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2弹力
知识点一弹力
1.形变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作形变。
形状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如物体发生伸长、缩短、弯曲等变化。
2.现象探究: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实例 图示 受力后的形状 撤力后的形状 共同特征
撑竿跳高 撑竿被压弯 撑竿恢复原状 撑竿、橡皮筋形变后都可以自动恢复原状
手拉橡皮筋 橡皮筋被拉长 橡皮筋恢复原状
用橡皮 泥捏小动物 橡皮泥被捏成各种形状 橡皮泥保持被捏成的形状 橡皮泥、面团形变后 不能自动恢复原状
揉面团 面团可以被揉成各种形状 面团保持被揉成的形状
探究归纳:撑竿、橡皮筋等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橡皮泥、面团等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拓展
“自动族复”是指不凭借好为,自芭主动变故原来的样子
3.弹性和塑性
弹性的定义: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举例:橡皮筋、撑竿、直尺、弹簧等
塑性的定义: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塑性
举例:橡皮泥、面团等
例题:如图是便携式握力器,该握力器主要利用金属弹簧具有良好的( )
A.塑性 B.弹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4.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例如,用手把尺子压弯,尺子发生形变,对手有弹力作用。
(2)对弹力的理解
①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我们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②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它接触使其形变的物体。例如,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茶杯是施力物体,桌面是受力物体。
③对一个弹性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其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④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不接触不会产生弹力,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如图7-2-2所示,物体A、B在水平面上静止,A、B之间虽然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A、B之间不会产生弹力。
(3)弹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弹性形变量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②方向: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或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例如:被手压缩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会对手掌产生向上的弹力F,如图7-2-4所示。
③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4)常见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举例:见图7-2-5)①压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②支持力:作用点在支持物体与被支持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③绳的拉力:作用点在绳与被拉物体的接触点上,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鼎方法技巧
间接法判断物体之间是否有弹力
设想拿掉其中一个物体,看另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如果改变,那么原来两物体之间就存在弹力。如图7-2-3甲中两球之间无弹力,乙中两球之间有弹力。
例题: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被压弯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C.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生活中的测力计有多种,如图7-2-6所示,它们都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有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等。如图7-2-7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弹簧测力计。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实验 思路 本实验需要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拉力的改变通过在弹簧下每次增加两个钩码(每个钩码对弹簧的拉力均为0.5N)来实现;弹簧的伸长量通过利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得出,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过程 (1)记下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尺的位置。 (2)在弹簧下挂2个钩码,通过刻度尺读出弹簧的伸长量△E,记入表格中。 (3)在弹簧下每次增加2个钩码,通过刻度尺读出每次弹簧的总伸长量,记入表格中。 (4)实验完毕,将所有钩码取下,观察弹簧的形状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0 1 2 3 4 7 11
数据 处理 以拉力F为横轴,以弹簧的伸长量△L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将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得到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 △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分析 论证 由图可知,在0~4N的范围内,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超过4N,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就不成正比了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交流 当弹簧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撤去外力,弹簧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拓展
胡克定律
英国科学家胡克经过研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cx,所以弹赞测力话上的刻度是均匀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决定。
辨析
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
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不一样,弹簧不受任何拉力时的长度叫作弹簧的原长,一般用L。表示,弹簧受到拉力之后的长度是弹簧现在的长度,一般用L表示,则弹簧的伸长量就是△L=L-Lo,如图7-2-8所示。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受的拉力F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L越长,表明所受拉力F越大。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1)认清零点(调零):测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一般是抽动刻度盘或调节调零旋钮)。 (2)认清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3)认清分度值:使用前要认清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4)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能否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防弹簧卡壳
使用时 (1)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3)记录数据要带单位。读歉时,不霸馨估读 (4)待测的力(所挂物体)一定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
注意
拉力的方向可竖、可禅,可斜,任悫方向臂可,蹲簧制力汁可以量任意方向的力,但在制量癌力时,弹簧的绒方向必须与所测拉力方向一改。如国7-2-9所亦。
技巧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一拉三看调指针;使用时:方向一致看垂直;记录时:数据必须带单位。
