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业水平测试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06 22: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业水平测试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字音辨析: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ái) 间断(jiān) B.分外(fèn) 荒谬(miù)
C.依偎(wèi) 晃眼(huǎng) D.剥削(bāo) 劲挺(jìng)
2.字形纠错: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即然 辨别 窥视 专心至志 B.通宵 肿帐 亲戚 见微知箸
C.耽搁 蟋蟀 书籍 焉知非福 D.顷覆 沉郁 浸袭 死得其所
3.成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的一年万象更新,每个人都许下了新的愿望。
B.辩论会上,双方队员心平气和,争得面红耳赤。
C.扫码支付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
D.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4.语病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懂得了在危险面前要保持冷静。
B.辩日的两小儿坚持自己的观点,夸夸其谈。
C.夏天的拼想是最美的季节,汗水终将浇灌出胜利的花朵。
D.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英姿飒爽地走过莫斯科红场,全场瞬间沸腾。
5.理解词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B.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C.备战演讲比赛时,他精益求精改稿件,我全神贯注练表达。
D.在工程师锲而不舍、航天员百折不挠的努力下,神州十九、二十号胜利完成天宫会师任务。
二、书写
6.读拼音,写字、词,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山西盛产陈①cù,迁西板②lì人人夸,北京烤鸭是③yàn席的主角;逢年过节,北方人喜欢包④jiǎo子,⑤áo ⑥là八⑦zhōu,南方人吃汤圆或咸丸;单是早餐,就有⑧zhēng馒头、煎饼果子等几十个品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三、连线题
7.请把下面名著的作者、作品和主要人物、故事进行正确连线。
曹雪芹 《水浒传》 四试圣禅心
吴承恩 《三国演义》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罗贯中 《红楼梦》 香菱学诗
施耐庵 《西游记》 青梅煮酒论英雄
四、填空题
8.用“√”选择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同伴扔来的大鱼拼命挣扎(zhā zhá zā),鱼鳍扎(zhā zhá zā)破了他的手,虽然他神情沮丧(sàng sāng),但没有埋(mán mái)怨别人。
9.根据语境,完成填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个学期我积累了许多优秀诗词语和名言警句。我读到了唐代诗人王建中秋夜的思念:“今夜月明 ,不知 ”;读到了诗人李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志向:“ , ”;读到了王维送别友人的不舍:“ , ”;也读到了只有适应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的中国智慧:“ , , ”。
五、修改病句
10.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有四处错误)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举行了以“阅读与生活”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藉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端午节
