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课件+学案+习题(打包90套)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课件+学案+习题(打包90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8 09:10:27

文档简介

5 我的童年
知识精讲
1.走近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临清人,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193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等,并留校从事印度语言及佛典研究工作。1946年回国,任教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长期致力于印度语言、文学及历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著作有:《印度简史》《天竺心影》《朗润集》《牛棚杂忆》等。
2.主题解说
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展现了旧中国贫苦百姓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3.难点攻克
作者开篇即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提示:①出生于一片混乱、一片黑暗的清朝末年,生在“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②父亲同其弟弟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后弃家出走,到济南谋生;③家境艰苦,吃奶奶给的半个白面馒头就是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④童年伙伴中有一个一字不识,另一个连姓名也不清楚的当了土匪,最终被杀掉;⑤被迫离开父母,成了心中“永久的悔”。
4.结构图解

01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溺爱(  )   椽子(  )   门楣(  )   间断(  )
dàn(  )生 教yù(  ) suǒ(  )事 不zhé(  )不扣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万象更心  新旧交替  光大门眉  龙肝凤髓
一丝不挂  不见不散  不依为然  习以为长
错别字
改正
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乡下人一提到它(朝廷),好像都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那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大革命”中间,我曾想到:如果叔父不把我从故乡接到济南的话,我总能过
一个浑浑噩噩但却舒舒服服的日子,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身上踏上一千只
脚还要永世不得翻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雅安中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可以让人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
乐,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精神力量。
B.“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雅安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灾后文化重建工作,对一些
具有历史价值的地方旧志书进行了整理、点校、翻译。
C.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呢?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
文化更具有积极意义。
D.震惊整个中国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后,中央电视台以凌晨头条报道公开了
习主席要求从这次灾难中“深刻吸取教训,强化维护公共安全措施,确保人民生命
安全”的指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季羡林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录,作者不仅回忆了自己充满苦难的童年生活,
而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
B.本文的纲领句是文章开头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
灰黄”。
C.季羡林虽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本文的语言却朴实无华,如同村野老人诉说家
常。
D.从本文获得的人生启示是:生活中应多一些苦难,因为苦难是人生的垫脚石。
老师组织了以“难忘童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配合语文老师完成下列
任务。
(1)请围绕“难忘童年”这一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要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中学过和大家搜集到的有关“童年”
的好文章编辑成了一本合集,并命名为《童年梦痕》。请你为《童年梦痕》写一则
100字左右的“介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类文阅读
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于谦
①说到童年,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都说这些能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可我一点都没有看出来。那些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的孩子不单智力没见开发,反而越玩越傻,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我小时候的生活,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
②记得我八九岁时,院儿里有个大哥哥迷上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到家后,拿盆放水,收拾工具,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则忙着择葱、切姜、剥蒜、点火,一边忙活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钓鱼的过程。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老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家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而在当时我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
③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要买。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缝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④【A】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成鱼饵。在自行车上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玉渊潭公园有离家最近的水面,骑车大概要一小时。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车骑得飞快,来到湖边。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B】哪儿管什么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铅坠重了,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说也奇怪,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越是棒槌越和牌——别看不会钓,扔下去鱼就吃食儿,抬起竿儿就有鱼。不管是窜钉儿、麦穗儿还是小虎头儿,一竿儿一条,虽然个儿都不大,但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收获颇丰,不到半小时,把我忙活了一脑门子汗。
⑤正忙得不可开交,就听得身后坡上有人喊我,转身看时,一个男的,四十多岁,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朝我招手。没看我这儿正上鱼吗!我不情愿地放下鱼竿,走上坡岸一问才知道,来人是公园管理处的,我被告知这地方不是公园的钓鱼区,严禁钓鱼,违者罚款。我傻眼了,谁知道还分钓鱼区和非钓鱼区呀!到这时我才看到岸旁立着“严禁钓鱼”的牌子,无奈只得拉下脸来跟他对付。求爷爷告奶奶,好话说了一箩筐,他看我是个孩子的份儿上,破鱼竿也没有什么没收的必要,最后的处理结果还真不错——竿儿撅折了,鱼也放了,最可乐的是他撅竿儿的时候让鱼钩把自己的手狠狠地钩了一个大口子!该!谁让你撅我竿儿来着!可能是他也觉得这事儿弄到这份儿上挺没劲的,撅完竿儿看都没看我一眼,蹬上自行车回家上药去了。
⑥说实话,撅竿儿、放鱼,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那竿儿虽说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那鱼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养也不能吃,还能看着它们死吗?所以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最关键的是我把它们钓上来了,这个体验是最重要的,这个全新的感觉是最让我兴奋的。我高高兴兴地骑车回家了,很长时间都在回味着钓到鱼那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着诱惑,妙不可言。从此,我的爱好中多了钓鱼这一项。