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左拉伸弹簧的另一端,此时,“弹簧力图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是( )
①墙对弹簧施加的力
②弹簧对墙施加的力
③手对弹簧施加的力
④弹簧对手施加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拉力属于弹力,如图所示为手指拉弹簧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弹簧的拉力是手指形变产生的
B.弹簧对手指没有施加力
C.对弹簧的拉力主要改变了弹簧的运动状态
D.施加拉力的物体是地球
3.一椭圆形玻璃瓶,其横截图形状如图甲所示,在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胶塞插入瓶中。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沿AB方向和CD方向捏玻璃瓶,如图乙、丙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乙图中细管内液面下降,丙图中细管内液面上升
B.乙图中细管内液面上升,丙图中细管内液面下降
C.乙、丙两图中细管内液面都上升
D.乙、丙两图中细管内液面都下降
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订书机,其钉槽内的订书针受到右部被压缩的弹簧的弹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订书针受到弹簧的弹力水平向右
B.弹簧也受到订书针的弹力,该力是弹簧的形变产生的
C.订书针越少,弹簧对订书针的弹力越小
D.弹簧的长度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小夏和小冬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们都恰好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已知小夏比较高、手臂比较长,小冬比较壮、力气比较大。当他们都两臂张开伸直时,他们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大小情况是( )
A.小夏的拉力更大 B.小冬的拉力更大
C.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
6.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垂直
B.测量物体长度时,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再使用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可以在斜面上沿着斜面方向测量拉力的大小
D.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所用砝码生锈,测得物体的质量会偏大
7.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滑块,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开始时滑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滑块,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端,AO>OB,滑块从A位置滑到B位置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个( )
①物体在O点的左侧和右侧运动时,弹簧对物体弹力方向相反
②弹簧对物体弹力最大的位置在A点
③物体最终可能停在O点的右侧
④速度最快的位置在AO之间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图所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戴口罩时,罩体紧贴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松紧对耳根有力的作用,耳根对松紧没有力的作用
B.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C.松紧发生形变后会对耳根产生弹力的作用
D.松紧被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9.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B.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10.下列关于力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先有施力物体才会有受力物体
C.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受推力的作用
D.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11.如图所示,一小孩坐在木板上,下列关于小孩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
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③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④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如图所示,在2023年10月7日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战胜对手勇夺冠军。下列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垫球时,排球受到弹力,施力物体是排球
B.排球离开手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手对球的弹力
C.运动员用力扣击排球的同时,排球也对运动员施加了力
D.只要运动员对排球施加的力等大,力的作用效果就会相同
(多选)13.新时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16个字体现了女排队员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扣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扣球的力改变了排球的运动状态
B.排球落到地面上发生形变,使其发生形变的力是重力
C.排球受力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到原状,说明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D.用大小不同的力扣球时,排球都能快速下落,说明力的大小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多选)14.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多选)15.小明同学在劳动课上学习了一些做饭的方法后,和家人共同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以下是他做饭过程中观察的现象以及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将柔软的面团压成薄饼,面团发生了弹性形变
B.在碗沿上磕破鸡蛋时,蛋壳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C.煮东西时,水烧开后用小火和大火效果是一样的
D.刚出锅的馒头的密度比刚被装进锅里时的密度小
(多选)16.物理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列举出一些具体事例,讨论“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物体有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劳动课上使用的缝衣服棉线一拉就断,无法自行恢复原状,棉线没有弹性
B.体育测试中,双手拉单杠变弯,撤力后单杠恢复原状,表明单杠有弹性
C.在课外社团活动中,将黏土捏成各种人物,黏土不能自行恢复原状,黏土具有塑性
D.行走在横跨两山之间的“安澜桥”,看不到发生形变,所以大桥横梁具有塑性
(多选)17.手捏橡皮泥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泥发生了形变而手没有发生形变
B.由于橡皮泥发生的是塑性形变,所以橡皮泥不产生弹力
C.手对橡皮泥的力大于橡皮力对手的力
D.手对橡皮泥的力与橡皮泥对手的力作用效果相似
18.如图是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撑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此时撑竿弯曲产生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同时人也因受到撑竿的力向上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19.如图所示的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带和鼻梁条组成,佩戴时,罩体紧贴面部,松紧带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鼻梁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口部。鼻梁条被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松紧带被拉后发生了 形变,会对耳根处产生 力作用。
