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5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测试数学试题卷(二模)
1.(2025·婺城模拟)四个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为原点,其中是负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判断数轴上未知数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知:点d在原点的左侧,另外三个在原点的右侧,因此在这四个数中,负数的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为负数进行解答即可.
2.(2025·婺城模拟)在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三视图都是圆的是( )
A.立方体 B.球 C.圆柱 D.圆锥
【答案】B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根据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可知,三视图都是圆的是球,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进行判断即可.
3.(2025·婺城模拟)国家统计局2025年4月16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31870000000000元,将数31870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31870000000000=3.187×1013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4.(2025·婺城模拟)2025年1月1日金华市四个景点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该天温差最大的景点是( )
景点 诸葛八卦村 永康方岩 金华双龙洞 磐安百丈潭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A.诸葛八卦村 B.永康方岩 C.金华双龙洞 D.磐安百丈潭
【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诸葛八卦村的温差为13-(-2)=15℃,
永康方岩的温差为16-2=14℃,
金华双龙洞的温差为14-0=14℃,
磐安百丈潭的温差为12-(-1)=13℃,
∵13<14<15,
∴该天温差最大的景点是诸葛八卦村,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求出四个景点的温差,再比较即可判断求解.
5.(2025·婺城模拟)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出现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所得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6个面,点数为偶数的面有3个,据此即可求解.
6.(2025·婺城模拟)如图,AB切于点B,OA交于点,点在上,连结,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B,
由圆周角定理得:∠AOB=2∠D=2×25°=50°,
∵AB切⊙O于点B,
∴OB⊥LAB,
∴∠ABO =90°,
∴∠A=90°-∠AOB=90°-50°=40°,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OB,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B,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ABO=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7.(2025·婺城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为,平移线段AB,点,的对应点分别为,已知,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A(2,4)平移后得到A'的坐标为(0,5),
∴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
∴B(8,8)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8-2,8+1),即点B'的坐标为(6,9),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A点的坐标及其对应点A'的坐标可得线段AB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
8.(2025·婺城模拟)如图,面积为的正方形ABCD是由正方形EFGH和四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组成,其中,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设AE=x,由BE=2AE=2x,
∵AB=BC=CD,∠AEB=90°,CG=DH,∠BCG=∠CDH.
∴△AEB △CGD(SAS)
∴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E2+BE2=5x2=S,
∵△BCG △CDH(SAS),.
∴,
∴阴影部分面积为
故答案为:B.
【分析】设AE=x,由BE=2AE=2x,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E2+BE2=5x2=S,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9.(2025·婺城模拟)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D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当A(x1,y1),B(x2,y2)两点都在第四象限时,满足x1+x2>0,此时y1<0,y2<0,不满足y1+ y2>0,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当A(x1,y1),B(x2,y2)两点不在同一象限时,若x1+x2>0,则y1+y2<0不一定成立,例如x1=-1,x2=2时,则有y1=-k,,则y1+y2>0,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若x1·x2>0,那么A(x1,y1),B(x2,y2)在同一象限,而x1< x2,故y1< y2,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若x1·x2<0,那么A(x1,y1),B(x2,y2)不在同一象限,而x10>y2,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两个点都在第四象限时,两个点纵坐标都是负数,不管横坐标的大小如何,纵坐标的和都小于0,当x1=-1上,则x2=2时,则有y1=-k,,则y1+y2>0,据此可判断A、B;根据增减性和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可判断C、D.
10.(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点为BC中点,于点,已知.当x,y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值不变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连接OE,如图所示:
由条件可知AB=CD=5,,AO=CO,AD=BC=y,AD//BC,,
∵E为BC的中点,O为BD的中点,
∴OE//CD,,
∴△OPE∽△CPD,
∴
∴,,
∵DE⊥AC,
∴∠OPE=∠EPC=∠CPD=∠OPD=90°,
根据勾股定理得:,
PC2+PD2=52,,
∴,PC2+PD2=25,,
∴,,
∴,
∴x2+y2=5PC2+5PD2=5×25=125,
∴x2+y2为定值.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OE,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5,,AO=CO,AD=BC=y,AD//BC,根据中位线性质得出OE//CD,,证明△OPE∽△CPD,得出,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11.(2025·婺城模拟)因式分解: .