①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乃我国古老传统节日之一,源自先秦,兴于汉唐,盛于宋明,至今传承不息。古人于斯日,风俗繁多,有悬艾蒲以驱邪,饮雄黄酒以防病,佩香囊以安体,赛龙舟以悼忠良。
②端阳佳节至,榴花照眼明,家家户户忙碌起来。是日,据《岁时纪胜》载:“五月初五,谓之端午,盖取午时中日,阳气盛极,阴邪不侵。”故而,民间习俗纷繁,以避恶祛病,祈福安康。
③清晨即起,手持艾叶,虔诚插于门楣,谓之可驱邪气,保一家安宁。更有好事者,于门框挂葛蒲,其状似剑,谓能斩妖除魔,护宅安人。妇孺忙于织彩丝,结成囊袋,内置药草,佩之以身,谓之能保安康。此皆沿袭古风,寓意深远。
④至午时,家中老幼围坐,共裹粽叶,以糯米为馅,或加蜜枣,或嵌豆沙,形态各异,香糯可口。此俗源于楚地,忆屈子投江,民众恐鱼虾伤其遗体,遂以米粽投江,以慰英灵。今人承之,既为纪念,亦是亲情交流之时。
⑤午后,市井间龙舟竞渡,锣鼓喧天,观者如堵。舟上勇士,齐心协力,挥桨破浪,争先恐后。水花四溅,呐喊助威,震耳欲聋,一时之间,江面龙腾虎跃,蔚为壮观。此俗相传,乃为纪念屈子大夫,其忠魂烈骨,随波逐流而不灭,激励后人,忠诚爱国,不屈不挠。
⑥傍晚时分,儿童颈间系五彩丝线,手腕脚踝亦缠绕细绳,斑斓如彩虹,老辈人云:“此绳可避邪,待端午过后第一场雨来临时,解下投入流水中,灾厄随波而去。”此习俗,虽简朴,却蕴含着百姓对家人健康的美好祈愿。
⑦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偶有香囊飘香,内藏药草,佩于身侧,可驱蚊虫,亦有安神之效。至于雄黄酒,色如琥珀,饮之以避蛇虫之害,亦有驱邪避疫之效。老幼咸集,举杯共祝,祈愿岁岁平安,家国兴隆。
⑧故端午节,不仅是纪念,亦是传承,更是文化之展现,民族之精神,融汇于日常,深入人心,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记忆与情感纽带。
1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沿袭:
(2)祈愿:
12.从时间顺序上说,端午节紧邻在(  )之后。 (单选)
A.春节 B.七夕 C.寒食 D.中秋节
13.《岁时纪胜》是一部纪录民俗盛况的书籍,这类书籍属于(  )(单选)
A.史书 B.诗词集 C.风俗志 D.小说
14.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进行( )这些活动来庆祝。 (多选)
A.赛龙舟 B.放风筝 C.挂艾草和菖蒲 D.包粽子
15.赛龙舟场景时使用的词语,如“锣鼓喧天”、“观者如堵”、“水花四溅”,这些词语共同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文中我还积累了类似的词语 、 。
16.龙舟竞渡的习俗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这一习俗有何象征意义?
纳尼亚传奇
——幻想世界的奇妙旅程
【材料一】《纳尼亚传奇》是英国作家C.S.刘易斯创作的一套七本系列魔幻小说,完成于1951年至1956年间。该系列包括《魔法师的外甥》《狮王、女巫和魔衣柜》《能言马与男孩》《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和《最后之战》。这些故事构建了一个名为纳尼亚的奇幻王国,通过不同的主人公们意外进入这个世界,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勇气、友谊、牺牲与正义的冒险故事。C.S.刘易斯的这部作品深受各年龄层读者喜爱,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材料二】 第一章 露茜窥探衣橱
①从前,有这么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下面讲的故事就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②那是在战争时期,为了躲避空袭,他们被送离伦敦,来到一位老教授的家里。
③……
④但第二天早晨,却冷沥沥地下起雨来了。雨很大,透过窗子朝外望去,你既看不见山,也看不见树林,甚至连花园里的小溪也看不见。
⑤“没有办法,天大概还要下雨,我们只好听天由命喽,”爱德蒙说。他们刚和教授一起吃好了早饭,就来到楼上教授给他们安排的房间。这是一个狭长而又低矮的房间,两头各开着两扇窗子可以看到外面。