20.用力挤压矿泉水瓶,瓶子外形发生变化,松手后又恢复原状,矿泉水瓶发生的这种形变叫 形变;放在桌子上的矿泉水瓶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是 (选填“重力”或“弹力”)。
21.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推、拉、吸引等现象都发生了力的作用,力的定义:力是 的作用。直尺、橡皮筋、撑杆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有些物体,如橡皮泥,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
22.如图是小聪配戴一次性口罩时按压金属条后的形状,可见该金属条的形变 (选填“是”或“不是”)弹性形变,戴上口罩后,耳带对耳朵的压力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弹力。
23.如图所示,圆柱形玻璃瓶中灌满水,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细玻璃管与橡皮塞接触紧密),用手捏玻璃瓶,可以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松手后细玻璃管中的水面恢复到原来位置。这两种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忽略温度对水的影响)
24.如图所示,一个球体静止于一水平面与一侧壁之间,不计任何摩擦力,判断侧壁对球体有无弹力。
25.小华用弹簧拉力器在家锻炼身体时发现,当用力拉弹簧时,开始不会感到太费力,可是弹簧拉得越长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请作出合理的解释。专题7.2弹力
知识点一弹力
1.形变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作形变。
形状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如物体发生伸长、缩短、弯曲等变化。
2.现象探究: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实例 图示 受力后的形状 撤力后的形状 共同特征
撑竿跳高 撑竿被压弯 撑竿恢复原状 撑竿、橡皮筋形变后都可以自动恢复原状
手拉橡皮筋 橡皮筋被拉长 橡皮筋恢复原状
用橡皮 泥捏小动物 橡皮泥被捏成各种形状 橡皮泥保持被捏成的形状 橡皮泥、面团形变后 不能自动恢复原状
揉面团 面团可以被揉成各种形状 面团保持被揉成的形状
探究归纳:撑竿、橡皮筋等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橡皮泥、面团等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拓展
“自动族复”是指不凭借好为,自芭主动变故原来的样子
3.弹性和塑性
弹性的定义: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举例:橡皮筋、撑竿、直尺、弹簧等
塑性的定义: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塑性
举例:橡皮泥、面团等
例题:如图是便携式握力器,该握力器主要利用金属弹簧具有良好的( )
A.塑性 B.弹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解:如图是便携式握力器,该握力器主要利用金属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来锻炼手部的灵活度和协调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例如,用手把尺子压弯,尺子发生形变,对手有弹力作用。
(2)对弹力的理解
①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我们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②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它接触使其形变的物体。例如,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茶杯是施力物体,桌面是受力物体。
③对一个弹性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其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④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不接触不会产生弹力,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如图7-2-2所示,物体A、B在水平面上静止,A、B之间虽然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A、B之间不会产生弹力。
(3)弹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弹性形变量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②方向: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或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例如:被手压缩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会对手掌产生向上的弹力F,如图7-2-4所示。
③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4)常见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举例:见图7-2-5)①压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②支持力:作用点在支持物体与被支持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③绳的拉力:作用点在绳与被拉物体的接触点上,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鼎方法技巧
间接法判断物体之间是否有弹力
设想拿掉其中一个物体,看另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如果改变,那么原来两物体之间就存在弹力。如图7-2-3甲中两球之间无弹力,乙中两球之间有弹力。
例题: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被压弯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C.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解:A、木板被压弯是由于足球产生的弹力造成的,故A错误;B、足球发生形变是由于足球受到了木板对足球的弹力作用,故B错误;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D、木板产生的弹力与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方向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生活中的测力计有多种,如图7-2-6所示,它们都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有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等。如图7-2-7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弹簧测力计。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实验 思路 本实验需要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拉力的改变通过在弹簧下每次增加两个钩码(每个钩码对弹簧的拉力均为0.5N)来实现;弹簧的伸长量通过利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得出,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过程 (1)记下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尺的位置。 (2)在弹簧下挂2个钩码,通过刻度尺读出弹簧的伸长量△E,记入表格中。 (3)在弹簧下每次增加2个钩码,通过刻度尺读出每次弹簧的总伸长量,记入表格中。 (4)实验完毕,将所有钩码取下,观察弹簧的形状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0 1 2 3 4 7 11
数据 处理 以拉力F为横轴,以弹簧的伸长量△L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将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得到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 △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分析 论证 由图可知,在0~4N的范围内,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超过4N,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就不成正比了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交流 当弹簧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撤去外力,弹簧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拓展
胡克定律
