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7 22: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温故知新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英国、美国、法国 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手段。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中央集权: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1、农奴制:农奴主占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
2、农奴与农民:农民有人身自由,而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民,但可以买卖农奴并干涉他们的生活。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答: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思考 为什么?
答: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他们 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 ②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地主在毒打农奴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经济:农奴制政治:农奴暴动原因一、俄国废除农奴制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沙皇政府如果不采取改善措施会怎样?想一想史料解读材料: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中,“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请回答:农奴暴动;农奴制改革挽救统治危机。 面对危机,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1861年(农奴制)改革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①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 客观上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性质: 作用:局限: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前提:维护地主利益。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结果看材料一: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中尽量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致使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课本118页“动脑筋”: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俄国农奴在改革后的得与失? 老:“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少:“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老人说的话,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作用。) (小孩说的话,反映了这场改革的消极作用。) 综合: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的结果,因此也都不够全面。不过,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天皇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士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农工商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日本明治维新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武


幕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明治天皇 (睦仁)二、明治维新1、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1868年 明治天皇政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巩固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允许土地买卖。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向欧美学习。图为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 下面两幅图都是日本明治的天皇,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对明治维新哪一政策
的最好体现?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P120小结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留有封建残余问题探究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改革发展,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课外拓展 在中日历史上,日本曾学习中国进行一次重要改革,中国也曾仿照日本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请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仿照日本的改革是什么?再见3、影响: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积极的:三、明治维新1868年消极的: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了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