⑥“别发牢骚,艾德,”苏珊说,“说不定过个把小时以后,天会转晴。就是现在,也不是没有什么可玩的。这里有无线电,还有许多书。”
⑦“我才不稀罕这些玩意儿呢,”彼得说,“我要在这所住宅内进行探险。”
⑧大家都同意彼得的这个建议,一场奇遇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所住宅,你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它的尽头,里边净是些意料不到的地方。他们先试着打开了几扇门,原来是几间无人居住的空房间,这是大家事先预料到的。接下来,他们进了一个非常狭长的房间,墙上挂满了画,他们还在屋内发现了一副盔甲。然后,他们又进了另一个房间,里面全是绿色的装饰物,只是在角落里放着一把竖琴。这以后,他们走过一下一上的两段楼梯,来到楼上的一间小厅,小厅有一扇门通向外面的阳台。从小厅出来以后,他们又走进了一连串各自相通的房间,里面都放满了书,这些书绝大部分都是很旧的,有些比教堂里的《圣经》还要大。他们在这里逗留了片刻,又顺路走进另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望了一下,只见里面放着一只很大很大的衣橱,橱门上镶着镜子。除了窗台上面放着一个褪了色的蓝花瓶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
⑨“这有啥意思?”彼得说。大家都跟着走出去了,只有露茜一个人留在后面。她想试试能否把那个大衣橱打开,尽管她几乎肯定衣橱的门是锁着的。她自己都没有想到,橱门竟然很容易的被打开了,里面还滚出了两颗樟脑丸。
⑩她朝橱里仔细看了一下,里面并排挂着好几件外套,全都是长长的皮外套。这些衣服摸上去软绵绵的,还带有樟脑丸的清香,露茜高兴极了。她一步跨进衣橱,挤到皮衣中间,把她的小脸蛋贴在毛茸茸的皮衣上轻轻地摩擦。当然喽,她让橱门开在那儿,因为她知道,一个人把自己关在衣橱里是非常愚蠢的。她往里挪动了一下身子,发现在第一排衣服的后面还挂着一排衣服,里面黑糊糊的。她把两只手往前伸,生怕自己的脸碰到了橱的后壁。她向前又跨了一步,接着两步,三步,想用手指尖摸到木头的橱壁,但她始终没能摸到。
“这个衣橱多大啊!”露茜一边暗自想,一边又继续往前走。她不时拨开交迭着的柔软的皮衣,为自己开路。这时,她感到脚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吱嘎”“吱嘎”作响。“我难道踩着了樟脑丸了?”她想,一边蹲下身来用手去摸。然而她摸到的不是坚硬而又光滑的木头橱底,而是一样柔软的、粉末似的、冰冷的东西。“多么奇怪啊?”她一边说,一边又朝前走了一两步。
她很快就发现,碰在她脸上和手上的已不再是软绵绵的皮毛了,而是一种又坚硬又粗糙甚至有点戳手的东西。“哎呦,这像树枝嘛!”露茜一声惊叫。这时,她看见前面亮着一盏灯。本来衣橱后壁只有几英寸远,但这盏灯看上去却在老远老远的地方。一种轻飘飘的冰冷的东西落在她身上。一会儿以后,她发现自己站在深夜的树林中,雪花正从空中飘落下来,她的脚下全是积雪。
露茜有点害怕起来,但同时又感到好奇和兴奋。她回头望去,穿过树干与树干之间的幽暗的空隙,依然可以看到敞开着的橱门,甚至还可以瞥见她从那里进来的那间空屋。(当然,她是让橱门开着的,因为她知道,把自己关在衣橱里是件非常愚蠢的事)。那里好像还是白天。“即使出了什么事,我也能回去。”露茜想。她又继续朝前走,“嘎吱”、“嘎吱”的踩着积雪,穿过树林,一直朝着那盏灯走去。
17.认真阅读提供的两则材料,选择正确的答案。
(1)《纳尼亚传奇》的作者是( )
A. J.K.罗琳 B. C.S.路易斯 C.马克·吐温 D.儒勒·凡尔纳
(2)为什么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会被送到老教授的家中?( )
A.因为假期旅行 B.为了躲避战争中的空袭
C.参加一个学术夏令营 D.探访亲戚
(3)孩子们探索房间时发现的物品,正确排序是( )
A.盔甲 大衣橱 竖琴 书籍 B.竖琴 盔甲 大衣橱 书籍
C.盔甲 竖琴 书籍 大衣橱 D.竖琴 盔甲 书籍 大衣橱
18.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形容衣橱内部皮外套材质的词语,并用它造句。
词语:
造句:
19.当露茜进入衣橱后,她最初以为脚下踩到的是什么?实际上是什么呢?
以为踩到的是: 实际上是:
20.当露茜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雪地森林中,她的心情如何?