英国科学家胡克经过研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cx,所以弹赞测力话上的刻度是均匀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决定。
辨析
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
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不一样,弹簧不受任何拉力时的长度叫作弹簧的原长,一般用L。表示,弹簧受到拉力之后的长度是弹簧现在的长度,一般用L表示,则弹簧的伸长量就是△L=L-Lo,如图7-2-8所示。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受的拉力F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L越长,表明所受拉力F越大。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1)认清零点(调零):测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一般是抽动刻度盘或调节调零旋钮)。 (2)认清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3)认清分度值:使用前要认清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4)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能否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防弹簧卡壳
使用时 (1)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3)记录数据要带单位。读歉时,不霸馨估读 (4)待测的力(所挂物体)一定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
注意
拉力的方向可竖、可禅,可斜,任悫方向臂可,蹲簧制力汁可以量任意方向的力,但在制量癌力时,弹簧的绒方向必须与所测拉力方向一改。如国7-2-9所亦。
技巧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一拉三看调指针;使用时:方向一致看垂直;记录时:数据必须带单位。
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左拉伸弹簧的另一端,此时,“弹簧力图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是( )
①墙对弹簧施加的力
②弹簧对墙施加的力
③手对弹簧施加的力
④弹簧对手施加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手和墙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是对手和墙的拉力,故②④正确。故选:D。
2.拉力属于弹力,如图所示为手指拉弹簧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弹簧的拉力是手指形变产生的
B.弹簧对手指没有施加力
C.对弹簧的拉力主要改变了弹簧的运动状态
D.施加拉力的物体是地球
【答案】A
【解答】解:A、手指对弹簧的拉力,是因为手指发生了形变,想要恢复原状从而对弹簧产生了拉力,故A正确。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指拉弹簧,弹簧也会对手指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故B错误。
C、对弹簧的拉力主要改变了弹簧的形状,使其发生伸长形变,而不是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手指拉弹簧,施加拉力的物体是手指,而不是地球,故D错误。故选:A。
3.一椭圆形玻璃瓶,其横截图形状如图甲所示,在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胶塞插入瓶中。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沿AB方向和CD方向捏玻璃瓶,如图乙、丙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乙图中细管内液面下降,丙图中细管内液面上升
B.乙图中细管内液面上升,丙图中细管内液面下降
C.乙、丙两图中细管内液面都上升
D.乙、丙两图中细管内液面都下降
【答案】A
【解答】解:当沿AB方向捏玻璃瓶时,玻璃瓶在AB方向上受到挤压,会发生形变,使瓶的容积变大,由于瓶中装满水,水的体积不变,根据V=Sh(V是体积,S是玻璃瓶的横截面积,h是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瓶的容积变大则细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当沿CD方向捏玻璃瓶时,玻璃瓶在CD方向上受到拉伸,会发生形变,使瓶的容积变小,水的体积不变,所以细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订书机,其钉槽内的订书针受到右部被压缩的弹簧的弹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订书针受到弹簧的弹力水平向右
B.弹簧也受到订书针的弹力,该力是弹簧的形变产生的
C.订书针越少,弹簧对订书针的弹力越小
D.弹簧的长度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答】解:A、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订书针受到弹簧的弹力水平向左,故A错误;
B、弹簧也受到订书针的弹力,该力是订书针的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
C、订书针越少,弹簧形变量变小,弹簧对订书针的弹力越小,故C正确;
D、弹簧的长度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C。
5.小夏和小冬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们都恰好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已知小夏比较高、手臂比较长,小冬比较壮、力气比较大。当他们都两臂张开伸直时,他们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大小情况是( )
A.小夏的拉力更大 B.小冬的拉力更大
C.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答】解: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小夏手臂比较长,拉力更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垂直
B.测量物体长度时,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再使用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可以在斜面上沿着斜面方向测量拉力的大小
D.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所用砝码生锈,测得物体的质量会偏大
【答案】C
【解答】解:A、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故A错误;
B、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为测量起点,故B错误;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要使弹簧的轴线方向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可以在斜面上沿着斜面方向测量拉力的大小,故C正确;
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若所用砝码生锈,砝码比它实际的标准质量要大,所以用比实际更少的砝码放在右盘,就可使横梁平衡。而读数时仍按上面标的数值来读数,这时计算物体质量就比实际少了,故测得物体的质量会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滑块,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开始时滑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滑块,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端,AO>OB,滑块从A位置滑到B位置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个( )
①物体在O点的左侧和右侧运动时,弹簧对物体弹力方向相反
②弹簧对物体弹力最大的位置在A点
③物体最终可能停在O点的右侧
④速度最快的位置在AO之间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答】解:①、金属滑块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由压缩到恢复原状,此时金属滑块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金属滑块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伸,金属滑块所受弹力方向向左,所以物体在O点的左侧和右侧运动时,弹簧对物体弹力方向相反,故①正确;
②、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已知AO>OB,故弹簧在A点的形变量最大,故弹簧对物体弹力最大的位置在A点,故②正确;
