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4 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押题卷(考前最后一卷)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集合,则( )
A. B. C. D.
2.某厂质检员利用随机数表对生产的600个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先将这600个产品进行编号:001,002,003,…,600.从中抽取120个样本,下图是随机数表的第2行到第3行,若从随机数表的第2行第5列开始从左向右读取数据,则得到的第5个编号是( )
32 12 67 12 31 02 37 02 14 72 31 09 81 47 80 25 13 25 46 08
71 20 34 51 19 72 01 38 47 18 04 92 51 28 02 31 27 46 51 30
A.098 B.147 C.513 D.310
3.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A.i B. C. D.
4.已知命题 ,命题,则命题是命题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两个不相等的向量,,若,则( )
A. B. C. D.
6.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的图象重合,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7.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是坐标原点,若的面积为,则( )
A. B. C. D.
8.已知正方体 的体积为1,点 在棱 上(点 异于 , 两点), 为 的中点,若平面 截正方体 所得的截面为五边形,则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若O为坐标原点,P为单位圆O上一动点,Q为直线l上一动点,且对于使直线l的解析式有意义的任意角无论如何变化,的最小值恒为1,则l的表达式不可能是( )
A. B.
C. D.
10.在边长为4的菱形中,,将菱形沿对角线折成四面体,使得,则( )
A. B.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C.四面体的体积为4 D.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1.对于任意实数x,y,定义运算“”: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b,c可能为( )
A.,, B.,,
C.,, D.,,
三、填空题
12.已知,且,则 .
13.点M在椭圆上,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N为MF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 .
14.在2024×2023的方格表中,除首尾两行外每行各有一个坏人,同时每列有至多一个坏人.甲从第一行出发,每次沿相邻方格移动,要移动到最后一行,一旦触碰到坏人则本轮终止返回起点,但能记住已探明的坏人位置.因此,无论坏人如何分布,甲总能通过不超过轮到达最后一行.则的最小值为 .
四、解答题
15.已知数列满足.
(1)若,求的值.
(2)若,证明:.
(3)若,设,证明:
16.某学校校庆时统计连续天进入学校参加活动的校友数(单位:千人)如下:
日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第天
参观人数
(1)由上表数据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与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若,则认为与的线性相关性很强),并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
(2)校庆期间学校开放号门、号门和号门供校友出入,校友从号门、号门和号门进入学校的概率分别为、、,且出学校与进学校选择相同门的概率为,选择与入校不同两门的概率各为.假设校友从号门、号门、号门出入学校互不影响,现有甲、乙、丙、丁名校友于月日回母校参加活动,设为人中从号门出学校的人数,求的分布列、期望及方差.
附:参考数据:,,,,.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方程,其中,.
相关系数.
17.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B;
(2)已知D为边AB上的一点,且.
(ⅰ)若,,求AC的长;
(ⅱ)求的取值范围.
18.已知函数,其中.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在定义域内有三个零点a,b,c().
(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ⅱ)求证:.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双曲线绕着轴旋转一周构成双曲面,其中在旋转过程中的所有实轴落在平面内,设所在的平面为,平面满足,且与之间的距离为.
(1)若点在上,试用含的方程表示(不用说明理由).
(2)设分别是截得的截面.
(i)设分别为上的弦,求所在直线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
(ii)已知截面的圆周上的点恰好构成正边形的顶点,为上一动点,若对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易知,
又,可得.
故选B
2.【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得到的编号依次为231,023,147,098,513,…,则得到的第5个编号是513.
故选C.
3.【答案】D
【详解】因为,则,故,则,
因此,的虚部为.
故选D.
4.【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知能推出,
即充分性成立;
由可推出,不能推出,即必要性不成立;
因此命题是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5.【答案】C
【详解】因为向量,,所以,
由得,即,
解得或,当时,,,此时,不符合题意,
当时,,,此时,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A
【详解】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
得到,
由题有,即,取,得到,
故选A.
7.【答案】A
【详解】方法一:由得,即,故抛物线的方程为.
设,则的面积为,得,
代入,得,
过点作轴于点,则,.
所以在中,,则,
所以;
方法二:由得,即,故抛物线的方程为,
设,则的面积为,得,
代入,得,不妨设,
由勾股定理得,由焦半径公式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又,故
故选A
8.【答案】B
【详解】因为正方体 的体积为1,所以该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 .
当 时,连接 , ,则 ,
, , , 四点共面,截面为四边形 (如图),不符合题意,
当 时,延长, 交于点,
由与相似可得,
所以,因为,所以在线段上一定存在一点,
使得,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过作于,连接,则易知,
所以,即四点共面,所以截面为四边形.
当 时,延长, 交于点,
由与相似可得,
所以,因为,所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一定存在一点,
使得,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如图,过向的延长线作垂线,交于点,连接,交于,
则易知,所以,即四点共面.
连接交于,连接,即所求截面为五边形.
综上可知,故B正确.
故选B.
9.【答案】ABC
【详解】由题意可知在圆上,设,
则的最小值为到的距离减1,且到的距离,
则的最小值为,即.
对于A,当时,,此时,不满足题意;
对于B,当时,,此时,不满足题意;
对于C,当时,,此时,不满足题意;
对于D,由于,则恒成立.
故选ABC.