情绪1: 情绪2:
21.基于露茜目前的处境,预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两件事。
预测1:
预测2:
22.请你为《纳尼亚传奇》这套魔幻小说写一句推荐语,介绍给你的朋友。
七、书面表达
23.给自己写一封信
亲爱的六年级同学们,在这份特殊的时光邮局活动中,让我们拿起笔,穿越时空,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吧!这不仅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也是成长的见证。请按照以下的写作要求与提示,倾注你的情感,记录你的成长,展望你的梦想。
* 写作要求
(1)标题:信件开头需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比如“致一年后的我”。
(2)回顾与感恩:在信的开头部分,回顾并分享在过去一年中你认为自己做得最出色或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3)目标设定与行动计划:接下来,向未来的自己阐述一个具体、可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你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内达成的。
* 写作提示
(1)内容具体,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
(2)注意书信的正确格式,时间写今天的日期;
(3)注意使用恰当的标点符号,字体工整,保持卷面的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学业水平测试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B D C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间断(jiān)——jiàn;
C.依偎(wèi)——wēi;
D.剥削(bāo)——bō;
故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能力。
A.即然——既然;专心至志——专心致志;
B.肿帐——肿胀;见微知箸——见微知著;
D.顷覆——倾覆,浸袭——侵袭。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B.心平气和:指心情平静,态度温和,不急躁、不生气。而“争得面红耳赤”形容激烈争论的样子,二者语义矛盾。辩论会本应是观点交锋、气氛热烈的场景,“心平气和”与“争得面红耳赤”同时出现,逻辑冲突,使用不恰当。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析。
A.阅读句子可知,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缺主语)的语病。在“懂得”前加“我”或“我们”,如“我读了《汤姆 索亚历险记》,懂得了在危险面前要保持冷静”。
B.阅读句子可知,句子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文中描述两小儿辩论时坚持观点,本应体现积极探讨的态度,而“夸夸其谈”带有否定意味,与语境中两小儿认真思辨的氛围不符。改为“各抒己见”(各自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中性偏褒义),既贴合辩论场景,也准确传达了两小儿勇于表达观点的特点。
C.阅读句子可知,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夏天”与“季节”搭配,“拼想”应为“拼搏”,改为“夏天是最美的季节,拼搏的汗水终将浇灌出胜利的花朵”。
故选D。
5.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多义词。
C.精益求精: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加好。指对事物技能等好了还求更好。
全神贯注:指精神高度集中。
综上所述,两者语义完全不同,前者侧重“追求更高标准”,后者侧重“注意力高度集中”。
故选C。
6.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醋、宴、熬、粥、蒸”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详解】本题考查对四大名著的了解。
曹雪芹著《红楼梦》,“香菱学诗”是书中经典情节,香菱拜黛玉为师,苦学作诗,体现其对文学的执着,所以:曹雪芹—《红楼梦》—香菱学诗 。
吴承恩写《西游记》,“四试圣禅心”是观音等化作母女,试探唐僧师徒禅心的情节,故:吴承恩—《西游记》—四试圣禅心 。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与刘备论天下英雄的精彩片段,故:罗贯中—《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 。