【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a2-9=(a+3)(a-3)。
故答案为:(a+3)(a-3)。
【分析】由平方差公式:a2-b2=(a+b)(a-b)可得。
12.(2025·婺城模拟)若,则 .
【答案】3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
故答案为:3.
【分析】先将化为,再代入求值即可.
13.(2025·婺城模拟)如图是甲、乙两人5次投篮成绩统计图(每人每次投球10个),若甲、乙5次成绩的方差分别为,则 (填">"="或"<“)
【答案】<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的平均成绩为,
,
乙的平均成绩为,
∴
故答案为:<.
【分析】先分别求出甲、乙的平均数和方差,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结论.
14.(2025·婺城模拟)待定系数法是确定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也可用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锂是新能源时代的核心战略金属,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y为常数,则的值为 .
【答案】4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得到2y=x+2,再由锂原子的个数相等得到x=y可列方程组为:,
解得,
∴x+y=2+2=4,
故答案为:4.
【分析】利用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的原理,通过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求解x和y的值.
15.(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半径为4的扇形AOB中,,点为OB中点,作交OA于点,则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答案】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弧长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条件可知OA=OB=4,
∵∠AOB=45°
∴
∵点P为OB中点,
∴,
由条件可得△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QP=OP=2,
∴,
∴,
∴阴影部分的周长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弧长公式可得,又由△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即得,进而求出周长即可.
16.(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ABCD绕点顺时针旋转,旋转得矩形,继续旋转使得点的对应点落在上,连结,则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旋转的性质;四点共圆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BC=AD,∠BAD=90°,
∵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旋转90°得矩形A1B1C1D1,继续旋转使得点B的对应点B2落在B1D1上,
∴AB=AB1=AB2,∠B1AD1=90°,AD1=AD,
∴点B、B1、B2在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上,
∴,
∵AB=AB1=AB2,
∴,
∠ABB2=∠AB2A,
∵∠B1AD1+∠BAD=180°,
∴B、A、D1在同一直线上,
∵∠B2BD1+∠B2D1B=∠B1B2B=45°,
∠B1BB2+∠B2BA=∠B2BA=45°,
∴∠B1BB2=∠B2D1B,
∵AB:BC=3:4,
∴设AB1=AB=3x,则AD=AD1=BC=4x,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BC=AD,∠BAD=90°,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AB1=AB2,∠B1AD1= 90°,AD1=AD,证明点B、B1、B2在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上,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证明,设AB1=AB=3x,则AD=AD1=BC=4x,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17.(2025·婺城模拟)计算:
【答案】解:原式=
=1
【知识点】负整数指数幂;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先判断绝对值内部的值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取相反数;将负指数转化为对应的倒数;将根号内数分解质因数,提取完全平方数;最后将化简后的各项合并计算.
18.(2025·婺城模拟)下面是小亮解不等式的过程:
解:去分母,得①
移项,得②
合并同类项,得③
系数化为1,得④
小亮的解答过程从哪一步开始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答案】解:∵4x从不等号的右边移到不等号的左边需要变号,小明没有变号,
∴小明的解答过程从第②步开始出现错误,
3x+12-x+2>4+2
3x-x-4x>2-2-12,
-2x>-12,
x<6.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系数化为1需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需要改变.
19.(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中,,点是BC的中点,点在BD上,连结.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由条件可知∠C=∠B=40°,
∴∠BAC=180°-40°-40°=100°,
∵点D是BC的中点,
∴,
∵AE=BE,
∴∠BAE=∠B=40°,
∴∠DAE=∠BAD-∠BAE=10°
(2)解:由条件可知∠CAE=∠CEA,
根据解析(1)可知:∠B=∠BAE,∠B=∠C,
∴∠CAE=∠CEA=∠B+∠BAE=2∠B,
∴∠BAC+∠B+∠C
=∠BAE+∠CAE+∠B+∠C
=5∠B,
∵∠BAC+∠B+∠C=180°,
∴5∠B=180°,
解得:∠B=36°.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B=40°,根据三线合一求出,根据AE=BE,求出∠BAE=∠B=40°,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CA=CE,得出∠CAE=∠CEA,根据解析(1)可知:∠B=∠BAE,∠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5∠B=180°,即可求出结果.
