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06 22: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美国最早提出实行文官制度的任克思在1868年的报告中有“中国之文官制度”一章。同年爱默生(美)在向中国外交使节演讲时也说中国社会上都非常尊重教育,走到我们的前面,这就是中国值得光荣的凭证。上述认识( )
A.体现中美之间的双向互鉴
B.皆以美国国情为考察视角
C.体现美国舆论的理性思考
D.旨在学习中国的选官制度
2.撒切尔夫人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一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在长期的实践中西方国家在文官的选用、晋升及退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由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
A.维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与延续
B.实现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结合
C.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因素
D.导致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国王贩卖选邑,首相售卖议席进行拉票;1881年,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这最能用来说明( )
A.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B.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C.欧美政党制度的产生 D.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4.20世纪初,英国议会设立行政裁判所,以类似于法院的程序和方式处理各类行政争议;普通法院也有权受理关于行政机关或文官人员违法失职案件;普通法院通过颁布调查令、诉讼终结令与执行令等手段对行政裁判所实行一定程度的管辖。这体现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A.分权制衡体系较为完备
B.通过考试来选拔基层官员
C.司法监督机制比较突出
D.重视高级官员的廉洁操守
5.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有利于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6.美国文官部门是由各类专门委员会和上千个类似的官僚机构组成的。这些官僚机构对国会制定的每一项立法都要再宣布二十条规章细则。美国此举( )
A.导致国会的立法权受到冲击
B.一定程度影响政府行政效率
C.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
D.完善了司法机构的法律依据
7.德国学者韦伯在《经济与社会》(1921年首次出版)中指出:“行政人员必须由那些在技术上有能力的和长期任职的专家—官僚来担任。尽管官僚从属于他们的政治主管,但主管并不能够直接干预官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完成其应完成的具体工作。”这一主张( )
A.表明分权与制衡机制失效
B.可规避政党间的争权夺利
C.契合了政府职能扩张需要
D.意在强化政治精英的权力
8.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
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9.随着国家管理职能的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为此,英国政府在1847年至1871年间,先后设立了济贫部、公务部、贸易部、地方事务部等政府部门。下列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官制度加快政府部门的建立
B.部门官员均由国王挑选并任命
C.部门所有官员与内阁共同进退
D.文官制度建立有其历史必然性
10.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营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11.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上台后,宣扬“官职轮换说”“赃物属于胜利者说”。总统任职8年,把联邦一级官员几乎换掉了五分之一。此后,政党分赃制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政治稳定。这说明( )
A.三权分立对总统权力制约有限
B.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很强随意性
C.政党政治阻碍了官员正常选拔
D.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已非常必要
12.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的英国,“没有发生扫除十八世纪臃肿的官僚机构的革命,这种官僚机构——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挂名差事,是同不受欢迎的重商主义政策,甚至同政治上的腐败贪污连在一起的。”据此推知,当时的英国( )
A.传统的君权观念根深蒂固
B.议会失去对政府监督权
C.行政效率影响工业化进展
D.文官制度改革没有成效
13.1981年,英国取消文官事务部,将其职能划归财政部和内阁办公厅;1989年,建立绩效工资制,用大量可比可测的绩效指标对公务员的业绩进行评价。英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
A.提高了文官队伍的素质
B.旨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保证了政府决策连续性
D.确保了官员队伍的廉洁
14.19世纪后期,英国文官制度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也不得公开发表政见,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文官在私下场合会隐晦地表达对某党派政策的看法,甚至在某些政策制定过程中,文官的倾向性意见对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反映出英国( )
A.文官制度逐渐名存实亡
B.文官政治中立遭受冲击
C.政党政治挑战制度权威
D.监察制度体系尚未完善
15.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唐宁街岁月》中说:“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由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最有可能是由于其( )
A.公开考试 B.择优录用 C.政治中立 D.奖罚分明
16.1885年,日本颁布《官吏纲要》,规定录用官员必须通过考试,考试分为学术考试和普通考试两种;强调官员要有能力、办事快等。但《官吏纲要》也规定“凡官吏有悖离忠顺 依其情节之轻重予以告诫、谴责或惩罚”。据此可知,当时日本官僚制度( )
A.确保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B.防止了政党政治带来的弊端
C.具有进步与保守的双重性质
D.移植了西欧文官的选拔要求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增加了“实用性”的概念,不仅仅注重以学术知识为基础的学究式的或作文格式的训练,而且把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英国文官的录用与晋升必须严格按照一步一阶的模式进行。《彭德尔顿法》则取消了进入文官行列必须仅仅以“最低等级”为起点的前提条件,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地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英国录用文官,倾向于出身贵族和名门等上流社会,或来自伦敦等大都市的人士。《彭德尔顿法》则特别强调文官均匀分布与职位轮换的思想,即联邦政府的文官将以人口为基础在各个州中进行分布。
