结果是3所以12÷4就等于3.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读的时候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它数字不变。(齐读两边)
3.思考: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呢?动手分一分,分完后,师问:谁能列出一道除法算式呢?(指名回答)
三: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巩固练习:
出示课本第18页做一做,让学生用18张圆片代替18块饼
自己动手先摆一摆,再列出除法算式,指名3位同学板演。
2.师:通过刚才的练习,看来大家都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了,也会列除法算式了,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3.请看第一题(课件出示第一题):
(1).
开火车,读算式。
8÷4
=
2
 
15÷5
=
3
10÷2
=
5
12÷3
=
4
 
6÷3
=
2
9÷3
=
3
(2)请写出除法算式。
6
除以
3
等于
2


20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4。
有12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3人。
有9个苹果,平均分给
3人,每人分3个。
(3).先说说题目意思,再列算式。
课件出示后师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4)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SHAPE
\
MERGEFORMAT
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我们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及表示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
六.今天的作业是小册子:第9页1,2,3题。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
)个
12÷4
=
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