20.(2025·婺城模拟)国际上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计算公式为(表示体重,单位:千克;表示身高,单位:米).其中BMI与胖瘦程度见下表.
BMI的范围 BMI BMI
健康类型 体重过低 正常 超重 肥胖
某数学学习小组为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开展了相关调查活动.
(1)【设计调查方式】
有下列选取样本的方式:①随机调查全校的60名同学的身高体重;②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女同学的身高体重;③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其中最合理的方式是 (填写序号).
(2)【数据收集与整理】
该小组同学计算并整理了60名同学的BMI值,制作了相应的频率表如下:
BMI的范围
人数 3 6 9
频率 0.05 0.15
求表中的值.
(3)【数据应用】
若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同学,根据(2)中的数据估算该校九年级健康类型为正常的人数.
【答案】(1)③
(2)解:a=60-3-6-9=42(人)
(3)解:500×0.7=350名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1)解:①随机调查全校的60名同学的身高体重,包含全校学生,可能包含非九年级学生代表性不足,不符合题意;
②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女同学的身高体重,仅调查女生,忽略男生,样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
③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同学的身高体重,调查九年级学生,覆盖全体,且有随机性,最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③.
【分析】(1)根据调查方式的特征逐一判断即可;
(2)根据60减去其他频数求出九年级健康类型人数,然后除以60即可求解;
(3)通过500乘以九年级健康类型频率即可求解.
21.(2025·婺城模拟)已知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
(1)如图1,以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交BD于点E,F,连结AE,AF,CE,CF.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尺规作图:在图2中作正方形AMCN,其中M,N在BD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答案】(1)证明:连接AC,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AO=CO,
根据作图可知:AE=AF
∴OE=OF,
∴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AC⊥EF,
∴四边形AECF为菱形
(2)解:连接AC,交BD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交BD于点M、N,连接AM、CM、AN、CN,则四边形AMCN即为所求作的正方形.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AO=CO,
根据作图可知:OM=ON=OA=OC,
∴MN=AC,
∴AC、MN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1)连接AC,根据萎形的性质得出AC⊥BD,AO=CO,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E=OF,证明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四边形AECF为菱形即可;
(2)连接AC,交BD于点0,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交BD于点M、N,连接AM、CN、AN、CM,则四边形AMCN即为所求.
22.(2025·婺城模拟)如图1,三个城市A,B,C在同一直线上,,甲车从出发经过到达,乙车从出发经过到达.已知甲,乙两车同时出发,行驶时间为(时),两车与城市的距离为(千米),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1)填空: 千米; 千米.
(2)当乙车在城市行驶城市过程中,求乙车与城市的距离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3)求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
【答案】(1)100;60
(2)解:设y=kx+b,把(1.5,0),(4,100)代入得,解得
∴y=40x-60
(3)解:由图可知,甲2小时到达B城市,之前在AB段;乙1.5小时到达B城市,之后在
AB段,因此,甲乙在AB段相遇,时间介于1.5小时~2小时之间。
甲行驶在AB段时,设y=k'x+100,
把(2,0),代入得,解得k=-50
∴y=-50x+100
由方程组得,解得
答:甲乙相遇的时间为时.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解答】解:(1)∵三个城市A,B,C在同一直线l上,AB>BC,且甲,乙两车同时出发,行驶时间为x(时),两车与B城市的距离为y(千米),
∴AB=100千米;BC=60千米.
故答案为:100,60.
【分析】(1)理解题意,且结合函数图象,即可作答;
(2)观察函数图象以及结合(1)的结论,则设AB的解析式为y=kx+b(k≠0),把(4,100),(1.5,0)代入y=kx+b,即可作答.
