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6、在太空中生活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学生讲课,向我们展示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一些生活场景。这次授课使我们对太空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
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随后,又有许多航天员在太空中飞行。
让我们观看视频或利用其他方法来搜集资料,了解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河北衡水市安平人,蔡旭哲
“神舟五号”杨利伟首登太空——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七号”翟志刚出仓行走——2008年09月25日
“神舟十号”王亚平太空授课——2013年06月20日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
饮食 食物是特殊制作的“压缩砖”,放开手会悬浮在空中
饮水 饮水需要用特殊的袋子装水,挤着喝
运动 运动比地球上省力,但是非常困难,外出要穿厚厚的宇航服
休息 睡觉要在睡袋中并用绳子固定,或者睡在睡眠仓中
衣服 航天服有几十千克重,穿、脱非常困难
这些现象的原因:失重
1.航天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
答:(1)生活:宇航员睡觉的时候会进入专门的睡袋里;在太空饮水需要挤着喝;食物是经过特别加工过的;洗澡需要用单独的袋子。
(2)工作:航天员在太空按照地面的时间安排工作和休息,按照每天的工作计划进行工作。
2.比较太空生活与地面生活的不同,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在太空中生活会遇到失重、缺氧、通讯等问题。这是由于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引力。
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其中核心舱相当于空间站的“枢纽”和“大脑”,起到控制核心的作用;两个实验舱主要供航天员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载人飞船用于分批次接送航天员;货运飞船负责运输各种补给、设备及实验材料等。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对全世界开放。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立项,之后的九年时间里,“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测器陆续发射升空,从月球环绕逐渐实现着陆探测。
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进一步推动了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进程。
你想设计一个“登月飞船”吗 可以参考设计要求,完成自己的设计。
设计要求:
1.为“登月飞船”设计服务舱、指令舱和登月舱。
2.至少要有3个实验室,供科学家开展生物、物理、医学等研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