⑦回想我的童年时代,孩子们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从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妙与欢乐。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童趣。
(节选自中信出版社《玩儿》一书,有删改)
7.为什么作者认为“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描写了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分享侉炖鱼的温馨场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按指定角度对第④段画线的A、B两句进行赏析。
句子
角度
赏析
A
动词选用
B
短句运用
竿儿被撅了,鱼也被放了,却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从中你悟出了怎
样的人生真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智慧背囊
优秀作文片段集锦
孤独是一册束于高阁的书,是一幅深埋于记忆的画;孤独是高楼深院清秋下直立的梧桐树,是千山绝鸟已经无人时,独钓寒江雪的孤舟;孤独也是在滚滚人流中,抽身而去的毅然和清醒。
孤独有各种各样的。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文化孤独;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一种情感孤独;苏东坡的“我生孤僻本无邪,老病年来益自珍”是一种心理性格的孤独;而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表达的是一种思想精神的孤独。
孤独是这样一杯茶,猛喝一口,很苦,很多人咂咂嘴,苦着脸皱着眉走开了,只剩下少数人停下,慢慢地饮,饮着饮着,就在这苦涩中品出些甘味来。
(德阳考生 《宁静的孤独》)
“人,是从苦难中滋长起来的。”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他告诉我们:苦难也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养料。
我们许多人都把财富、幸福、机遇等当成人生最为重要的养料,这种看法似乎有理,然而人生怎么可能如此圆满顺利,更何况美好的境遇往往是幻化美景,黄粱一梦。身处其中,极易自我满足,丧失动力。正所谓“从来纨绔少伟男”。缺少了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这正如小苗的成长,生活在温室的容枯萎,经历风吹雨打的反而生机勃勃。
古往今来,多少伟人就是在苦难的滋养下走向成功,铸就辉煌的。卧薪尝胆滋养出勾践不屈的意志,助他终有一日报仇雪恨;宫刑的羞辱滋养出司马迁执着的信念,助他完成巨著《史记》;身体的残疾滋养出海伦·凯勒顽强的毅力,助她成就令人惊叹的奇迹;残酷的迫害滋养出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助他开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他们而言,若是少了这些苦难,就少了勇气,少了豁达,少了决心,少了成功必需的种种要素。那么人生绝不会如此精彩,历史绝不会留下永恒的记忆。缺少阳光雨露,没有肥料养分,更不必谈修剪移接的呵护,他们的成功之花在贫瘠的土地上,在雨打风吹中傲然绽放,最好的养料便是苦难。
(乐山考生 《苦难也是一种养料》)
【参考答案】
1.nì chuán méi jiàn 诞 谕 琐 折
2.错别字,心,眉,依,长
改正,新,楣,以,常
3. (1)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2)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3)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4)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4. A(解析:B项词语并列不当,整理已经包括点校、翻译等,原句可删去“点校、翻译”。
C项属于成分残缺,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应在“对”之前加上指示代词“这”。D项属于
句式杂糅和语序不当的错误,应删去“以”字,同时将“报道公开”改为“公开报道”。) 
5. D(解析:从本文获得的人生启示是:应正确面对人生的苦难。) 
6. (1)示例:讲述童年趣事;童年照片展示;观看儿童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2)示例:童年
的记忆就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童年的时光总是特别美好,童年的游戏永远难忘,童
年的歌声多么动听, 童年的生活最最幸福,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难忘童年”,一同去回
味那有趣的童年生活。(3)示例: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名家笔下的童年是
怎样的呢?请阅读《童年梦痕》吧,莫顿·亨特会带你到野外去探险,迈出人生旅途的第
一步;沈复会给你讲许多“物外之趣”;流沙河、玛丽·居里会帮你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
坚定的信念;孔子会教授你求知的态度和学习方法……读罢此集,定会勾起你许多童年的
记忆。 
7. 示例:因为在作者的童年时代,孩子们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从中体验到生 活
的美妙与欢乐。生活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童趣。 
8. 示例:交代“我”迷上钓鱼的原因;展示了“我”童年生活中的人情之美,体现了“我”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为下文写“我”学钓鱼做铺垫(埋下伏笔);反衬出这种温馨和谐的邻里关系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所缺失的。 
9. A.选用“和”“倒”“滴”“做”等动词,具体准确地写出制作鱼饵的过程,表现了“我”对钓鱼这件事的浓厚兴趣。B.运用轻快活泼的短句,表现了“我”钓鱼的急切心情。 10. 示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钓胜于鱼;在尝试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2我的母亲
知识精讲
1.走近作者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人。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2.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在母亲言传身教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兼慈爱和严厉于一身,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3.难点攻克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提示一: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提示二: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让“我”铭记永久,而且对“我”影响巨大。
提示三: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4.结构图解

5.拓展延伸
名人谈母爱
①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②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③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④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  )   庶祖母(  )   眼翳病(  )
穈先生(  ) 佃户(  ) 吹笙(  )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野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下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下列各句的句意。
(1)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    )
(2)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
明白。(    )
4.(广安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烈,也会淹死庄稼。
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C.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D.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5.(江西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6.请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温暖着赤子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秋天的金黄,展现着丰收的喜悦。
7.随着大型亲子体验式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家庭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班同学希望抓住这一契机,在本周的家长会中,就家庭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请你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任务。
