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1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学案(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第1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学案(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6-05 17: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1.结合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特征,找出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2.运用我国地形图,了解地势三级阶梯内部海拔和地形的差异。
3.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水能分布的影响。
学习活动 了解我国的地势
【自主学习】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1.“百川东到海”,反映了我国地势 的总体趋势。我国陆地地势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 级阶梯。
2.读教材P24“图2.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
第一级阶梯    米以上 由“世界屋脊”-- 高原构成
阶梯界线
第二级阶梯 多在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阶梯界线
第三级阶梯 多在   米以下   平原、丘陵
3.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   生产。
(2)对交通的影响: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   流,便利东西交通。
(3)对河流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    资源极为丰富,所以我国很多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
【合作探究】用地形剖面图表示我国的地势特征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36° 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36° 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都可以刻画地势特征。图2.1 中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阶梯。结合我国地势宏观特征,讨论用地形剖面图表示我国地势特征的优点,并选择合适的剖面线。
1.与地形图相比,地形剖面图对我国地势阶梯的刻画有什么优点
2.如果沿30°N纬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得出的结果是否也能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与沿36°N纬线相比,哪个地形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梯更典型
3.如果沿某条经线绘制地形剖面图,是否能够显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为什么
同学们都正确地看出了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在我国地势从西向东降低的过程中,不是均匀降低,而是像楼梯一样逐级降低,这反映了我国地势另外一个特征——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下面我们就通过分组活动的形式探究每级阶梯的情况。
根据空白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请同学们完成如下活动:
活动:在我国地势分布图中找出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派代表填到黑板前面的空白图中。
【拓展延伸】 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有人也把大陆架称为我国地势第四级阶梯,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海洋开发的重点地区。
[合作探究2] 我国地势特征对降水、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1.结合(降水的形成示意),回忆我们在七年级“天气和气候”一节中学习的有关降水的知识,结合图分析形成降水的条件。
2.回忆我们第一章学习的内容,我国东部濒临什么海洋 结合今天学习的地势特征,讨论我国地势特征对降水有什么影响。
3.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呢
4.结合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探讨我国水能分布和地势分布的关系。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西部高、东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基本等高
2.图中甲、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图”和“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3~4题:
3.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① B.路线② C.路线③ D.路线④
4.“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路线①:风光美丽的青藏高原
B.路线②:风吹麦浪的华北平原
C.路线③:地势平坦的内蒙古高原
D.路线④: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
5.【探究发现】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地势特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地形特点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阅读示意图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探究思考:
(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 、丘陵为主。
(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
(3)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的 。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
1.西高东低 三
2.4000 青藏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00
3.(1)农业(2)东 (3)水能  阶梯交界处
【合作探究】
1.直观展示地势起伏;精准体现地势特征;便于分析与应用。
2.沿30°N纬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能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一特征在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上也能得到体现。
与沿36°N纬线相比, 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梯可能更为典型 。这是因为30°N纬线穿越了我国更多的地形地貌,包括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这些地形地貌在地势上形成了明显的阶梯状分布。而36°N纬线虽然也能反映我国地势的阶梯状分布,但可能由于穿越的地形地貌相对较少,因此在地形剖面图上的表现可能不如30°N纬线那么典型 34。
3. 沿某条经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确实能够显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这是因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点不仅体现在东西方向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南北方向上,尤其是当选择的经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的主要阶梯区域时。
[合作探究2]
1.暖湿气流随地势上升而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水。
2.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来自东面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随季风顺地势移动的时候,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3.地势高低能够影响河流的流向,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许多大河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但是也阻隔了南北方向的交通。
4.我国大型水电站多建设在地势阶梯交界处,这些地方落差大,水能丰富。
【达标训练】
1.B 2.C【解析】第1题,地势是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由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2题,由题可知,该图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因此甲是地处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乙是地处第二阶梯上的四川盆地。
3.B 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路线①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达江苏省,跨越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路线②自西向东经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最后到达渤海沿岸,该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路线③自北向南自内蒙古高原到达南方地区的东南丘陵,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路线④自北向南主要经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该路线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第4题,图中的①路线从淮河流域经过黄土高原地区到达西北地区,没有经过青藏高原,不会看到风光美丽的青藏高原。
5.(1)平原
(2)对河流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降水。
(3)交界处
【解析】(1)根据我国地形图可知,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是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的降水。(3)读图可知,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