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成绩延迟考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秦代将“为不善”一词用作法律术语,将“不孝”“不道”“禽兽行”等罪着重惩罚,统治者表彰忠孝、慈爱的个人与家庭,对于“孤寡贫困老弱独转”者加以照顾。这些举措( )
A.瓦解了血缘宗法制 B.根源于儒家伦理的影响
C.旨在巩固统治秩序 D.反映了统治思想的转变
2.东汉初年,军国大事、典要机密等实权转归尚书台,三公不仅不得预闻选举诛贫,甚至弹劾近臣都会遭到尚书的质问;刘秀称帝后,“位三公者,皆不复有茅土之封”。这反映出,东汉初年( )
A.封建官僚体系完备 B.中枢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决策机构臃肿 D.君主专制权威强化
3.魏晋时期,士人的品状评定之后,如有错误,或者时间久了,士人的思想言行有了变化,经查明确切,即予更改,称“清定”,一般三年普查“清定”一次。“清定”制度的实施( )
A.保障了考试选才的公平性 B.加强了对官员行为的监察
C.使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D.有助于巩固九品中正制度
4.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残卷所载的均田户受田情况。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社会管控更加严格 B.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C.土地兼并日益剧烈 D.赋役改革迫在眉睫
5.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 )
A.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
C.开始走向闭关自守 D.对世界形势有清晰认识
6.1913年3月,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后,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制造震惊中外的“宋教仁案”。1914年袁世凯发布《中华民国约法》,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变责任内阁制为总统负责制。1916年12月袁世凯最终背叛革命,宣布废止共和。这体现出( )
A.资产阶级各派别达成了妥协 B.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具有曲折性
C.社会转型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D.辛亥革命推动了历史的新旧递嬗
7.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也相继出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多部法律。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针对西南民族问题采取了“派下去”和“请上来”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派遣民族访问团深入西南民族地区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对少数民族的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组织少数民族国庆参观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庆祝活动。这些举措有助于( )
A.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推动民族区域的基层自治 D.贯彻“三个离不开”的原则
9.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多达236个,仅1978年到1988年就签署、生效了122个。至今,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既涉及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以及某些国际组织章程的建立等。这体现出中国( )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B.极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改革
C.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外交政策在曲折中趋向成熟
10.下表所示为2019—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规模情况。这一状况
A.促使劳动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B.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C.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表明大国竞争实质是高新科技竞争
11.公元前139年,罗马公民大会不顾贵族的反对,通过了在立法、审判等方面实行匿名投票的决议;公元前133年,公民大会罢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奥克塔维乌斯的保民官职务。这说明当时罗马( )
A.通过加强专制保障民主 B.元老院的权力受到限制
C.公民大会拥有重要权力 D.民主运作程序遭到破坏
1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生效,使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得以调整,使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批城邦国家取得了独立,使荷兰与瑞士成为主权国家,使新教国家脱离了教皇的霸权。这表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A.彻底结束了国家间的混战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维护欧洲封建制度的体系 D.促进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
13.美国建国后,长期实行“政治恩惠制”,即由竞选取胜的总统,把政府职位作为对其竞选支持合作者的一种恩赐而分配给他们。1883年,美国通过法律,决定设立文官委员会,建立考试制度,并确立了功绩制原则。这一变化( )
A.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削弱了政党政治的影响
C.促进了国家管理水平的提升 D.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14.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实施后,为使民众理解、掌握法典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法国民法学界编纂了众多关于民法典的解说和注释书,对成文法典进行逻辑的、详尽的、系统的文本解读、阐释,以此为起点欧洲的法典化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反映出大陆法系( )
A.遵循判例成为基本原则 B.比较重视法律文本的解释
C.法律解释主导立法大权 D.坚持司法中心主义的原则
15.从1847年开始,英国各工业区相继出现了为女工开办的夜校,夜校的课程有阅读、写作、算术缝纫等,学费低廉,深受女工们的欢迎。此外,女工们还利用闲暇时间去酒吧、俱乐部和剧院等娱乐场所游玩。这些现象说明( )
A.技术发展影响妇女角色变化 B.工业革命改变了阶级结构
C.妇女对社会的贡献大于男性 D.社会分工的界限开始模糊
16.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贫穷落后的城乡社区施行“社区企业家项目”,依靠与鼓励贫困社区所驻地的中小企业参与改造贫穷社区和“城中村”,其目的不只是解决废弃旧房的维修与重建问题,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对贫民区进行综合治理。据此判断,该项目的实施( )
A.弥补了政府对社区管理的不足 B.秉持着济贫互助的理念
C.使社区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 D.意在稳定社区周边秩序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伦敦竹枝词
手把花枝唱竹枝,竹枝新谱夜郎词。故人万里如相忆,夜夜中华梦到时。十丈宽衢百尺楼,并无城廓巩金瓯。但知地上繁华甚,更有飞车地底游。黄雾迷漫杂黑烟,满城难得见青天。最怜九月重阳后,一直昏昏到过年。五十年前一美人,居然在位号魁明[1]。教堂高坐称朝贺,赢得编氓[2]跪唪经。健儿负弩为前驱,八马朱轮被绣襦。夷狄不知尊体统,万民夹道尽欢呼。
