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设计巨人教室”的具体任务,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重点难点
重点:按要求把一个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难点:体会图形的相似性。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我们非常熟悉而又喜欢的孙悟空和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 瞧,它来了,(出示多媒体课件),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可以把他的金箍棒变大变小,老师也可以把我们学过的汉字变大变小,你们相信吗?教师逐步将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三次,使学生看清楚后齐读。看来数学里的图形也可以放大和缩小,那么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方法是什么?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21教育网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初步感知放大的含义
同学们知道篮球队员姚明吗?你知道他有多高吗?他准确的身高是2.26米,在世界吉尼斯纪录里有很多比姚明还要高的人呢,目前世界上仍健在的巨人你猜猜有多高?2.54米,淘气也遇到了一位巨人朋友,课件出示数学书中的主题图:如果“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该如何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呢?按相同的比设计。我们还可以在这间教室里为巨人设计那些物品?课桌、椅子、黑板等,如果你们的尺子是20厘米,巨人的尺子应该是多少厘米?如果你们的课桌长1米,巨人的课桌应该长多少米?你们的椅子是70厘米,巨人的椅子高多少厘米呢?看来巨人和我们普通人的差异确实是很大的。我们还是来为巨人设计教室吧!21cnjy.com
2、图形的放大
1)如果下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你能按4:1的比将长方形放大画出巨人教室的大小吗?课件出示题目。21·cn·jy·com
2)
学生尝试画,小组交流画法。
3)指名汇报是怎样画的,课件随着演示。
4)出示两种新的画法,与学生们的画法比较哪种设计更合理?小结: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合理。www.21-cn-jy.com
5)按照这种方法:你能按2:1画出正方形、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6)比较放大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3、图形的缩小
1)
猜测:把图形放大我们都会了,把图形缩小还存在这些特点吗?
2)验证:我们还是通过画图来验证吧!学生尝试画,小组交流画法。
3)指名汇报画法,课件展示。
思考:斜边缩小后与原图的比还是1:4吗?为什么?
4)小结:比较原图与缩小后的图形,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缩小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4、综合起来总结变化的特点:
1)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是什么?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教材25页的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明理由.
2、教材25页的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答案,课件演示。
3、教材25页的3题,让学生先说,然后课件演示。
4、教材25页的4题,让学生说说是按怎样的比来放大或缩小的?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