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分桃子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18 01: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桃子
1教学目标
1.结合“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在观察、操作与比较中,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
3.在比较与调整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竖式的价值。
2学情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的真实情况,我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个前测题目,题目如下。
学校买来36本书,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能够分到多少本?
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列式:
用小棒代替书,动手分一分。
你能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吗?请把你的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第1小题是想了解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第2题是想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最后的第3小题是想了解学生计算的方法以及对除法竖式的掌握情况。
我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一个40人的班级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如下:
第1小题:100%的学生能够列出36÷3这个算式。
第2小题:学生在用小棒代替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主要呈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分法:
分法
先分3个十,再分6个一
先分6个一,再分3个十
人数
32
8
百分比
80%
20%
第3小题,学生主要呈现了以下的计算过程(方法)。
计算方法
30÷3=10本
1
2
1
2
÷
30
6
6÷3=2本
3)3
6
3
)3
6
3
10
2
10+2=12本
3
3
6
10+2=12
6
0
6
0
人数
19
5
10
6
百分比47.5%
12.5%
25%
15%
综合分析以上三个小题目,不难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准确把握除法的意义,也能够结合小棒的实际操作得到除法算式的结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顺序。在计算时,学生都能够利用自己的方式得到正确的结果。学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拆分口算、列竖式(一步、两步)和表格计算的方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在观察、操作与比较中,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与比较中,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图片,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教师谈话引入,并出示图片:两只猴子和68个桃子。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两只小猴子一共摘了69个桃子。并且在教师的鼓励下说说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
2.结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平均每只小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
教师出示完整数学问题“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并且板书课题:分桃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平均分的含义,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68÷2,认识除法竖式
1.列算式
师: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出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68÷2=34”。教师请学生说说这个除法算式的意思。
学生解释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因为有基础,学生也可能说出除法算式的结果。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突出平均分。】
2.
独立探究,利用多种方法计算68÷2。
师:同学们到底是怎么得到34的呢?可以利用小棒分一分,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教师用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①自己独立思考,分一分或算一算。②同桌两个人都完成之后,互相说说自己的方法。
明确了活动要求后,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和资料的收集。
学生情况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分小棒

拆分法
③表格计算
÷
60
8
2
30
4
60÷2=30
8÷2=4
30+4=34
30+4=34

一步竖式
⑤两步竖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原有学习和生活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研究的空间,让学生主动的研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交流奠定基础。】3.
展示交流各种不同的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依次展示呈现的多种方法。
分小棒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分小棒的过程,教师引导并强调学生观察演示的分的顺序。
拆分法
学生交流自己每一步的意思。交流过程中教师强调学生进一步明确:先分的谁?再分的谁?
表格计算
请这种方法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思路。
一步竖式
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思考不做评价。
两步竖式
请一位同学介绍列竖式的方法,同样引导学生观察、倾听。教师也不做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两种不同的竖式,对比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会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让学生在争论中各抒己见,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虽然两步竖式写起来有些麻烦,但是能够清楚地记录每一次分的过程,能够和分的过程一一对应起来。
【设计意图:教师按照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安排交流和展示的顺序,而且每种方法都有重点交流的内容。小棒和拆分两种方法突出了分的顺序,一步和两步竖式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自己感受和体会。最后进行两种竖式的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竖式的价值。】
4.沟通拆分法、摆小棒和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突破算理。
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回忆平均分的过程,展示几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思考,进一步明确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
【设计意图:沟通各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
5.明确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师:既然除法竖式能够清楚地记录我们刚才分的过程,大家就和我一起,来写一写竖式。
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每个数字的意思,明确每一步的意思。
【设计意图:落实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关注到所有学生。】
6.
试一试
列除法竖式算一算:48÷4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进行交流。
一个同学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竖式,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其它同学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及时的巩固落实。】
活动三:探究新知68÷3
1.创设情境,列算式。
师:又来了一只小猴子,平均每只小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呢?
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情境列出除法算式:68÷3
2.用除法竖式算一算。
(1)教师提出要求,列出算式,用除法竖式算一算。
计算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会反映有余数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2)全班交流
你遇到什么困难了?有余数怎么办?学生独立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遇到困难进行解决。
(3)教师利用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将分小棒的过程和除法竖式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回应余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列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竖式和分小棒之间的关系。】
3.对比两个竖式,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谈到以下几个问题:
总数相同,分的份数不同,每次分的结果就不一样。
还有的学生会说到,第一次分没有余数,第二次分有余数。
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进行小结:在平均分的时候,总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能够分完(没有剩余),不能分完(有余数)。
【设计意图: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平均分的结果,同时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4.试一试
用竖式算一算
85÷4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和落实。】
活动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帮助小猴子分桃子的过程中,又动手,又动脑,在这个过程中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
63÷3=
85÷4=
活动4【作业】家庭作业
数学书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