(3)先理解甲,乙两车相遇,即两车与B城市的距离是相等的,且在乙车经过B城市后,甲车未经过B城市,再求出甲车与B城市的距离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y=-50x+100(0≤x≤2),则16-50x+100=40x-60,即可作答.
23.(2025·婺城模拟)已知点在抛物线(为常数且)上,点在直线上.
(1)求证:抛物线与轴必有交点.
(2)当时,求满足的整数的值.
(3)若仅存在一个整数,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 =(6a+1)2-4×2a×3=36a2-12a+1=(6a-1)2≥0
∴抛物线与x轴必有交点
(2)解:当a=1时,y1=2x2+7x+3,y2=2x-1
∴m=2t2+7t+3,n=2t-1
由得,m-n-2≤0,
令y'=m-n-2,则y'=2t2+5t+2≤0
当y'=0时,2t2+5t+2=0,解得
如图
∴
∴整数t的值为-2,-1.
(3)解:由题意:m=2at2+(6a+1)t+2,n=(a+1)t-1
由得,m-n-2≤0
令y'=m-n-2,则y'=2at2+5at+2≤0,对称轴为
∵仅存在一个整数t的值,使得y'=2at2+5at+2≤0成立
∴当t=-1时y'=2a-5at+2≤0,
当t=-2时y'=8a-10at+2>0,a<1
∴a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求出 =b2-4ac的值即可求证;
(2)当a=1时,m=2t2+7t+3,n=2t-1,那么m≤n+2成立时,可通过画图方法,求得t的值;
(3)由题意可知,m=2at2+(6a+1)t+2,n=(a+1)t-1,那么m≤n+2成立时,令y'=m-n-2,那么其对称轴为,仅存在一个整数t,使得y'=2at2+5at+2≤0成立,从而求得a的取值范围.
24.(2025·婺城模拟)如图1,点是以AB为直径的上的动点,的平分线交于点,弦于点,连结DE交AB于点,连结CF交BD于点.
(1)求证:.
(2)当点平分OA时(如图2),求DG:BG的值.
(3)若,求直径AB的长.
【答案】(1)证明:∵点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动点,∠CBA的平分线交⊙O于点D,
∴,
∵∠DEC=∠CBD
∴∠DBA=∠DEC
∵弦CE⊥BD于点P,
∴∠D+∠DBA=∠D+∠DEC=90°,
∴∠DFB=90°,
∴DE⊥AB;
(2)解:由(1)知DE⊥AB,如图2,CE为⊙O的直径,连接CD,则OE=OC,
∴EF=DF,
∴OF为△EDC的中位线,
∴OF//CD,,
∴CD=2OF,
∴△CDG∽△FBG
∴,
∵点F平分OA,
∴,
∴BF=3OF,
∴,
即DG:BG的值为.
(3)解:连接OD、AC,设OD与CF的交点为M,
则∠AOD=2∠DBA=∠ABC,
∴OD//BC,
∴△DMG∽△BCG,
∴
∵BC=2,BG=2DG,
∴;
∵AB为⊙O的直径,
∴∠ACB=∠DFO=90°,
又∵∠FOD=∠ABC,
∴△DFO∽△ACB,
∴
∴,
设⊙O的半径为r,则OM=r-1,BF=r+1,
∵OM//BC,
∴△FOM∽△FBC,
∴,即,
解得(负值已舍去),且满足所列方程,
∴直径AB的长为.
【知识点】圆与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1)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圆周角定义证明∠DBA=∠DEC,再根据垂直定义得到∠DFB=90°,进而可得结论;
(2)由图2知,CE为⊙O的直径,连接CD,根据垂径定理和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可得OF//CD,,证明△CDG∽△FBG,得到,结合已知可求解;
(3)如图1,连接OD、AC,设OD与CF的交点为M,利用圆周角定理和平行线的判定证明OD//BC,分别证明△DMG∽△BCG和△DFO∽△ACB,求得OM=1,,设⊙O的半径为r,则OM=r-1,BF=r+1,证明△FOM∽△FBC,求得,进而可得答案.
