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3课时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第3课时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6-06 21:37:34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基础达标
一、黄河的概况及贡献
   跨学科  音乐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摘选自《黄河颂》)据此完成1~2题。
1.在《黄河颂》歌词中写到“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这里的“高山之巅”“奔向东南”分别指(D)
A.唐古拉山脉;东海
B.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
C.阿尔泰山脉;北冰洋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2.在《黄河颂》歌词中写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由此判断黄河流域    资源丰富,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C)
A.煤炭;山西和陕西
B.水;下游
C.水能;上游
D.森林;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图,完成3~4题。
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有(D)
①河流航运价值高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森林资源丰富 ④文化根基深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位于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气候干旱,却成为我国著名的“米粮川”,其主要原因有(C)
①水运便利 ②水源丰富 ③地势平坦 ④全年高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黄河入海蕴奇观,百鸟翔游水云间,红毯迎宾画漫卷,芦花飞雪落九天”是黄河入海口的生动写照(如图),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黄河经过治理,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读图,完成5~7题。
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
5.黄河入海口位于(C)
A.豫   B.冀   C.鲁   D.秦
6.曾经的黄河入海,被称为“黄龙入海”,这说明了黄河(C)
A.汛期长   B.流量大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7.下列属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C)
①植树种草 ②生物多样性保护 ③排放生活用水 ④建设监测体系 ⑤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能力提升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黄河流域的生物种类丰富。其中黄河鲤鱼是衡量黄河生态质量的标志之一。2024 年 4 月 1日,为切实维护黄河休禁渔期秩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黄九省(自治区)同步开展2024 年黄河休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如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黄河含沙量大时,鲤鱼逆流而上产卵受阻,所以我们把鲤鱼作为衡量黄河生态质量的标志之一。鲤鱼最易产卵受阻的河段是(B)
A.源头—河口段  
B.河口—桃花峪段
C.桃花峪—入海口段  
D.河套平原段
9.黄河流域九省(自治区)同步开展黄河休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的意义有(B)
①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为农田提供充足的养料 ③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④保护黄河生态环境 ⑤加快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0. 生态保护  黄河安澜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黄河,某校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的探究。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及A地的气候资料图。
探究一:黄河之源头
(1)惊叹于黄河的恢宏气势,李白吟诵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诗篇。诗句中“天上”指的是黄河发源于 青藏高原 (填地形区)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黄河 自西向东 (填流向)最终注入我国渤海。
探究二:黄河之恩泽
(2)据图可知,A地 宁夏 平原降水稀少,却成为稻花飘香的“塞上江南”,请你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引用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
(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并在图中B、C两处建有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说明这两处能够建设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的原因。
参考答案: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探究三:黄河之忧患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请说出其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流量不断增加,含沙量急剧上升。
探究四:黄河之治理
(5)沿黄各省级行政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在治理中改善显著。开发黄河、治理水患,在不同河段的侧重点不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治理黄河中游和下游河段分别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修挡土坝;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第3课时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基础达标
一、黄河的概况及贡献
   跨学科  音乐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摘选自《黄河颂》)据此完成1~2题。
1.在《黄河颂》歌词中写到“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这里的“高山之巅”“奔向东南”分别指( )
A.唐古拉山脉;东海
B.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
C.阿尔泰山脉;北冰洋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2.在《黄河颂》歌词中写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由此判断黄河流域 资源丰富,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煤炭;山西和陕西
B.水;下游
C.水能;上游
D.森林;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图,完成3~4题。
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有( )
①河流航运价值高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森林资源丰富 ④文化根基深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位于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气候干旱,却成为我国著名的“米粮川”,其主要原因有( )
①水运便利 ②水源丰富 ③地势平坦 ④全年高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黄河入海蕴奇观,百鸟翔游水云间,红毯迎宾画漫卷,芦花飞雪落九天”是黄河入海口的生动写照(如图),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黄河经过治理,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读图,完成5~7题。
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
5.黄河入海口位于( )
A.豫   B.冀   C.鲁   D.秦
6.曾经的黄河入海,被称为“黄龙入海”,这说明了黄河( )
A.汛期长   B.流量大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7.下列属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 )
①植树种草 ②生物多样性保护 ③排放生活用水 ④建设监测体系 ⑤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能力提升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黄河流域的生物种类丰富。其中黄河鲤鱼是衡量黄河生态质量的标志之一。2024 年 4 月 1日,为切实维护黄河休禁渔期秩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黄九省(自治区)同步开展2024 年黄河休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如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黄河含沙量大时,鲤鱼逆流而上产卵受阻,所以我们把鲤鱼作为衡量黄河生态质量的标志之一。鲤鱼最易产卵受阻的河段是( )
A.源头—河口段  
B.河口—桃花峪段
C.桃花峪—入海口段  
D.河套平原段
9.黄河流域九省(自治区)同步开展黄河休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的意义有( )
①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为农田提供充足的养料 ③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④保护黄河生态环境 ⑤加快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0. 生态保护  黄河安澜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黄河,某校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的探究。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及A地的气候资料图。
探究一:黄河之源头
(1)惊叹于黄河的恢宏气势,李白吟诵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诗篇。诗句中“天上”指的是黄河发源于 (填地形区)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黄河 (填流向)最终注入我国渤海。
探究二:黄河之恩泽
(2)据图可知,A地 平原降水稀少,却成为稻花飘香的“塞上江南”,请你说明其原因。
(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并在图中B、C两处建有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说明这两处能够建设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的原因。
参考答案: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探究三:黄河之忧患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请说出其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探究四:黄河之治理
(5)沿黄各省级行政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在治理中改善显著。开发黄河、治理水患,在不同河段的侧重点不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治理黄河中游和下游河段分别采取的措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