施耐庵作《水浒传》,“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围绕史进(九纹龙 )展开,所以:施耐庵—《水浒传》—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8.zhá zhā sàng mán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扎:zhā,刺(如扎针);驻、扎(如扎营);钻(如扎猛子)。zhá,〔挣扎〕尽力支撑或摆脱。zā,捆,缠束(如扎辫子);把儿,捆儿(如一扎线)。
丧:sāng,跟死人有关的(如丧事、丧服)。sàng,丢掉,失去(如丧失、丧权);情绪低落(如沮丧)。
埋:mái,盖住(如埋葬、掩埋);为了隐藏而藏入土中(如埋地雷);使不发挥作用(如埋没)。mán,〔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
挣扎(zhēng zhá):尽力支撑或摆脱。
扎破(zhā pò):用尖锐的东西刺透使破损。
沮丧(jǔ sàng):灰心失望;使灰心失望 。
埋怨(mán yuàn):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9. 人尽望 秋思落谁家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尽、望、思、落、谁、家”的正确写法。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意思是: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表达了李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强烈愿望,同时暗含怀才不遇的悲愤与无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情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时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化,变化了后就会豁然开朗,行得通则可以长久的道理。
10.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提高”与“兴趣”搭配不当。“提高”通常与“水平”“能力”等搭配,“兴趣”一般用“激发”。用改正号将“提高”改为“激发”。
“书藉”错别字。“书藉”的“藉”错误,应为“籍”,用改正号把“藉”圈起来,改为“籍”。
标点符号错误:“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中,并列列举时,逗号使用不当,应把“有学生作品展览”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用改正号将逗号改成顿号。
“通过……使……”句式杂糅。“通过”和“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用删除号删去“通过”或者“使”。
示例: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举行了以“阅读与生活”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11. 传承或照旧沿用。 祈祷或祝愿。 12.C 13.C 14.ACD 15. 热闹壮观 震耳欲聋 蔚为壮观 16.龙舟竞渡的习俗与屈原相关。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诚爱国精神,激励后人要爱国、不屈不挠。
【导语】这篇《端午节》以典雅的古风笔触,系统梳理了端午习俗的文化谱系。文章采用时间轴结构(晨起插艾→午时包粽→午后竞渡→夜饮雄黄),通过《岁时纪胜》的文献征引与“榴花照眼明”的诗意白描,将民俗事象提升至文化记忆的高度。尤以“龙腾虎跃”“香囊飘香”等通感修辞,激活了传统节日的多维感官体验。结尾“民族之精神”的升华,巧妙实现了从民俗记录到文化认同的跨越,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活态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11.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沿袭:意思是依照旧例行事。文中第③段提到“此皆沿袭古风”,指插艾叶、挂菖蒲、佩香囊等习俗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做法,意思是“继续使用旧的传统”。
祈愿:祈祷或祝愿。文中第⑦段提到“举杯共祝,祈愿岁岁平安”,指在喝雄黄酒时,大家共同表达对平安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12.本题考查文化知识的积累。
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是:春节在农历正月,寒食(或清明)在新历的四月八日。即在农历三月(或四月),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紧跟寒食节其后,其他节日时间间隔较远(七夕在七月、中秋在八月)。故选C。
