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
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www.21-cn-jy.com
3、
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进一步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
1、出示照片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看不清楚)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拖动鼠标,把这张照片放大。
2、出示原图和放大后照片,提问:把这三张放大后的照片和原来的比较,哪个没有变形?为什么?
3、揭题:要怎样使图形不变形?看来我们有必要研究图形是怎样放大的。(出示课题:图形的放大)
活动2【讲授】二、自主研究,理解放大与缩小的内涵。
1、要研究就要有数据(在图上标好数据)
提问:观察这些数据,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理解放大的概念
(1)、学生可能会回答: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的2倍,宽也是原来的2倍。
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2)师:你还能用其他关系来表示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的关系?宽的关系?
生:比。
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师:像这样,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我们称为一组对应边。像这样的对应边你还能找一找吗?
师:谁能用“对应边”把这两句话并成一句,来描述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宽的关系?
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完善放大的概念
师:2:1是指什么?比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呢?
概括:也就是说吧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的比是2:1,放大后的图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原来的2倍。21cnjy.com
师: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
(出示练习)
师:图2是图1放大后的图形吗?为什么?
师:说说下面图形是怎样变化的?
4、迁移自主学习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学会了描述图形的放大,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缩小。
出示:如果要把原来的照片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师:同桌交流讨论。
学生反馈。
5、对比提升
通过刚才的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指的是哪两个量的比?
活动3【练习】巩固应用,拓展应用价值
1、
体会图形的相似。(教学例2)
(1)
出示例2.
(2)
学生读题,并独立完成。
(3)
学生反馈。
(4)
比较: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2、
完成“试一试”,研究三角形放大的策略。
(1)
出示
(2)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问:三角形有三条边,你们刚才只放大了两条直角边,还有一条斜边放大没有?怎么验证?
小结:放大直角三角形,只要先放大它的两条直角边,斜边自然就放大了。
追问:这个角还是直角吗?
3、
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2题。
21·cn·jy·com
(1)
出示“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
出示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3)
出示练习六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
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什么收获?
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拍照、洗照片、投影仪等,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