——石庆环《论美国文官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谈起》
材料二 1876—1879年晚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法等国。他将西方政治制度等同于中国三代之制(儒家学者将夏商周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制度最完美的时期),认为“其君民上下相与考求如此,是以所用必当其才,而无敢以私意援引,此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也。”
——摘编自方莉《论郭嵩焘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考察和思考》
(1)阅读材料一,说明美国是如何借鉴与发展英国文官制度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郭嵩焘观点的看法。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地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美两国是近代西方国家中创设文官制度较早的国家。针对选拔官吏中所采用的“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英国在1870年以枢密院令形式宣布“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而美国在1883年颁布的《彭德尔顿法》中也通过了类似条款。1854—1870年改革以后,英国确立了先由文官本人每年作出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再由政府各部门长官根据工作知识、性情等10项内容进行考核的制度;美国强调政府各级文官的任用、留任、加薪和晋级等,必须以工作考核为依据。英国在1968年富尔顿改革中,实行一个包括十类(综合类、科学类等)在内的统一的分类等级结构;美国则在1923年明确规定在联邦政府和华盛顿特区政府各机关中进行职位分类。英国在历史上就有开办官员学校的传统;而美国在1917年也开始出资对文官进行职业培训的尝试,强调文官忠于国家和忠于职守。
——摘编自石庆环、王铭《论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成因》
材料二 在新管理主义理念和新自由主义的指引下,许多国家开始了以向市场化方向靠拢的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并不仅仅以精简机构和裁减公务人员为目的,而是对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官僚行政体制着手进行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变革,美国称之为市场化或者仿企业化运动,法国称之为新管理主义运动。改革从政府能力出发,着手放松政府管制,重视市场的资源调节能力,下放中央权力,给下级政府部门和机构以更大的自主权力。
——摘编自温艳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美文官制度改革比较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共性及其历史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随着利益集团的发展,美国国会、文官与利益集团的联合几乎是水到渠成,这就是著名的“铁三角”的出现。“铁三角”不仅代表美国政治势力组合的新变化,而且已处在“美国政府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心脏位置”。在“铁三角”中,文官又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地位,以至于有人惊呼“在美国,与其说是政党政治,不如说是官僚政治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决策的主要活动场所”。
——摘编自石庆环《英美文官制度的模式差异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绵延千年,中间递有改革,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制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怪事。好像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依然还只是我们独有的黑暗专制政治下面的一种愚民政策。幸而孙中山先生重新把此制度提出,列为五权之一。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概括材料一中美国政治的问题,结合所学解题思路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钱穆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2.答案: A
解析: 英国的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文官),事务官不随内阁共进退,有利于维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故选A。文官制度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故排除B。材料内容与工业革命没什么直接关联,故排除C。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是在18世纪英国形成贵任内阁制以后,故排除D。
3.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根据材料中“英国国王贩卖选邑,首相售卖议席进行拉票”,“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可知当时英美政治腐败,再结合时间可以判断,这是18、19世纪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出现的卖官鬻爵、政党分肥现象,也是催生文官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建立的原因之一,A项正确;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扩展,亟需更专业的职业官僚体系,也是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可以体现政党政治下存在的问题,但重点不在于强调政党政治的出现,C项不符合“最能说明”,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的弊端,并非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议会在普通法院外设置行政裁判所处理行政争议,普通法院也有权受理行政违法失职案件,普通法院还对行政裁判所予以司法监督,可见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是司法监督机制比较突出,C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体现英国文官制度“分权制衡体系较为完备”,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文官考试的选拔机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整个文官制度加强司法监督,而非“重视高级官员的廉洁操守”,排除D项。