④、金属滑块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因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对滑块有水平向右的弹力,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开始时,弹力大于摩擦力,则滑块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继续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力小于摩擦力,滑块做减速运动;滑块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因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而对滑块有水平向左的弹力,且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则滑块的速度不断减小;所以速度最大点在AO之间,故④正确;
③、金属滑块运动到B点,速度为零,但是由于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而对滑块有水平向左的弹力,故物体最终可能停在O点的右侧,故③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戴口罩时,罩体紧贴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松紧对耳根有力的作用,耳根对松紧没有力的作用
B.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C.松紧发生形变后会对耳根产生弹力的作用
D.松紧被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答案】C
【解答】解:A、松紧对耳根有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耳根对松紧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压弯的铝条,铝条弯曲变形,撤去外力,铝条不能恢复原状,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故B错误;
C、松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它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故C正确;
D、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则弹力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B.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C
【解答】解:AC、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也就是木板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C正确;
BD、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也就是铁块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关于力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先有施力物体才会有受力物体
C.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受推力的作用
D.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答案】D
【解答】解:A、不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比如飞在空中的篮球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
B、物体相互作用具有同时性,因此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没有先后,故B错误;
C、实心球由于具有惯性,投掷后虽然不受推力的作用,仍然能在空中飞行,故C错误;
D、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所示,一小孩坐在木板上,下列关于小孩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
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③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④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答】解: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①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小孩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小孩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小孩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小孩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12.如图所示,在2023年10月7日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战胜对手勇夺冠军。下列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垫球时,排球受到弹力,施力物体是排球
B.排球离开手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手对球的弹力
C.运动员用力扣击排球的同时,排球也对运动员施加了力
D.只要运动员对排球施加的力等大,力的作用效果就会相同
【答案】C
【解答】解:A.运动员垫球时,排球受到弹力,施力物体是运动员;故A选项错误;
B.球离开手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故B选项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扣击排球的同时,排球也对运动员施加了力,故C选项正确;
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只有力的大小相等,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多选)13.新时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16个字体现了女排队员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扣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扣球的力改变了排球的运动状态
B.排球落到地面上发生形变,使其发生形变的力是重力
C.排球受力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到原状,说明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D.用大小不同的力扣球时,排球都能快速下落,说明力的大小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AC
【解答】解:A.运动员扣球的力改变了排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排球落到地面上发生形变,使其发生形变的力是弹力,故B错误;
C.排球受力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到原状,说明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C正确;
D.用大小不同的力扣球时,排球都能快速下落,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14.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答案】ABC
【解答】解:A.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故A正确;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故B正确;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
D.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BC。
(多选)15.小明同学在劳动课上学习了一些做饭的方法后,和家人共同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以下是他做饭过程中观察的现象以及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将柔软的面团压成薄饼,面团发生了弹性形变
B.在碗沿上磕破鸡蛋时,蛋壳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C.煮东西时,水烧开后用小火和大火效果是一样的
D.刚出锅的馒头的密度比刚被装进锅里时的密度小
【答案】CD
【解答】解:A.将柔软的面团压成薄饼,面团发生了塑性形变,故A错误;
B.在碗沿上磕破鸡蛋时,蛋壳受到的力等于碗受到的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B错误;
C.煮东西时,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用小火和大火效果是一样的,故C正确;
D.刚出锅的馒头的密度比刚被装进锅里时的密度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CD。