1 /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5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测试数学试题卷(二模)
1.(2025·婺城模拟)四个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为原点,其中是负数的是( )
A. B. C. D.
2.(2025·婺城模拟)在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三视图都是圆的是( )
A.立方体 B.球 C.圆柱 D.圆锥
3.(2025·婺城模拟)国家统计局2025年4月16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31870000000000元,将数31870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4.(2025·婺城模拟)2025年1月1日金华市四个景点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该天温差最大的景点是( )
景点 诸葛八卦村 永康方岩 金华双龙洞 磐安百丈潭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A.诸葛八卦村 B.永康方岩 C.金华双龙洞 D.磐安百丈潭
5.(2025·婺城模拟)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出现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6.(2025·婺城模拟)如图,AB切于点B,OA交于点,点在上,连结,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7.(2025·婺城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为,平移线段AB,点,的对应点分别为,已知,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8.(2025·婺城模拟)如图,面积为的正方形ABCD是由正方形EFGH和四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组成,其中,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9.(2025·婺城模拟)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0.(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点为BC中点,于点,已知.当x,y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值不变的是( )
A. B. C. D.
11.(2025·婺城模拟)因式分解: .
12.(2025·婺城模拟)若,则 .
13.(2025·婺城模拟)如图是甲、乙两人5次投篮成绩统计图(每人每次投球10个),若甲、乙5次成绩的方差分别为,则 (填">"="或"<“)
14.(2025·婺城模拟)待定系数法是确定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也可用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锂是新能源时代的核心战略金属,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y为常数,则的值为 .
15.(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半径为4的扇形AOB中,,点为OB中点,作交OA于点,则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16.(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ABCD绕点顺时针旋转,旋转得矩形,继续旋转使得点的对应点落在上,连结,则 .
17.(2025·婺城模拟)计算:
18.(2025·婺城模拟)下面是小亮解不等式的过程:
解:去分母,得①
移项,得②
合并同类项,得③
系数化为1,得④
小亮的解答过程从哪一步开始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19.(2025·婺城模拟)如图,在中,,点是BC的中点,点在BD上,连结.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20.(2025·婺城模拟)国际上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计算公式为(表示体重,单位:千克;表示身高,单位:米).其中BMI与胖瘦程度见下表.
BMI的范围 BMI BMI
健康类型 体重过低 正常 超重 肥胖
某数学学习小组为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开展了相关调查活动.
(1)【设计调查方式】
有下列选取样本的方式:①随机调查全校的60名同学的身高体重;②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女同学的身高体重;③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其中最合理的方式是 (填写序号).
(2)【数据收集与整理】
该小组同学计算并整理了60名同学的BMI值,制作了相应的频率表如下:
BMI的范围
人数 3 6 9
频率 0.05 0.15
求表中的值.
(3)【数据应用】
若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同学,根据(2)中的数据估算该校九年级健康类型为正常的人数.
21.(2025·婺城模拟)已知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
(1)如图1,以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交BD于点E,F,连结AE,AF,CE,CF.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尺规作图:在图2中作正方形AMCN,其中M,N在BD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2.(2025·婺城模拟)如图1,三个城市A,B,C在同一直线上,,甲车从出发经过到达,乙车从出发经过到达.已知甲,乙两车同时出发,行驶时间为(时),两车与城市的距离为(千米),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1)填空: 千米; 千米.
(2)当乙车在城市行驶城市过程中,求乙车与城市的距离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3)求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
23.(2025·婺城模拟)已知点在抛物线(为常数且)上,点在直线上.
(1)求证:抛物线与轴必有交点.
(2)当时,求满足的整数的值.
(3)若仅存在一个整数,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4.(2025·婺城模拟)如图1,点是以AB为直径的上的动点,的平分线交于点,弦于点,连结DE交AB于点,连结CF交BD于点.
(1)求证:.
(2)当点平分OA时(如图2),求DG:BG的值.
(3)若,求直径AB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判断数轴上未知数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知:点d在原点的左侧,另外三个在原点的右侧,因此在这四个数中,负数的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为负数进行解答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根据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可知,三视图都是圆的是球,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进行判断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31870000000000=3.187×1013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4.【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诸葛八卦村的温差为13-(-2)=15℃,
永康方岩的温差为16-2=14℃,
金华双龙洞的温差为14-0=14℃,
磐安百丈潭的温差为12-(-1)=13℃,
∵13<14<15,
∴该天温差最大的景点是诸葛八卦村,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求出四个景点的温差,再比较即可判断求解.