5.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颁布“文官制度法”,实行“两官分途”,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在政府中占比不断上长,其强调文官政治立场中立的做法,减少了政党轮番而治的影响,有利于公共行政的稳定性,C项正确;美国政治官员和事务官分流,不会削弱政治官员和精英政治的影响,排除A项;事务官政治中立不参与两党党争,不影响两党的矛盾和冲突,排除B项;文官政治立场的中立和官僚队伍的稳定,不能直接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 B
解析: 材料“各类专门委员会和上千个类似的官僚机构”会导致官僚机构臃肿,而这些机构“对国会制定的每一项立法都要再宣布二十条规章细则”会造成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7.答案: C
解析: 考查西方文官制度。20世纪初,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开始从传统的治安、国防等基本职能向经济调节、社会服务等多领域扩展,韦伯主张的专家型官僚能够在新的经济、社会等事务中运用专业知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更有效地履行政府在众多新领域中的职能,故选C项。“分权与制衡”是指国家内部行政、立法、司法三者相互制约、分权,材料只涉及行政工作,故排除A项;“规避”夸大了这一主张的作用,故排除B项;韦伯明确提到主管不能直接干预官僚的具体工作,这表明官僚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某些情况下会限制政治精英的权力,他强调专家型官僚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故排除D项。
8.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英国两次颁布法令规定文官选考不受党派的影响,且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的经济活动,来保持文官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美国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和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以法律的方式限制了公务人员的权力。所以英美文官制度改革都是要约束文官权力,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故选A项;英美文官制度改革与政党政治无关,文官独立于政党之外,排除B项;对文官权力的限制有利于防止官员滥用权力,C项“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且这也并非最终的目的,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文官权力的约束而非如何选拔文官,排除D项。
9.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7年至1871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国家管理职能的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英国政府先后设立了更多政府部门,所以文官制度建立有其历史必然性,D项正确;文官制度建立于1870年,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国王挑选并任命官员,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国家管理事务多,需要更多机构和官员,没有说官员与内阁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 A
解析: “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营利性经济活动”“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故A正确;材料不是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故B错误;“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错误。
11.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A. 材料中没有体现三权分立对总统权力制约有限,故A错误; B. 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很强随意性,故B错误; C. 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党政治阻碍了官员正常选拔,故C错误; D. 材料中“政党分赃制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政治稳定”说明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已非常必要,故D正确。
12.答案: C
解析:
13.答案: B
解析: 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英国。据材料可知,1981年,英国取消文官事务部,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1989年,建立绩效工资制,有利于提升公务员业绩,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项正确;英国政府的绩效工作制客观上有利于文官队伍素质提高,但材料中并未体现这一制度实施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中对文官的任期等方面未做介绍,无法得出“保证了政府决策的连续性”这一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未涉及对文官的监督,且“确保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 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期(英国)。根据材料中“一些文官在私下场合会隐晦地表达对某党派政策的看法,甚至在某些政策制定过程中,文官的倾向性意见对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可知,一些文官私下表达对政党政策的看法,违背了文官制度规定的政治中立原则,这表明文官政治中立遭受了冲击,B项正确;名存实亡说法错误,文官制度仍长期存在并发挥着作用,排除A项;文官私下讨论党派政策并不意味着是政党政治对文官制度的挑战,材料并未涉及政党政治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文官制度下,文官在政治上坚持中立,不随政党政治的变化而变化,这有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官制度政治中立的特点和作用,与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和赏罚分明无关,故ABD三项错误。故选:C。
16.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85年的日本。根据材料可知,题干反映了日本虽然用考试的方法选取官员,但也要求官员不能“悖离忠顺”,体现了进步性与保守性的双重特点,C项正确;仅凭现有材料无法得出行政效率提高的结论,且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防止了政党政治带来弊端”的说法过于绝对,表述有误,排除B项;日本参考了西欧的文官制度,“移植”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 (1)借鉴:考试选拔、择优录用、考核晋升、职务常任、政治中立。
发展:考核内容注重实用性;晋升取消限制,形成开放性的文官结构:文官职位设置具有平等性。
