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古代诗歌四首制作人:蔡励菁观沧海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汉乐府诗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拓展练习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并点题,非常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全是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王?湾 文学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散曲戏剧小令套数(唐)(宋)(元)唐诗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韵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次北固山下 王湾(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解题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诗意散译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江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舟”行驶在绿水之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人在它乡,漂泊异地,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首联:借景点题说明漂泊他乡---------------思乡2.颔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放,你感觉如何?
宽阔豪放的情感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3.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4.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直接表达感情,同时呼应上文 ,使全文笼罩一层思乡情绪.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唐代大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其诗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白牡丹》、《问刘十九》、《宫词》等。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游览钱塘湖(即西湖)而写的。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沙堤,绿杨阴里白沙堤。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联:行经孤山寺的北面和贾公亭的西面时,看到春水初生,略与堤平,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颔联:莺是春的歌手,几只早莺都争着飞到几棵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谁家的新燕已开始衔泥筑巢。颈联: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最爱看西湖东面景色,因为看不够我流连忘返在白堤绿色的柳林荫处。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类,属动物;花草属植物。首句点春游起点,二句写湖上风光,用欢快的禽事写出早春的一派生机,借助花草这两样春的使者告诉人们:姹紫嫣红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结尾直抒胸臆,让人流连忘返。思考回答:1、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初春的景色?
2、哪句诗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水平、云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湖东、白堤春光明媚流连忘返拓展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导入新课 请从黑板上的词语中任选三个造句,要求造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现在开始练习,时间2分钟。????????、
流水??老树??人家???枯藤???小桥??昏鸦???
在流水潺潺的村落里,一座小桥旁有一户炊烟缕缕的人家中有一棵老树,上面爬满了枯藤,一只昏鸦在树上不停的鸣叫着。元曲基本知识 元曲又称“蕃曲”、“胡乐”,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
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曲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元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晚年号“东篱”,《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马致远因为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解题 天净沙
秋思----秋的思念 ,题目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注释:(1)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
(2)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赏析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