5.【答案】D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所得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6个面,点数为偶数的面有3个,据此即可求解.
6.【答案】C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B,
由圆周角定理得:∠AOB=2∠D=2×25°=50°,
∵AB切⊙O于点B,
∴OB⊥LAB,
∴∠ABO =90°,
∴∠A=90°-∠AOB=90°-50°=40°,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OB,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B,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ABO=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A(2,4)平移后得到A'的坐标为(0,5),
∴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
∴B(8,8)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8-2,8+1),即点B'的坐标为(6,9),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A点的坐标及其对应点A'的坐标可得线段AB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
8.【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设AE=x,由BE=2AE=2x,
∵AB=BC=CD,∠AEB=90°,CG=DH,∠BCG=∠CDH.
∴△AEB △CGD(SAS)
∴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E2+BE2=5x2=S,
∵△BCG △CDH(SAS),.
∴,
∴阴影部分面积为
故答案为:B.
【分析】设AE=x,由BE=2AE=2x,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E2+BE2=5x2=S,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9.【答案】D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当A(x1,y1),B(x2,y2)两点都在第四象限时,满足x1+x2>0,此时y1<0,y2<0,不满足y1+ y2>0,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当A(x1,y1),B(x2,y2)两点不在同一象限时,若x1+x2>0,则y1+y2<0不一定成立,例如x1=-1,x2=2时,则有y1=-k,,则y1+y2>0,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若x1·x2>0,那么A(x1,y1),B(x2,y2)在同一象限,而x1< x2,故y1< y2,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若x1·x2<0,那么A(x1,y1),B(x2,y2)不在同一象限,而x10>y2,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两个点都在第四象限时,两个点纵坐标都是负数,不管横坐标的大小如何,纵坐标的和都小于0,当x1=-1上,则x2=2时,则有y1=-k,,则y1+y2>0,据此可判断A、B;根据增减性和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可判断C、D.
10.【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连接OE,如图所示:
由条件可知AB=CD=5,,AO=CO,AD=BC=y,AD//BC,,
∵E为BC的中点,O为BD的中点,
∴OE//CD,,
∴△OPE∽△CPD,
∴
∴,,
∵DE⊥AC,
∴∠OPE=∠EPC=∠CPD=∠OPD=90°,
根据勾股定理得:,
PC2+PD2=52,,
∴,PC2+PD2=25,,
∴,,
∴,
∴x2+y2=5PC2+5PD2=5×25=125,
∴x2+y2为定值.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OE,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5,,AO=CO,AD=BC=y,AD//BC,根据中位线性质得出OE//CD,,证明△OPE∽△CPD,得出,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a2-9=(a+3)(a-3)。
故答案为:(a+3)(a-3)。
【分析】由平方差公式:a2-b2=(a+b)(a-b)可得。
12.【答案】3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
故答案为:3.
【分析】先将化为,再代入求值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甲的平均成绩为,
,
乙的平均成绩为,
∴
故答案为:<.
【分析】先分别求出甲、乙的平均数和方差,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结论.
14.【答案】4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得到2y=x+2,再由锂原子的个数相等得到x=y可列方程组为:,
解得,
∴x+y=2+2=4,
故答案为:4.
【分析】利用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的原理,通过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求解x和y的值.
15.【答案】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弧长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条件可知OA=OB=4,
∵∠AOB=45°
∴
∵点P为OB中点,
∴,
由条件可得△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QP=OP=2,
∴,
∴,
∴阴影部分的周长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弧长公式可得,又由△O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即得,进而求出周长即可.