10.【答案】ACD
【详解】
对于A,由题意,,又,平面,
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故A正确;
对于B,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且面面,因为为等边三角形,在平面内过作,
则平面,所以和平面所成角为,故B错误;
对于C,,所以面积为,
因为平面,所以四面体,
故C正确;
对于D,过作交于,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且,平面,
所以平面,且平面,所以,
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腰三角形中,由等面积法可得
即,在中,,故D正确;
故选ACD
11.【答案】BD
【详解】由题意可得,若满足,则a,b,c互不相等时,b最大.
对于A,先比较a和b,,,构造函数,则,
所以在R上单调递减,,所以,即,
再比较b和c,,,因为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所以,故A错误.
对于B,由A可知,,即,故B正确.
对于C,第一步:构造函数,比较a和b的大小
,,
构造函数,则在上单调递减,
由A可知,当时,,所以,
将代入,得,即.
第二步:选取中间值0.99,比较c和0.99的大小
设函数,,
则,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故,,即.
第三步:比较b和0.99的大小
设函数,,则,
因为,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即,,,,
即,所以,故C错误.
对于D,由C可知,,即,故D正确.
故选BD.
12.【答案】/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即,
又因为,所以,
所以.
13.【答案】5
【详解】因为椭圆,所以,
设左焦点为,右焦点为,连接,
因为N为MF的中点,为的中点,,
所以,,,
所以,所以.
14.【答案】3
【详解】当时,肯定不行,因为在第一次尝试下到第二行时,无论从哪里下去,都可能碰到坏人;
当时,也肯定不行. 如果第一次从第一行下到第二行就碰到坏人了,
那么第一次尝试得到的信息只有第二行以及坏人所在那一列的信息,
对第三行的信息是一无所知的,第三行除了第二行坏人所在那一列没坏人都可能有坏人. 所以在第一次从第二行下到第三行时,无论从第二行的哪个位置下去,都可能碰到坏人,所以2也不行.
当时,是可以的.策略如下:
第一次尝试用来确定第二行坏人的位置(从第二行的左边一直向右走),
不妨令第二行坏人位置为 .
分两种情况:
1.第二行坏人位置不在第1列或第2023列.
这种情况从下到 ,从左往右走直至n,如果走到n都没碰到坏人,
那么从一直向下走就到最后一行了. 如果在n之前碰到坏人了,
那么第三次从到,再到,直着下去就行了.
2. 第二行坏人位置在第1列或第2023列.
不妨令坏人在第1列. 之后的策略如下:从下到之后一直向左走到,
如果碰到坏人了,位置不妨设为,那么第三次从到,
再到,直着下去就行了.
如果向左走到一直没碰到坏人,那坏人肯定在,
之后从回头走到下到,一直向左走到,
之后的处理方式与一直向左走到相同,之后重复上述步骤……
如果这样一直走到都没碰到坏人,
那么从直接下到就完成任务了.
15.【答案】(1)98
(2)证明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由题可知,
则.
(2)证明:因为,
所以,
则,
则.
(3)证明:由,可得,
又,则,
则,则.
因为,所以
.
16.【答案】(1),说明见解析,
(2)分布列见解析,,.
【详解】(1)依题意,,而,,,
则.
因为时线性相关程度高,所以与线性相关性很强,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
,,
因此,回归方程为.
(2)记“甲从号门出学校”为事件,“甲从号门进学校”为事件,
“甲从号门进学校”为事件,“甲从号门进学校”为事件,
由题意可得,,,
,,
由全概率公式得:
,
同理乙、丙、丁从号门出学校的概率也为,
为人中从号门出学校的人数,则,
,,
,,
,
故的分布列为:
,.
17.【答案】(1)
(2)(1);(2)
【详解】(1)由题意知,
又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又,所以,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2)(ⅰ)因为,
根据余弦定理得,所以,
因为,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知,,即,所以,
进而,所以故,
(ⅱ)因为,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又在中,;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8.【答案】(1)答案见解析;
(2)(i);(ii)证明见解析.
【详解】(1)的定义域为,
.
当时,,所以恒成立,
所以在单调递增;
当时,,
所以的两根为,
且,所以,
所以,时,或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和单调递增.
综上:当时,在单调递减,
在和单调递增;
当时,在单调递增.
(2)(i)由(1)可知当时,在单调,
不可能有三个零点;
当时,的两根为,
且,所以,且,
因为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因为,所以,
设,
在上单调递减,,
即,所以使.
因为,
又因为,所以,
所以使,
所以,当时,有三个零点,
(ii)由(i)可知,的三个零点:,
因为,且,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函数单调递减,,
所以,得证.
19.【答案】(1)
(2)(i)(ii)
【详解】(1)将双曲线绕着轴旋转一周,
在旋转过程中所有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将横坐标替换点在平面内的旋转半径,
则双曲面的方程为.
(2)(i)若共面,则,
如图1,过弦的中点作,垂足为,过作,垂足为,
则所在直线间的距离为.
因为与之间的距离为,所以,
则,故.
若异面,如图2,设,且,,则.
设向量满足且,
则由,可得,
解得,取,则.
又,设所在直线间的距离为,
则.
综上所述,所在直线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ii)设,
易知.
因为恰好构成正边形的顶点,所以.
由,可得,
则
.
由,可得,
则
由恒成立,可得.
则.
令,由,可得,则.
因为,所以,且当时,,
则,故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