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二〇一六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模拟试题五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中国第一次在月球留下“足迹”。据此回答1~2题。
1.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华侨观看“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的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
A.15日12时35分
B.14日12时35分
C.15日20时35分
D.14日20时35分
2.“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时,下列地区白昼最长的是
(
)
A.济南
B.北京
C.上海
D.深圳
3.
2013年冬季,我省烟台市降暴雪。造成此次强降雪的天气系统属于下图中的
(
)
A
B
C
D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丁风带的名称是
(
)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5.欧洲西部地区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是由于
(
)
A.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B.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C.全年受丙气压带的影响
D.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读亚洲某月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6~7题。
6.
该图所示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
(
)
A.吹西北风
B.盛行东南风
C.受夏威夷高压控制
D.属于夏季风
7.
图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
)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步骤模拟实验,回答8~9题。
步骤一: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
步骤二: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
步骤三: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步骤四: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8.
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岩浆活动
D.冰川作用
9.
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
A.冲积扇
B.海滩
C.沙丘
D.三角洲
下图为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
图示①、②、③、④水循环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图中山地最可能是
(
)
A.
背斜山
B.
断块山
C.
向斜山
D.
火山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读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流经①、②附近海域的洋流,其性质分别是
(
)
A.暖流、寒流
B.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
D.寒流、寒流
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地域分异规
律形成的基础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不包括港澳台),完成14~
15题。
1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呈现的态势是
(
)
A.少年儿童比例呈上升趋势
B.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
C.人口总量呈增长态势
D.人口呈零增长态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关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2010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C.丰富的劳动力掩盖了老龄化问题
D.调高退休年龄可解决老龄化问题
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绿地增加
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7.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60%
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
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
D.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
随着农业科技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面积迅速扩大,西红柿、黄瓜等反季节蔬菜成为市民冬季餐桌上的家常菜。据此完成18~19题。
18.促使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劳动力
B.水源
C.国家政策
D.市场
19.温室大棚内能够种植反季节蔬菜,其主要原因是改善了
(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水分条件
D.光照条件
读“甲、乙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构成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21题。
20.甲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
)
A.原料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21.乙类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
A.
制糖工业
B.印刷工业
C.纺织工业
D.微电子工业
读美国略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B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
A.水、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水能资源的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23.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粮食生产商品率高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劳动力资源丰富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气候变暖
25.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江三角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6
27
28
29
30
总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火星
地球
直径
4
220英里
7
926英里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25度
23.5度
公转周期
687个地球日
365.25日
自转周期
24小时37分钟
23小时56分钟4秒
大气
主要是CO2,以及部分水蒸汽
氮、氧、氩及其他
大气密度
0.07
1
26.(8分)读“火星与地球基本状况比较表”。分析回答问题。
(1)火星与地球相比,公转速度快的是________。(2分)
(2)在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火星上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比地球________(大或小)。(4分)
(3)火星大气密度比地球小得多,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10分)读下图问答问题。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4分)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2分)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的地下,原因是
。(2分)
(12分)下图为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甲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乙气压中心位于太平洋。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甲地天气系统是
;此季节甲、乙气压差异的形成是受
的影响。(4分)
(2)该图所示时期为北半球的
(季节);此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图中②处风向为
;①、②两处风力较强劲的是
。(8分)
(12分)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甲地区主要为____________
。(2分)
(2)甲地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下降,简要分析主要原因。(4分)
(3)分析乙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30.
(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3分)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2分)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3分)
地理五
参考答案
1-5
DDABC
6-10ACCBD
11-15BCCCD
16-20
ACCDA
21-25BACBA
26.(8分)
(1)北(2分)
(2)90(2分);12(2分)
大于(2分)
27.(8分)
(1)向斜;断层(2分)
(2)外力(2分)
(3)冲积扇
流水堆积(2分)
(4)海陆间
(大)
④(2分)
28.(8分)
(1)高温多雨
水稻(2分)
(2)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小农经营。(4点,4分)
(3)农作物品种改良,产量大增;精确滴管技术,使农作物稳产高产。(2分)
29.(8分)
(1)甲(2分)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分)
交通拥挤(1分)
(3)(每空1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地点
拟建项目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
①
疗养院
合理
靠近风景区(或河流上游或远离工业区或离城区较远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②
水泥厂
不合理
位于城市居民区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严重(或离城区太近或远离铁路)
30.(8分)
(1)水能
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减少或者石漠化)(2分)
(2)溶蚀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土层变薄、地表水缺乏)(2分)
(3)耕地面积减少
环境污染
地下水下降
破坏生物多样性。(4分)
31.(10分)
(1)沿海向内陆
赤道低气压带
东。(3分)
(2)水稻种植业
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大
交通便利。(3分)
(3)优化产业结构
治理环境污染
发展科技
拓展交通。(4分)
地理
五
第4页
(共8页)
地理
五
第5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