16.【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旋转的性质;四点共圆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BC=AD,∠BAD=90°,
∵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旋转90°得矩形A1B1C1D1,继续旋转使得点B的对应点B2落在B1D1上,
∴AB=AB1=AB2,∠B1AD1=90°,AD1=AD,
∴点B、B1、B2在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上,
∴,
∵AB=AB1=AB2,
∴,
∠ABB2=∠AB2A,
∵∠B1AD1+∠BAD=180°,
∴B、A、D1在同一直线上,
∵∠B2BD1+∠B2D1B=∠B1B2B=45°,
∠B1BB2+∠B2BA=∠B2BA=45°,
∴∠B1BB2=∠B2D1B,
∵AB:BC=3:4,
∴设AB1=AB=3x,则AD=AD1=BC=4x,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BC=AD,∠BAD=90°,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AB1=AB2,∠B1AD1= 90°,AD1=AD,证明点B、B1、B2在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上,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证明,设AB1=AB=3x,则AD=AD1=BC=4x,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17.【答案】解:原式=
=1
【知识点】负整数指数幂;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先判断绝对值内部的值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取相反数;将负指数转化为对应的倒数;将根号内数分解质因数,提取完全平方数;最后将化简后的各项合并计算.
18.【答案】解:∵4x从不等号的右边移到不等号的左边需要变号,小明没有变号,
∴小明的解答过程从第②步开始出现错误,
3x+12-x+2>4+2
3x-x-4x>2-2-12,
-2x>-12,
x<6.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系数化为1需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需要改变.
19.【答案】(1)解:由条件可知∠C=∠B=40°,
∴∠BAC=180°-40°-40°=100°,
∵点D是BC的中点,
∴,
∵AE=BE,
∴∠BAE=∠B=40°,
∴∠DAE=∠BAD-∠BAE=10°
(2)解:由条件可知∠CAE=∠CEA,
根据解析(1)可知:∠B=∠BAE,∠B=∠C,
∴∠CAE=∠CEA=∠B+∠BAE=2∠B,
∴∠BAC+∠B+∠C
=∠BAE+∠CAE+∠B+∠C
=5∠B,
∵∠BAC+∠B+∠C=180°,
∴5∠B=180°,
解得:∠B=36°.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B=40°,根据三线合一求出,根据AE=BE,求出∠BAE=∠B=40°,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CA=CE,得出∠CAE=∠CEA,根据解析(1)可知:∠B=∠BAE,∠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5∠B=180°,即可求出结果.
20.【答案】(1)③
(2)解:a=60-3-6-9=42(人)
(3)解:500×0.7=350名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1)解:①随机调查全校的60名同学的身高体重,包含全校学生,可能包含非九年级学生代表性不足,不符合题意;
②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女同学的身高体重,仅调查女生,忽略男生,样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
③随机调查该校60名九年级同学的身高体重,调查九年级学生,覆盖全体,且有随机性,最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③.
【分析】(1)根据调查方式的特征逐一判断即可;
(2)根据60减去其他频数求出九年级健康类型人数,然后除以60即可求解;
(3)通过500乘以九年级健康类型频率即可求解.
21.【答案】(1)证明:连接AC,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AO=CO,
根据作图可知:AE=AF
∴OE=OF,
∴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AC⊥EF,
∴四边形AECF为菱形
(2)解:连接AC,交BD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交BD于点M、N,连接AM、CM、AN、CN,则四边形AMCN即为所求作的正方形.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AO=CO,
根据作图可知:OM=ON=OA=OC,
∴MN=AC,
∴AC、MN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1)连接AC,根据萎形的性质得出AC⊥BD,AO=CO,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E=OF,证明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四边形AECF为菱形即可;
(2)连接AC,交BD于点0,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交BD于点M、N,连接AM、CN、AN、CM,则四边形AMCN即为所求.
22.【答案】(1)100;60
(2)解:设y=kx+b,把(1.5,0),(4,100)代入得,解得
∴y=40x-60
(3)解:由图可知,甲2小时到达B城市,之前在AB段;乙1.5小时到达B城市,之后在
AB段,因此,甲乙在AB段相遇,时间介于1.5小时~2小时之间。
甲行驶在AB段时,设y=k'x+100,
把(2,0),代入得,解得k=-50
∴y=-50x+100
由方程组得,解得
答:甲乙相遇的时间为时.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解答】解:(1)∵三个城市A,B,C在同一直线l上,AB>BC,且甲,乙两车同时出发,行驶时间为x(时),两车与B城市的距离为y(千米),
∴AB=100千米;BC=60千米.