1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文中第②段提到《岁时纪胜》记录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盖取午时中日,阳气盛极,阴邪不侵。”等民俗,而“风俗志”专门记载民间风俗习惯,故选C。
1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文中明确描述:赛龙舟(第⑤段)、挂艾草和菖蒲(第③段,“悬艾蒲”即艾草和菖蒲)、包粽子(第④段)。放风筝(B选项)在文中未提及,不是端午节传统活动。故选ACD。
1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仿写词语。
词语“锣鼓喧天”(声音大)、“观者如堵”(人多)、“水花四溅”(场面激烈)共同描绘了赛龙舟的热闹壮观氛围。
文中第⑤段还有“呐喊助威,震耳欲聋”(声音震耳)和“龙腾虎跃,蔚为壮观”(场面壮观)等词语,可作为积累的类似词语。
16.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对文段的理解。
文中第⑤段明确指出“此俗相传,乃为纪念屈子大夫(屈原)”,并说明其意义是“激励后人,忠诚爱国,不屈不挠”,体现了对爱国精神的传承。
17. B B C 18. 软绵绵 雪花轻轻飘落,软绵绵地覆盖了整个世界,一切都变得宁静而祥和。 19. 樟脑丸 积雪 20. 害怕 好奇、兴奋 21. 露茜朝着灯光走去,在雪林深处遇到了一个手持魔杖的白女巫,白女巫用甜蜜话语蛊惑露茜,给她施下魔法,让露茜陷入幻境,分不清现实与虚幻暂时迷失方向 继续往前走,露茜寻着灯光找到了一个神秘小屋,屋内藏着能打开纳尼亚其他秘境的钥匙,在摸索钥匙的过程中,她惊动了守护小屋的会说话的动物,动物们起初对露西充满警惕,经过一番交流后,它们决定帮助露西了解纳尼亚世界背后的故事。 22.《纳尼亚传奇》是一部将神话奇幻与基督教思想巧妙融合的魔幻小说,适合儿童阅读,能够带给孩子们一场充满勇气、智慧与爱的奇幻冒险。
【导语】《纳尼亚传奇》选段通过儿童视角展现了现实与奇幻世界的交汇。文本采用双线结构:材料一宏观介绍作品背景与文学价值,材料二微观切入《狮王、女巫和魔衣柜》的经典场景。作者C.S.刘易斯巧妙运用衣橱作为现实与纳尼亚王国的时空通道,通过露茜的探索过程(从樟脑丸→皮草→树枝→雪地)实现场景的魔幻渐变。战争背景下的儿童疏离感与奇幻冒险形成张力,衣橱内外的空间对比暗示着二战时期儿童对安全庇护所的渴望。典型英式叙事风格下,平凡物件被赋予超现实特质,体现了经典儿童文学"日常物品魔法化"的创作特征。
17.本题考查作家作品、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材料一】中的句子“《纳尼亚传奇》是英国作家C.S.刘易斯创作的一套七本系列魔幻小说,完成于1951年至1956年间。”可知,《纳尼亚传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C.S.刘易斯。
故选B。
(2)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那是在战争时期,为了躲避空袭,他们被送离伦敦,来到一位老教授的家里。”可知,为了躲避空袭,把他们送到了一位老教授的家里。
故选B。
(3)结合第⑧自然段的句子“墙上挂满了画,他们还在屋内发现了一副盔甲。然后,他们又进了另一个房间,里面全是绿色的装饰物,只是在角落里放着一把竖琴。这以后,他们走过一下一上的两段楼梯,来到楼上的一间小厅,小厅有一扇门通向外面的阳台。从小厅出来以后,他们又走进了一连串各自相通的房间,里面都放满了书,这些书绝大部分都是很旧的,有些比教堂里的《圣经》还要大。他们在这里逗留了片刻,又顺路走进另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望了一下,只见里面放着一只很大很大的衣橱,橱门上镶着镜子。”可知,他们在探索房间时发现的物品依次有盔甲、竖琴、书籍、大衣橱。
故选C。
18.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及造句。
结合第⑩自然段的句子“她朝橱里仔细看了一下,里面并排挂着好几件外套,全都是长长的皮外套。这些衣服摸上去软绵绵的,还带有樟脑丸的清香,露茜高兴极了。她一步跨进衣橱,挤到皮衣中间,把她的小脸蛋贴在毛茸茸的皮衣上轻轻地摩擦。”可知,,皮外套的特点是软绵绵,毛茸茸。
软绵绵:形容柔软,也形容软弱无力;毛茸茸: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给人一种柔软、蓬松的感觉。
造句:“软绵绵”造句:玩了一整天,回到家时我浑身软绵绵的,瘫躺在沙发上,一动也不想动。
“毛茸茸”造句:刚出生的小鸭子浑身毛茸茸的,摇摇晃晃地跟在鸭妈妈身后,可爱极了。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 自然段的句子“‘我难道踩着了樟脑丸了?’她想,一边蹲下身来用手去摸。”可知,露茜进入衣橱后,她最初以为脚下踩的是樟脑丸。
结合第 自然段的句子“一会儿以后,她发现自己站在深夜的树林中,雪花正从空中飘落下来,她的脚下全是积雪。”可知,当露茜进入衣橱后,她的脚下全是积雪,实际上他踩的是积雪。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 自然段的句子“‘哎呦,这像树枝嘛!’露茜一声惊叫。这时,她看见前面亮着一盏灯。本来衣橱后壁只有几英寸远,但这盏灯看上去却在老远老远的地方。一种轻飘飘的冰冷的东西落在她身上。”可知,当露茜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雪地森林中时,她的心情是惊讶的;