(1)我班同学在学校中进行了相关调查。请根据下面的调查结果和采访记录,概括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
家长会参加人员统计图
   学生作文写作内容统计图
【采访记录】
某同学:因为爸爸平时加班应酬多,所以我生病的时候,都是妈妈带我去看病。遇到困难,我首先会想到找妈妈帮我解决。
班主任老师:我们班里平时与父亲接触较少的孩子,大多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比如不善与人交往,在竞赛活动中显得胆小、畏缩,体育锻炼中也不积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准备在板报上写两句寄语表达对父母的情感。请根据下面同学搜集到的歌词,将寄语补写完整。(要求:两句话句式一致,字数相同)
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
——《爸爸去哪儿》主题歌歌词节选
是你创造了这个家,然后又创造了我。是你拉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我亲爱的爸爸,你是我最崇敬的人;我慈祥的爸爸,你是我未来的偶像。
——《父亲和我》歌词节选
寄语:母亲给了我血肉,哺育我成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课内精读
阅读“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完成下面的题目。
8.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中考链接
(杭州中考)
继 父
张亚凌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
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会用干净点的手背蹭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就心里甜了。
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回家喽——”。
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是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啥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
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
“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
“再能顶个屁,还不是在人家地里不下种光流汗?不就是不掏钱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那么撅着屁股卖命地干。
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更有甚者给他说话直接带味儿。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硬拉扯到那事上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工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
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欺生。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他上门的,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日子能过前去?给他们姓李的养活娃娃,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来往了!
他倒给母亲和起脾气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给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哩,孙子抱完了,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带,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作的身影!
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他?
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他特喜欢吃的茴香味儿的干馍片?
爸,您胃疼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
……
倘若他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可是爱一直是单向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他多少?!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也没说起过生父。我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
(本文有删改)
12.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
(1)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
来指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写作创新
16.一个母亲在怀孕时在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中说:“即使有一天我离开了人世,我的魂魄依然围绕在你的身边,春天我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你脸颊的阳光,夏天我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我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我就会变成雪花……”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把这种感受写成小诗,送给你的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ōu shù yì méi diàn shēnɡ 
2.(1)孩子们淘气、顽皮、好动,在游戏中好冒险。(2)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3.(1)指桑骂槐 (2)心照不宣
4.D(解析:A项中“太阳”和“雨水”是两个并列的句子,它们之间应用分号;B项
“不知道”为否定性的陈述句,句末问号应改为句号;C项诗句为间接引用,间接引用
时应将后引号前的句号删去。) 
5.A(解析:B项“突然”和“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C项 “叙述”后面没
有宾语,应改为“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故事”;D项“过于”
与“溺爱”前后重复啰嗦,应删去“过于”。) 
6.示例:母爱是尽职的卫士 保护着幼小的生命 母爱是春天的细雨 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7.(1)①父亲承担教育责任不够,②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影响不足,③这些不利于孩子健康
成长。(2)示例一:父亲给了我骨骼,教会我坚强;示例二:父亲给了我勇气,引领我前 进。 
8.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 
9.此题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如: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
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些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0.“舔”是细节描写,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挚爱深情,流露
出我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与爱戴。 
11.提示:评价可见仁见智,积极面消极面均可。可正面肯定母亲的教子之严,简述理由;
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母亲教子过于严厉,尤其是体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12.结构上,开头点题,引出下文对继父的怀念;结尾呼应开头,点明主旨。 内容上,强
调继父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表达对继父的爱戴、怀念之情。 
13.(1) “柔柔软软”写出了继父瞅着“我”时的满足与幸福的心理。(2) “抹眼泪”写出了
母亲感动、感激和内疚的心理。 
14.“继父”只表明他的身份,如果用“继父”指称,有距离感,所以用“他”指称继父;
以“爸、您”指称,更能直接抒发对继父的深厚情感。 
15.从继父下班后就去摆摊、直到去世前还在摆摊,他会修理各种电器,常帮助别人,可以
看出继父是一个勤劳、能干、热心的人;从继父把糖让给我吃,把母亲夹给他的菜夹给我
们,为了攒钱养活一家人,从不吸烟喝酒,一年四季穿旧衣服,可以看出继父是一个关爱
孩子、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从继父不仅能忍受邻里街坊的风言风语以及爷爷奶奶的脸色,
还劝母亲不要计较,可以看出继父是一个宽容大量和好脾气的人。
16.【例文】大声喊出“我爱你”
大树向着小鸟微笑,
用笑说出了“我爱你”;
小鸟对着云儿唱歌,
用歌唱出了“我爱你”;
白云用舞姿向我招手,
用手画出了“我爱你”;
我扑向了妈妈的怀里,
对妈妈大声地喊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