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二〇一六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六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于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2年8月6日0时31分在火星上成功着陆。据此回答1、2题。
1.“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说明它已离开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
(
)
A.
8月5日11时31分
B.
8月5日13时31分
C.
8月6日11时31分
D.
8月6日13时31分
3.下面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流水沉积
B.乙——风力侵蚀
C.丙——流水溶蚀
D.丁——断裂下陷
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图回答4、5题。
4.
图中序号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部分),据图回答6、7题。
6.
P地所处的气压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7.
P地的气候特点是
(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8.
2012年12月初,山东各地经历了一次大风降温过程。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天气过程的是(
)
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
(
)
右图为某科考队于2010年2月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照片的景观,可能反映的地理现象
(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环境污染
C.北极冰盖扩大
D.生物种群繁多
11.该地理现象可能导致
(
)
A.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B.海平面上升
C.全球温度带北移
D.全球降水增多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导致图中①→②→③植被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13.监测植被类型面积的变化,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城区的扩展过程,据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
)
A.经济水平提高
B.城市等级上升
C.交通通达度提高
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15.该城市新城区向东北方向扩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人口增长
B.经济规模扩大
C.交通方式变化
D.生活方式改变
2012年夏季,北京市遭受严重的城市内涝。下表数据为北京市部分要素多年平均值(单位:mm),据此回答16、17题。
16.城市建设导致了市区
(
)
A.降水量减少
B.地表径流增加
C.地下径流增加
D.蒸发量增加
17.为减轻内涝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D.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
18.网络鲜花速递是鲜花销售的新形式。网络鲜花速递,将促使鲜花种植业
(
)
A.扩大销售市场
B.增加生产成本
C.改变生产方式
D.改变种植制度
右图示意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的分布,读图回答19、20题。
造成图中各基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土壤
B.资金、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20.与①基地相比,③基地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力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均耕地面积大
右图为我国主要核电站分布图,影响核电站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地势
B.气候
C.能源需求量
D.原料
巴音乌素镇地处为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回答22、23
题。
22.巴音乌素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23.为改善生态环境,巴音乌素镇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开垦耕地
B.保护草场
C.开发水电
D.开发矿产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位于江西西部、罗霄山脉北段,境内多山地丘陵。目前萍乡已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据图回答24、25题。
24.该市经济转型前,不属于城市发展阻力的是
(
)
A.资源枯竭
B.环境变化
C.人口规模
D.科学技术
25.萍乡市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新生动力的是
(
)
A.建立高新技术区
B.拓展交通
C.发展旅游
D.扩大煤炭市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总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2012年6月29日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亚洲季风示意图。
材料三
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
(1)“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亚洲季风的风向应为材料二中
(A或B图所示。此季节山东半岛盛行
季风(填风向),印度半岛盛行
季风(填风向)。(3分)
(2)材料二A图中N处为
(高或低)气压中心,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2分)
(3)当“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致位于材料三图中甲、乙、丙、丁位置中的
附近,此时公转速度较
。该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3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首要任务是解决水资源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西部地区修建了大批集雨蓄水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缺水问题。
材料二
某地区地质剖面与水循环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该水循环类型为
。(3分)
集雨蓄水工程,通过对图示水循环中
环节(填序号)施加影响,调节了水资源的
不均。(2分)
(3)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N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Q处的地质作用为
。(3分)
28.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我国某年两省市人口变动统计资料。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甲市
-0.02
5.30
乙省
0.60
0.56
注:总增长率为自然增长率和由人口迁移引起的机械增长率之和。
材料二
我国城乡人口迁移比重图。
(l)甲市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高或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该市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为
(增长或减少)。(3分)
乙省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高或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2分)
(3)我国城乡人口迁移比重图表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由
向
迁移和集中。(2分)
29.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若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可能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则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
。(3分)
(2)沿虚线由A到B地价变化的大致特点是
。(2分)
(3)若在该城市a、b、c、d四地选择一地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哪一地最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30.读我国西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中西部地区地势起伏
,若开发不合理,则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2分)
与成都、贵阳相比,,重庆经济发展的交通优势条件是
。(1分)
(3)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家电脑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简要分析重庆吸引这些企业的主要区位优势,并说明这种产业转移对重庆的有利影响。(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化市位于广州市北郊,距广州市区约60千米。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60%,
钨、锡、
钽、铌等矿产资源丰富。流溪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从化市全境。
材料二
流溪河流域(从化市河段)综合开发示意图。
(l)从化市是广东省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其中高山花卉尤为著名。简要分析当地发展花卉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流溪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具有哪些方面的效益 (3分)
(3)有人认为从化市应积极发展有色冶金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地理六
参考答案
第I卷(共50分)
本卷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B
2.A
3.C
4.B
5.C
6.D
7.B
8.B
9.A
10.C
11.A
12.B
13.D
14.D
15.C
16.D
17.D
18.A
19.B
20.A
21.D
22.C
23.B
24.C
25.A
第Ⅱ卷(共50分)
26.(10分)
(1)6月22日(夏至日)
②
南(6分)
(2)12
减小(4分)
27.(10分)
(1)(本周经历了一次雨雪过程)天气由晴到雨雪后转晴;气温先下降后回升。(4分)
(2)乙(冷锋)(2分)
(3)白天中雪,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相对较低;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气温相对较高。(4分)
28.(10分)
(1)少年人口比重减小;青壮年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增大。(6分)
(2)人口老龄化过快;老年人口比重大,(家庭)养老负担重;少年人口比重小,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29.(10分)
(1)城市化(2分)
(2)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煤炭资源丰富;水运便利。(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3)靠近高校,科技力量强;邻近高速公路和机场,交通便利;靠近森林公园,空气清沽。(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30.(10分)
(1)不断减小(2分)。上游地区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湖区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
(2)甲地:林果业;
乙地:水稻种植;
丙地:淡水养殖。(6分)
(第2卷各题设问,考生答案如与参考答案不符,只要合理也可酌情得分,但不得超过该设问所设的最高分值)
地理
六
第5页
(共8页)
地理
六
第6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