故答案为:100,60.
【分析】(1)理解题意,且结合函数图象,即可作答;
(2)观察函数图象以及结合(1)的结论,则设AB的解析式为y=kx+b(k≠0),把(4,100),(1.5,0)代入y=kx+b,即可作答.
(3)先理解甲,乙两车相遇,即两车与B城市的距离是相等的,且在乙车经过B城市后,甲车未经过B城市,再求出甲车与B城市的距离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y=-50x+100(0≤x≤2),则16-50x+100=40x-60,即可作答.
23.【答案】(1)证明:∵ =(6a+1)2-4×2a×3=36a2-12a+1=(6a-1)2≥0
∴抛物线与x轴必有交点
(2)解:当a=1时,y1=2x2+7x+3,y2=2x-1
∴m=2t2+7t+3,n=2t-1
由得,m-n-2≤0,
令y'=m-n-2,则y'=2t2+5t+2≤0
当y'=0时,2t2+5t+2=0,解得
如图
∴
∴整数t的值为-2,-1.
(3)解:由题意:m=2at2+(6a+1)t+2,n=(a+1)t-1
由得,m-n-2≤0
令y'=m-n-2,则y'=2at2+5at+2≤0,对称轴为
∵仅存在一个整数t的值,使得y'=2at2+5at+2≤0成立
∴当t=-1时y'=2a-5at+2≤0,
当t=-2时y'=8a-10at+2>0,a<1
∴a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求出 =b2-4ac的值即可求证;
(2)当a=1时,m=2t2+7t+3,n=2t-1,那么m≤n+2成立时,可通过画图方法,求得t的值;
(3)由题意可知,m=2at2+(6a+1)t+2,n=(a+1)t-1,那么m≤n+2成立时,令y'=m-n-2,那么其对称轴为,仅存在一个整数t,使得y'=2at2+5at+2≤0成立,从而求得a的取值范围.
24.【答案】(1)证明:∵点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动点,∠CBA的平分线交⊙O于点D,
∴,
∵∠DEC=∠CBD
∴∠DBA=∠DEC
∵弦CE⊥BD于点P,
∴∠D+∠DBA=∠D+∠DEC=90°,
∴∠DFB=90°,
∴DE⊥AB;
(2)解:由(1)知DE⊥AB,如图2,CE为⊙O的直径,连接CD,则OE=OC,
∴EF=DF,
∴OF为△EDC的中位线,
∴OF//CD,,
∴CD=2OF,
∴△CDG∽△FBG
∴,
∵点F平分OA,
∴,
∴BF=3OF,
∴,
即DG:BG的值为.
(3)解:连接OD、AC,设OD与CF的交点为M,
则∠AOD=2∠DBA=∠ABC,
∴OD//BC,
∴△DMG∽△BCG,
∴
∵BC=2,BG=2DG,
∴;
∵AB为⊙O的直径,
∴∠ACB=∠DFO=90°,
又∵∠FOD=∠ABC,
∴△DFO∽△ACB,
∴
∴,
设⊙O的半径为r,则OM=r-1,BF=r+1,
∵OM//BC,
∴△FOM∽△FBC,
∴,即,
解得(负值已舍去),且满足所列方程,
∴直径AB的长为.
【知识点】圆与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1)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圆周角定义证明∠DBA=∠DEC,再根据垂直定义得到∠DFB=90°,进而可得结论;
(2)由图2知,CE为⊙O的直径,连接CD,根据垂径定理和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可得OF//CD,,证明△CDG∽△FBG,得到,结合已知可求解;
(3)如图1,连接OD、AC,设OD与CF的交点为M,利用圆周角定理和平行线的判定证明OD//BC,分别证明△DMG∽△BCG和△DFO∽△ACB,求得OM=1,,设⊙O的半径为r,则OM=r-1,BF=r+1,证明△FOM∽△FBC,求得,进而可得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