(多选)16.物理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列举出一些具体事例,讨论“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物体有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劳动课上使用的缝衣服棉线一拉就断,无法自行恢复原状,棉线没有弹性
B.体育测试中,双手拉单杠变弯,撤力后单杠恢复原状,表明单杠有弹性
C.在课外社团活动中,将黏土捏成各种人物,黏土不能自行恢复原状,黏土具有塑性
D.行走在横跨两山之间的“安澜桥”,看不到发生形变,所以大桥横梁具有塑性
【答案】BC
【解答】解:A.弹性形变需要在一定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才能体现,缝衣服的棉线一拉就断,无法自行恢复原状,是因为拉力较大使棉线超过了弹性限度范围,不能恢复恢复原状没有弹性,故A错误;
B.双手拉单杠变弯,撤力后单杠恢复原状,单杠有弹性,故B正确;
C.变形后不能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塑性,将黏土捏成各种人物,黏土不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黏土具有塑性,故C正确;
D.行走在横跨两山之间的“安澜桥”,看不到发生形变,是因为横梁形变的程度较小,肉眼观察不到,不受力横梁会恢复原状,说明横梁具有弹性,故D错误。
故选:BC。
(多选)17.手捏橡皮泥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泥发生了形变而手没有发生形变
B.由于橡皮泥发生的是塑性形变,所以橡皮泥不产生弹力
C.手对橡皮泥的力大于橡皮力对手的力
D.手对橡皮泥的力与橡皮泥对手的力作用效果相似
【答案】BD
【解答】解: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了形变,橡皮泥对手会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该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手的形状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手捏橡皮泥时,因为橡皮泥发生的是塑性形变,所以橡皮泥不能产生弹力,故B正确;
C、手对橡皮泥的力与橡皮泥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手对橡皮泥的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橡皮泥对手的力也改变了手指肌肉的形状,所以两者的作用效果相似,故D正确。
故选:BD。
18.如图是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撑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此时撑竿弯曲产生 弹性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同时人也因受到撑竿的力向上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答案】形状;弹性;相互。
【解答】解:撑竿被压弯,其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撑竿在受力时发生弯曲,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是弹性形变。运动员对撑竿施加力,撑竿也对运动员施加力,使人向上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形状;弹性;相互。
19.如图所示的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带和鼻梁条组成,佩戴时,罩体紧贴面部,松紧带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鼻梁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口部。鼻梁条被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松紧带被拉后发生了 弹性 形变,会对耳根处产生 弹 力作用。
【答案】形变;弹性;弹。
【解答】解:铝条被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松紧带被拉后发生了弹性形变,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作用。故答案为:形变;弹性;弹。
20.用力挤压矿泉水瓶,瓶子外形发生变化,松手后又恢复原状,矿泉水瓶发生的这种形变叫 弹性 形变;放在桌子上的矿泉水瓶 会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是 弹力 (选填“重力”或“弹力”)。
【答案】弹性;会;弹力。
【解答】解:物体受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用力挤压矿泉水瓶,瓶子外形发生变化,松手后又恢复原状,矿泉水瓶发生的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放在桌子上的矿泉水瓶也有弹性,也会发生形变,不过在受力时,形变不容易观察到;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是弹力。
故答案为:弹性;会;弹力。
21.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推、拉、吸引等现象都发生了力的作用,力的定义:力是 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直尺、橡皮筋、撑杆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弹性 ;有些物体,如橡皮泥,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塑性 。
【答案】物体对物体;弹性;塑性。
【解答】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若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若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力撤消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故答案为:物体对物体;弹性;塑性。
22.如图是小聪配戴一次性口罩时按压金属条后的形状,可见该金属条的形变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弹性形变,戴上口罩后,耳带对耳朵的压力 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弹力。
【答案】不是;属于。
【解答】解:按压金属条后的形状,金属条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恢复原来形状,不是弹性形变,耳带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是弹力。
故答案为:不是;属于。
23.如图所示,圆柱形玻璃瓶中灌满水,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细玻璃管与橡皮塞接触紧密),用手捏玻璃瓶,可以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松手后细玻璃管中的水面恢复到原来位置。这两种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忽略温度对水的影响)
【答案】用手捏玻璃瓶,可以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为玻璃瓶发生了微小形变,玻璃瓶的容积变小,将水挤到了玻璃管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松手后撤去了手对玻璃瓶的压力,细玻璃管中的水面恢复到原来位置,说明玻璃瓶恢复了原来的形状,说明玻璃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解答】解:用手捏玻璃瓶,可以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为玻璃瓶发生了微小形变,玻璃瓶的容积变小,将水挤到了玻璃管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松手后撤去了手对玻璃瓶的压力,细玻璃管中的水面恢复到原来位置,说明玻璃瓶恢复了原来的形状,说明玻璃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时外力撤销后能够自动恢复原状。
24.如图所示,一个球体静止于一水平面与一侧壁之间,不计任何摩擦力,判断侧壁对球体有无弹力。
【答案】侧壁对球体无弹力。
【解答】解: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对球向上的支持力,故小球对地面有压力、即有弹力;侧壁对球没有支持力,否则小球不能保存静止,所以小球与侧壁没有弹力。
答:侧壁对球体无弹力。
25.小华用弹簧拉力器在家锻炼身体时发现,当用力拉弹簧时,开始不会感到太费力,可是弹簧拉得越长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弹簧被拉长时,会发生形变,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就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即弹力;
且弹簧被拉的越长,弹力就越大,拉起来就越费力。
【解答】答:弹簧被拉长时,会发生形变,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就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即弹力;且弹簧被拉的越长,弹力就越大,拉起来就越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