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找规律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18 01: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找规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发现和应用乘法的运算规律,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掌握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发展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中,结合5×
1
、5×
10
、50×
1
0三个算式的意义,利用小棒贴画,探索本节课乘法规律的内因——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个数的变化所引起的小棒总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观察算式,探索与发现乘法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快乐;在总结规律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乘法的认识,乘法口诀,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
已有能力基础:学生已掌握乘法的意义及表内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曾经探索并发现了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运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本节课的找规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索并发现个位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并能应用乘法的运算规律熟练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口算热身,引入新知。
师:口算热身,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9X8=
6X70=
140X2=
12+12+12+12=

1
=
5×10
=
50×10=
(前四题
四名同学分别说结果
最后一组题为小组合作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学习过的计算(包括表内乘法、一位数乘末尾有零的两三位数、乘法的意义),引入新知。】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展示学习报告单

1
=
5×10
=
50×10=
师:这一组题,你们都能口算出结果吗?我们小组合作,根据要求完成探究活动,填写学习报告单。
(出示学习报告单)
请同学读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二)交流汇报
1、汇报第一步
师:哪个小组汇报第一步?用小棒贴图,来解释三个算式,要说明你们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这么摆,以及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预设:5×
1
表示5个一
是5

10
表示5个十
是50
50×
1
0
表示50个十(10个50),10个十是100,50个十就是500.
师:小组员有补充吗?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演示动画:5×
1,表示——5个一
是5;

10
表示5个十,虽然都是5份,但计数单位由一到十,是50;50×
1
0
表示50个十(10个50),虽然计数单位都是十,但份数由5份,变到500份了,每10个十是100,50个十就是5个百,所以50×
1
0=500.)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结合5×
1
、5×
10
、50×
1
0三个算式的意义,利用小棒贴画,探索本节课乘法规律的内因——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个数的变化所引起的小棒总数的变化。】
2、汇报第二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第二步?结合算式说一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根据学生发言
板贴算式
标注规律)
预设: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乘10)(末尾添一个零),积也扩大10倍(乘10)(末尾也添一个零)。
(2)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乘10)(末尾添一个零),积扩大100倍(乘100)(末尾添两个零)。
(3)乘数的末尾添几个零,积的末尾就添几个零。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观察,将所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清楚。提前备好三个算式的贴条,根据学生发言,贴在黑板上,并进行标画,使学生清楚地找到规律。】
3、汇报第三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第三步?说一说你怎么运用规律得出的结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展示算式结果的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得出的结果,也是对上一环节找规律的巩固和对学习效果的检验。】
活动3【练习】试一试、比一比,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在探究中找到了算式中的规律,想不想运用这些规律完成下面的挑战呢?
(一)出示:试一试
(1)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6×3=
15×4
=
18×2
=
(2)根据16×3
=48,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16×30
=
160×3
=
160×30
=
16×300
=
拿出个人学习单,认真读题作答。
汇报第(1)题
展示学生的不同写法。
第(2)题,逐一说出结果。这道题,你是怎么思考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道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1)可以发展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性,题目(2)运用所学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师:同学们顺利通过了这一关,想不想再挑战一下?
出示(
)×(
)=800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算作一组算式,计时90秒,比一比谁写得多。
请冠军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这是一道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题目,根据所学新知,部分学生会想到利用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二四得八,分别写出3道算式,共6道;而根据16×5=80,还能得到2道算式,这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再写出32×25就需要更高的能力了。这道题目,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4【活动】学有所获、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总结中巩固新知、提升认识】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
1、本节课侧重点在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上,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能轻松地找到如下规律: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乘10)(末尾添一个零),积也扩大10倍(乘10)(末尾也添一个零)。
(2)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乘10)(末尾添一个零),积扩大100倍(乘100)(末尾添两个零)。
(3)乘数的末尾添几个零,积的末尾就添几个零。
但引起变化的内因则是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个数的变化。于是我设计了用小棒贴一贴的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最本质的规律。
2、本节课我为学生安排了大活动、创设了大的思维空间和足够的探究时间。孩子们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充满兴趣、充分合作交流。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3、学生的精彩发言
(1)学生总结了这样的规律:一个乘数的末尾添a个0,另一个乘数的末尾添b个0,积的末尾添a+b个0。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想这样的总结不但会使老师印象深刻,也会使所有同学记忆犹新。
(2)在竞赛填写(
)×(
)=800
的冠军汇报中,学生从16×50想到把16扩大2倍变成32,把50缩小2倍变成25,生成了新算式32×25,而乘积不变。这样的讲解,使其他同学眼前一亮,思维得到提升。虽然我预设到会有学生想到这个算式,但这种方法是我没有预期到的。
(3)在交流收获环节,一个同学的发言使大家明白了“乘数的末尾添了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而不是“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这个问题在授课前我已有预期,但没想到会在临下课的总结中出现,更没想到这个孩子是自己立刻用反例更正了自己的错误说法。生动的反例,使孩子们能够用规范准确的语言描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