结合第 自然的句子“露茜有点害怕起来,但同时又感到好奇和兴奋。”可知,露茜身处雪地森林中后,她的心情又是好奇和兴奋的。
21.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结合前文对纳尼亚世界的奇妙设定,以及露茜当前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等信息展开符合逻辑的想象。
示例1:露茜循着灯光继续前行,在一片空地上,她看到了一个长着羊角,手持牧笛的牧羊人,牧羊人看到露茜后十分惊讶,他警惕地打量着露茜,手里紧握着牧笛,似乎准备随时用笛声施法。半羊人告诉陆倩这片树林并不安全,女巫的势力正在蔓延,劝它赶紧离开。
示例2:露茜在森林中穿梭,忽然脚下一滑,掉进了一个隐蔽的雪坑,在雪坑底下,她发现触碰石板,石板发出一道刺眼的光芒,光芒中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画面,似乎在展示纳尼亚世界曾经的辉煌与如今面临的危机,与此同时,刺眼的光芒惊动了森林中的魔法生物,一些闪烁着微光的小精灵纷纷围拢过来,他们对露茜的到来既好奇又警惕,不知道她的出现会给纳尼亚带来怎样的变化。
22.本题考查介绍推荐。
推荐语可以紧扣奇妙元素,以“推开魔法衣橱,踏入奇妙纳尼亚”点题开篇,要突出核心主题,强调书中主角们冒险经历,以及冒险过程中体现的“勇气”“希望”的主题,引发读者对情感与价值观的共鸣,吸引不同年龄层读者。
示例:推开魔法衣橱,踏入奇幻纳尼亚!跟随勇敢的孩子开启一场交织勇气与希望的冒险,在魔法与现实的碰撞中感受爱与正义的力量,每一页都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23.
例文:
致一年后的我 亲爱的阿晨:
你好!
当你拆开这封来自2025年夏天的信时,窗外的蝉鸣应该和今天一样热闹吧?我是刚参加完小学毕业典礼的你,正趴在书桌前,把这一年最珍贵的记忆装进信封送给你。
过去这一年,最让我骄傲的是在班级义卖会上当“小掌柜”的经历。记得那天我负责文具摊位,刚开始根本不敢吆喝,连找零钱都算错两次。后来看到隔壁组的小雨举着自制广告牌大声叫卖,我才鼓起勇气,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会眨眼睛的铅笔小人,还编了顺口溜:“彩虹橡皮擦,擦出满分卷!”没想到最后我们组竟卖出了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绩。现在想起来,那些被汗水浸湿的零钱,那些顾客留下的笑脸贴纸,还有老师悄悄塞给我的柠檬糖,都变成了比奖状更闪亮的勋章。特别要感谢总来光顾的六年级学姐,她每次都说“小老板真专业”,让我慢慢找到了自信。
现在的我正为初中生活制定第一个目标:完成30篇观察日记!我已经准备好了星空封面的笔记本,计划每周记录三次:可能是操场边新搬来的蚂蚁家族,可能是妈妈炸糊了的葱花饼(嘘),也可能是夜空里突然多出来的星星。我会在书包里永远放一支蓝色水笔,就像侦探随身带着放大镜那样。如果明年的你已经写满整本,请用荧光笔在这段文字旁边画颗小星星;如果还没完成...记得我们约定过,可以从“今天下雨了”这样简单的句子重新开始呀!
最后想对你说:希望初中的阿晨依然保留着这些习惯——给流浪猫留半根火腿肠,解不出数学题时就倒着画辅助线,还有难过时一定要去天台吹吹风。记住,你可是那个能让橡皮擦都变得神奇的魔法师呢!
祝所愿皆能实现!
永远相信你的:阿晨
2025年6月2日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次写作要求以书信形式完成,核心是“与未来自己对话”。重点把握三个层次:首先需符合书信基本格式(称呼、正文、署名、日期);其次要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成长收获;最后要提出可量化的年度目标。审题时需注意避免使用真实信息,且事例选择要体现“最值得骄傲”的筛选标准。
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如“亲爱的自己”。
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这里可以写“你好”。
正文。换行空两格开始正文。首先在信的开头部分,回顾并分享在过去一年中你认为自己做得最出色或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如学科进步、比赛获奖、克服困难等),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和自己的感受,适当表达感恩(如感谢老师指导、父母支持等)。然后设定1个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制定3条实现路径,可加入对未来的期待。
祝颂语。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位置: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
(5)日期。把写信的具体时间写在署名的正下方,应写清年月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