(2)应辩证地、历史地看待郭嵩焘的观点。一方面,郭嵩焘认为西方的选官制度注重人才选拔,是其强盛的重要原因、希望中国向其学习。另一方面认为西方选官制度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一样完美,将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夏商周制度相比附。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西方科技思想传入,郭嵩焘的观点适应了近代化的潮流,能够关注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探索国家强盛之路。但是没有看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有识之士探索国家出路的进步与局限。
解析:
18.答案: (1)特点:政治中立;考试录用;依政绩晋升;文官常任;依法确立文官制度。(任意3点即)
(2)评价:最大限度地为资产阶级网络人才,扩大统治阶级基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统治;随着文官人数的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从正反两方面答出3点即6点。)
解析: (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特点:据材料“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及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中立;据材料“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可知,考试录用,依政绩晋升;据材料“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可知,文官常任;根据材料“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可知,依法确立文官制度。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英国)。评价:据材料“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知,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为资产阶级网络人才,扩大统治阶级基础;据材料“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知,文官不随政党政治而更替,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统治;据材料“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官人数的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19.答案: (1)共性: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注重政绩;职务常任;职级分类与科学管理并重;注重定期培训与知识更新;注意官纪官风与道德建设;完善保障机制注重官僚队伍的稳定。
成因: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赃制的弊端;资本主义制度滋生的政治腐败;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体制的确立。
(2)方向:市场化与企业化;放松管控与权力下放;制度性与结构性变革。
启示:人才选拔应适应现代化要求;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引入市场机制,注重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制度创新。
解析:
20.答案: (1)问题:政治势力重组分化。成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政党利益集团逐渐壮大;分权制衡体制遭到破坏。(任答2点)
(2)示例:观点:钱穆认为中国传统考试制度有其优势。材料一中反映出20世纪以来美国政治的腐败现象,宪法所确立的分权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恰恰证明任何政治制度均有其局限性。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具有公平开放的特征,选拔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和国家治理完善。对西方制度的过分推崇和对本国制度的盲目否定,本质上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因此,对政治制度的考察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量。
解析: (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题思路题。问题:依据材料“20世纪随着利益集团的发展,美国国会、文官与利益集团的联合几乎是水到渠成,这就是著名的‘铁三角’的出现。‘铁三角’不仅代表美国政治势力组合的新变化,而且已处在‘美国政府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心脏位置’。”可知,政治势力重组分化。成因:依据材料时间20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升级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得到快速发展;依据材料“20世纪随着利益集团的发展,美国国会、文官与利益集团的联合几乎是水到渠成,这就是著名的‘铁三角’的出现。”可知,政党利益集团逐渐壮大;依据材料“‘铁三角’不仅代表美国政治势力组合的新变化,而且已处在‘美国政府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心脏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权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解题思路题。观点:依据材料“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绵延千年,中间递有改革,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制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怪事。”可知,钱穆认为中国传统考试制度有其优势。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建国之初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材料一“‘铁三角’不仅代表美国政治势力组合的新变化,而且已处在‘美国政府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心脏位置’。”可知,20世纪以来美国政治的腐败现象,宪法所确立的分权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恰恰证明任何政治制度均有其局限性;依据材料“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绵延千年,中间递有改革,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具有公平开放的特征,选拔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和国家治理完善;依据材料“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制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怪事。好像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依然还只是我们独有的黑暗专制政治下面的一种愚民政策。”可知,对西方制度的过分推崇和对本国制度的盲目否定,本质上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