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龙口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19 08:26:00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减数分裂问题探讨 看以下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图中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你能猜想到什么问题吗?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对象:生殖细胞的分裂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 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 精子产生的部位----睾丸。
在生殖器官的睾丸内有大量的精原细胞,当雄性动物性成熟时,部分精原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男性生殖系统正面图 精子结构示意图 睾丸内部结构图 2、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间期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思考:思考:
1、上述细胞中哪些属于初级精母细胞?哪些是次级精母细胞?
2、怎样划分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
3、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减数发生在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分裂?
4、在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前有染色体还有复制吗?
5、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6、怎样判断属于哪个分裂期的细胞?
7、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哪个时期?哪些时候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实际是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第一次分裂前复制,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减半。间 期分

期第



裂第



裂前期 I前期II中期 I中期II后期 I后期II末期 I末期II返回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联 会、四分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向两极移动缢裂成两个次级精母子细胞,染色体减少一半同有丝分裂思考:1个四分体=1 对同源染色体= 2条染色体= 2个着丝点= 4个染色单体= 4个DNA分子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果蝇体细胞有4对8个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形成多少个四分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着丝点数=染色体数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1、有联会和四分体现象
2、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3、同源染色体分离基本概念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减数分裂间 期分裂期第一次
分裂第二次
分裂前期 I前期II中期 I中期II后期 I后期II末期 I末期II体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DNA4N2N4N4N4N2N2N2N2NN2N2N2N2N2N2NNNNN2N0004N4N4N4N2N2N返回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DNA 变 化 曲 线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染 色 体 变 化 曲 线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染色单体变化曲线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变 化 曲 线DNA染 色 体染色单体返回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项目分 裂 次数一 次连续两次子 细 胞的
性质 体细胞 生殖细胞子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
相同减少一半子 细 胞的
数量两 个四 个同源染色体
的行为变化无联会、四分体
彼此分离三、卵细胞的形成 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卵巢内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每月有一个成熟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 极体卵细胞 + 极体间期:卵原细胞进行染色体复制及蛋白质合成。同时在细胞质内贮存大量营养物质,形成卵黄,体积增大几千倍到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完全相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为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染色体的变化也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完全相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也是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细胞。四、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对比41均等不均等变形变形总结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或极体)染色体DNA2224241211评价反馈
1.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两个着丝点 B、有四个DNA分子
C.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有四个染色体
2.人的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所进行的分裂为( )
①有丝分裂 ②无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A. ① B.③ C. ①②③ D.①③
3.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4.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
A.2,2 ,1 B.1,2,2
C.1,4,2 D.2,2,25.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B.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不分裂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7.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 )
A.46个? B.92个? C.184个 ? D.23个
8.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 )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9.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评价反馈
1.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 D.①④⑥
2.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下列各组中数量比例是1:1的是( )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B.染色体和DNA分子
C.DNA分子和染色单体 D.DNA分子和染色单体
3.(多选题)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是( )
A.有纺锤体出现 B.有同源染色体出现 C.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D.有着丝点分裂
4.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此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 12、34或 13、24
D.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
5.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A.精子? B.受精卵?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6.家兔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22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
A.11条? B.22条 C.33条? D.44条
7.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最多能形成多少个受精卵?( )
A.100 ? B.200 ? C.300 ? D.400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减数分裂
一、教材分析
????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细胞的有丝分裂、生 物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生殖种类基础上进行的。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 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 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特别是卵式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
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课前导入用视频,利用移动学习,实现了自主性学习,对课中学习奠定基础。预期效果:能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课中利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动画演示,实现概念知识和模式过程的直观化、可视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预期效果: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课后运用翻板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需要思维导图。预期效果: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设计、制作自主导学学案,印刷好后下发给学生。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导学提纲
?
情景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工蜂、雄蜂、蜂王的社会关系是怎样的?
?
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导学提纲中已经设置思考题)
视频展示
(工蜂、雄蜂、蜂王http://v.ku6.com/show/fWqxGnP947nHIdQYX0r9jQ...html?from=my?)
?
检测自学效果
1.工蜂、雄蜂、封王都是有什么细胞发育而来的?
2.雄峰是怎样产生精子的?
?
学生思考、回答并进行校正。?
?
课堂互动探究1
(如何理解减数分裂?)
?
问题情境设置:
(1)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减数分裂是否有细胞周期?
(3)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
学生讨论,探究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PPT展示:
有丝分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照片
?
?
?
课堂互动探究2:
(精子形成各时期特点。)
(1)问题情境设置:
??①精子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那个阶段实现的?
??③精子的变形过程是否属于减数分裂?
(2)教师播放精子形成过程视频;
(3)引导学生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分阶段描述;
1、学习小组使用彩色纸制作的染色体模型;
2、模拟演示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过程,小组间分享并互评
3、归纳总结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
PPT展示:
精子形成过程动画
?
课堂互动探究3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与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
?
问题情境设置:
1、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间存在什么关系?
2、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的变化用坐标图如何表示?请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坐标图的绘制。
?
在探究2和本环节问题基础上学习小组分析讨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描述;小组间分享、互评。
?
PPT展示
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单体、DNA数目的变化图、表。
?
?
?
?
?
课堂互动探究4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
(1)问题情境设置: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在时期上以及各时期特点上有哪些异同点?
(2)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坐标图,并讨论比较异同点
?
1、学生学习小组内讨论,探究
2、完成相应曲线的比较和总结。
PPT展示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物质数量变化综合坐标图
课堂互动探究5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演示实验带来的启示)
?
问题情境设置:
①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②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都带给你哪些启示?
?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
?
PPT展示
卵细胞形成过程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图片
课后小结、评价
1、课堂效果反馈工具的展示
2、引导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思维导图。
1、参与课堂效果反馈活动
2、尝试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1.课堂效果反馈(电子白板/翻板游戏);
2.思维导图
复习和巩固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
学生利用导学提纲和笔记自主复习,完成练习检测题。
课后自测题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课前:制作减数分裂导学提纲并布置讨论话题,让“雄蜂”这种谜一样的昆虫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课中:有直观教学,也有模型构建,更有归纳展示和自评互评。学生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彩色纸制作染色体模型,使用自制染色体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视频演示过程及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3.小结:运用电子白板及翻板游戏作为课后测试的拓展性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思维导图可以帮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宏观把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