古来印度号西天,佛法于今亦可怜。惭愧称王数十载,尚叨女主赐华筵。国政全凭议院施,君王行事不便宜[3]。党分工保相攻击,绝似纷争蜀洛时。短衣脱帽谒朝中,无复山呼但鞠躬。露膝更无臣子礼,何妨裸体入王宫。……
(注:[1]魁阴,即“queen”,指女王:[2]编氓,指平民:[3]不便宜,指权力受约束。)
——晚清一位署名为“局中门外汉”的中国人亲历英国伦敦时所写,时值188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典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80年代英国政治、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伦敦竹枝词作者的思想观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尽管如此,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
——摘编自周铁涛《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
材料二 抗战前的中国乡村,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乡村治理与世俗的政治权力相结合,构成了乡村社会的基本政治秩序。1941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建立起县、区、乡各级农抗会或农教会,青年、妇女、职工各种抗敌协会也陆续建立,这些团体取代了过去地主士绅的地位,团结领导群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在陕甘宁边区.“党经过政权、军队及各种民众团体的联带作用,与边区人民特别是与工农劳动大众密切联系起来”,到1942年,敌后根据地开始建立“抗日人民代表会议的市乡民主制度”,在淮北的7个县参议会共计议员458人中,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民17人,其他39人。由此,集“官授权力、地主、士绅、家长”于一体的传统乡村权威被取代。
——摘编自杨丹伟《抗日战争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乡规民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建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治理调整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的形式承认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使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随着欧洲的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也过渡到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摘编自《大国货币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一落千丈,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镑被迫让出世界首席货币的位置。凭借着美国强大的黄金储备和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美元成为世界主要的结算货币,即美元与黄金保持可兑换性,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间维持一定的汇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与美国的帝国霸权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使得美元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进行国际剥削和财富掠夺,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
——摘编自邱海平《资本积累逻辑下的美元与新帝国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镑取代黄金称霸世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货币新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的观点。
20.【世界物种交流】
材料 火鸡原产于美洲,15世纪末输入欧洲。现在,火鸡已经是欧美许多国家很普通的一种肉食,在感恩节和圣诞节,火鸡更是必不可少的食品。
时间 概况
1499年 西班牙人彼德罗在委内瑞拉的库马海岸见到印第安人饲养的火鸡,并于第二年把它带回欧洲,圈养在公园里作为观赏禽鸟,称之为珍珠鸡
1511年 西班牙帕修甫主教指示从新大陆返航的每艘船只必须带回10只火鸡,其中雌雄鸡各半
1523年 西班牙人从墨西哥运回大量的火鸡
1600年前后 英国移民把欧洲人饲养的火鸡品种引进美国和加拿大
——摘编自佟屏亚、赵国磐《畜禽史话》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物种交流”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谨)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A
6.B
7.B
8.B
9.A
10.C
11.C
12.D
13.C
14.B
15.A
16.A
17.(1)政治: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成为虚君元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政党政治趋于完善。
经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之一;对外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工业化引发环境污染。
(2)作者仍然具有传统的天朝上国(夷狄)的观念;秉持君主专制思想,对当时英国的政体持歧视态度;保持了传统的礼教思想,等级观念、性别歧视严重;具有浓厚的故乡情感和爱国情感;但对英国的近代化事物表出心理上的冲击。
18.(1)特点:以国法的形式颁布;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由地方精英主持;以维护纲常伦理为目的;内容沿袭传统。
目的:保证赋役征发,维护社会稳定。
(2)意义:瓦解了传统的乡村宗法秩序;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党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为基层社会治理积累了经验。
19.(1)原因:世界主要国家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和贸易的中心;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镑在世界货币中稳定且信用较高。
(2)新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评述: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也为美国推行经济霸权,进行国际剥削和财富掠夺提供有利条件。
20.示例:
论题: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阐述: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伴随着殖民扩张和人口迁移,动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大转移。美洲的火鸡、烟草、玉米、马铃薯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亚的牛、羊、小麦等传播到美洲。
物种转移改变了世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和人文地理格局,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社会生活;高产作物的全球范围内转移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物种交流还加强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同时也加速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总之,物种交流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我们应辩证看待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