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一)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分一分(一)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18 05: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一分(一)
1新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一分”.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刚开始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时是很困难的,所以在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认读分数,能够写简单的分数。
3.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在教学中,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学起来就更亲切、有趣、易懂。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意识,而且能起到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本节课注重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推导的全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4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会读写。
难点:对几分之几的理解.
5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认读分数,能够写简单的分数。
3.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1.2学时重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会读写。
5.1.3学时难点
难点:对几分之几的理解.
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多媒体出示大家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图片

1、村长手里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几个?(1个)
2、村长手里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几个?
3、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一半,
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评析】在讨论的教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有局限性,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在了解“一半”有多种表示方式,并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的优越性,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数学符号的优越性。
活动2【讲授】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二分之一,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这个数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分数。(板书:分数)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突出1/2的含义)请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一半(1/2)。那另外一份呢?
  师:(实物演示没有平均分的情况)如果用一个圆表示一个苹果,这样分,其中的一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
  师:看来,要找到二分之一,必须怎样分?(平均分)
  【评析】让学生在熟悉的实际情境中,突出“平均分”的重要性,为学习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作铺垫
(二)进一步感受,找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师:那你能找出树叶、衣服、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图形的二分之一吗?(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其它物体的二分之一吗?
  【评析】让学生自选长方形、正方形、圆中的任一图形,体现多样性与自主性,体会二分之一可以表示其他事物,感受二分之一的多样性。
(三)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1、认识四分之几。
  (1)认识四分之一。(小组合作学习)
  师:我们找到了1/2这个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比如1/3,你能说一个吗?你能用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想办法找出1/4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把学生找出的1/4贴在黑板上,并贴出三种1/4的折法)
  生:我折的是1/4,我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指着贴的图)对折两次,打开后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板书:1/4)
  (对比黑板上的三幅图)
涂色部分不一样,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四人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看来,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评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度
  (2)认识四分之几。
  师:如果在这张纸上继续涂色,你还能找出其它的分数吗?找到后在组内说说你找到是的什么分数,怎样找到的。
  (学生操作,师巡视,注意学生找的2/4、3/4、4/4等分数)
  (学生汇报)
  生1:给其中的两份涂上色,取了其中的两份,因此,我想能不能用2/4来表示呢?
  师:取其中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取其中的两份,也就是几个四分之一?用四分之几表示。(板书:2/4)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发现怎样?(生评)
  师:真了不起,小小发现家,发现了2/4,像这个同学的学习就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向他表示祝贺。(鼓掌)同学们,再认真的想一下,这个图形还可以用哪一个分数表示。(1/2)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了3/4,它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三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三。
  师:三个四分之一就是它的(四分之三)。
  生3:我发现了4/4,它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四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四。
  师:(多媒体演示,加深对4/4的理解)请看,涂了几份,谁来说一说。(学生汇报)涂了四份,就把一张纸全涂完了,这说明了什么?
【评析】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2、汇报分数,认识几分之几。
  师:还找到其它分数吗?
  生1:我发现了2/8,它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2份,就是它的八分之二。
  师:还想说吗?举起你的纸,让全班都看见,并大声地说出你找到的数。其它同学也不要闲着,当一回小老师,判断他找的数对不对。
  (学生汇报)
  3、说分数。
  师:如果不用再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如果涂了6份,就用6/8表示。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6份,如果涂了7份,就用7/16表示。如果涂了9份,就用9/16表示。……
4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分数?你认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小组交流)
5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
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勇于创造是孩子获取新知的途径,因此,本环节设计了让孩子自主创造一个不是二分之一的分数,并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办法表示自己所创造的分数,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二分之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创造,拓展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像1/2,1/4,2/4,…都是分数。(板书)
  师: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3/4)发现了吗?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师:仔细阅读课本,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
  师:真了不起,同学们有着很强的数学阅读能力,在学习数学时,读好数学课本知识,也是我们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小结:在数学上,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在写分数时,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作:四分之三。(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你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个别汇报)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1、多媒体出示图片: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学生独立完成书55页练一练的第一、二、三题,集体订正。
【评析】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3、知识拓展。
师:根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淘气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说淘气的说法对吗?
(1)因为小红吃了1/2块饼,小丽吃了1/2块饼,所以说小红和小丽吃的一样多。。
【评析】让学生联系生活举一举例子,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
活动4【活动】课堂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能用分数说说生活中的事吗?(及时评价,体验成功)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感受最深的体会——就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采用研究型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老师则只是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平等。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课,我采用的就是研究型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有道理的想法和观点,都应给与积极的肯定,鼓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展开推理和想象。
总之,通过对本课的研究,我认识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的素质需不断提高,我们教学的空间将更为广阔,只有把课前的研究、课内的教学、课后的延伸有机融合,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既直接感受知识、又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