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费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19 08:29:09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b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存在的问题1.对细胞核功能的理解不到位。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变化关系 不清楚。

学 习 目 标1.阐明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资料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黑美西螈胚胎细胞黑色螈思考:1.资料1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 控制的;生 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___________控制的。
2.从实验设计的原则分析,这个实验无对照组,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呢?【知识点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细胞核白美西螈胚胎细胞伞帽伞柄假根资料2: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细胞核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蝾螈的受精卵1.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2.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是 的关系。
相互依存资料3: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资料4:变形虫的切割实验能消化已经吞噬的食物,不能摄食;无应激性;高尔基体,内质网退化。正常生活思考 变形虫的生长、分裂、再生、应激性是由 控制的。 细胞核通过上述资料的分析你认为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结 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 和 。 资料1: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资料2: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代谢资料3: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资料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遗传分析总结遗传代谢【典例1】(教材56页拓展题) 从母牛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牛乙去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将胚胎植入母牛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牛的各种性状,大多像甲,像乙,像丙?为什么?解题方法指导母牛甲母牛乙母牛丙的子宫出生小牛的各种性状大多像母牛 ,因为小牛获得的是母牛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甲甲体细胞核去核卵细胞?【知识点二】细胞核的结构(阅读课本53页内容)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仁染色质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核的结构
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哪些?核膜与细胞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异同?讨论 核膜是双层膜,而细胞膜是单层的,核膜上有核孔而细胞膜没有结构区别 2.核仁的功能是什么?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体积及核孔的数目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变大(3)变多功能联系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2)控制物质进出(3)信息交流(1)系统的边界1.什么是染色质,它的成分是什么?阅读教材54页第一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什么关系?概  念 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成 分 DNA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
(细胞分裂期)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控 制 中 心对于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
细胞核是 ,是 和 的控制中心。阅读教材54页最后三段并进行小结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遗传【典例2】见市编学案34页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56页基础题2、3题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载体
C. ③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有关
D. ④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以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知识点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请大家阅读导学案技能训练完成下列问题 1.将左图的表格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
2.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时间以及个数都要比无核部分长和多,说明 与细胞的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细胞必须保持_____
才能很好的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细胞既是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
3.细胞有核部分也存在死亡现象,请解释原因?(试从人为因素及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考虑)细胞核完整性生物体结构代谢遗传完成当堂达标市编学案34页课后作业1.完成市编学案拓展提升。
2.预习《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完成自主预习部分。资料3: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用头发将蝾螈
的受精卵横缢
并保证一边有
核一边无核
将有核一边的
一个细胞核挤
到无核的一边蝾螈的受精卵1.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2.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是 的关系。
蝾螈相互依存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 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资 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学生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 而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以及细胞分裂的知识还不了解。因此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另外,他 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2.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学案式教学,精心设计学案,以学案导学,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2、借助多媒体课件让资料分析中的试验动态化、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异同点及关系。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结合生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制作的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不但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一个复习,而且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应用,教师就应该多创造这样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学习生物不但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生思考讨论
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一: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 1、分析资料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以细胞核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谁在承担这个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
资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逐步放映实验步骤并提出问题:
问题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体色?理由是什么?
问题2:由此你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什么控制?
问题3:据此能不能帮助灰羊羊设计一个方案,实现她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的梦想?
资料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逐步放映实验步骤,边放映边提出问题:
问题串1: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此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怎样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这个问题?最后根据结果归纳总结该实验的结论。
问题串2.整个实验最突出的试验设计思想是什么?怎么对照的?围绕什么而对照?(分隔后两部分的对照,自身前后的对照,都是围绕细胞核而对照的)
资料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对照图片简介变形虫的结构。
问题1.若想利用变形虫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小组讨论,代表回答)指出:生物学家的设计和你们的设计一样,然后边放幻灯片片介绍每一步的不同结果。
问题2: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3: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
资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1.老师先对照图片简介伞藻的结构。
2.以图片的形式打出生物学家的操作流程图,让学生观察讨论试验步棸,然后表述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问题串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要证明“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需再怎样设计实验?
问题2:根据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解释原因,并依据结果得出结论。然后进行知识迁移和延伸,
? 问题1、2个别提问回答。问题3分组讨论设计方案,然后交流评价。
问题串1: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个别提问回答。
问题串2:小组讨论然后找一个小组代表回答,有必要时,其他小组补充。
?
问题1:小组内先讨论后回答(根据前两个实验学生能答出:分割成有核与无核两部分,及核移植两个措施。)
?
问题2、3:个别提问回答.
小组内讨论后回答试验步棸。
?
问题串中第三问有难度,学生若答不上老师讲解。
?
学生完成学案一、资料分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迁移等综合性能力
?
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
?
?
?
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了解生物学家是如何围绕实验目的进行对照而设计实验步骤的。
?
?
?
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
问题3:拓展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
?
?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
训练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渗透“单一变量”的思想。
2、列表归纳总结细胞核的功能。
老师讲解:
? 资料1和资料4主要体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由细胞核控制。
资料2和资料3主要体现了细胞代谢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老师板书:???细胞核功能---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提出问题:
?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由细胞核的结构决定的。引出对细胞结构的学习。
?老师订正黑板学生填写的有关细胞核结构的部分概念图。
?逐步放映幻灯片,联系旧知识,采用比喻、举例子等方式老师讲解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突破难点。
?核膜:双层生物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就像细胞膜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一样,但又不是完全分隔开,因为核内要不断地与核外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而核孔则主要是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核孔:分布在核膜上,是内外两层生物膜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打手势比喻)。联系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及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讲解RNA穿过核孔出来,蛋白质穿过核孔进去。进一步指出,代谢越旺盛的细胞需要交换的物质和信息越多,为适应这一功能,所以核孔的数目就越多。
?核仁:主要是一部分染色质聚在一起形成的,这部分染色质里的DNA主要控制合成构成核糖体的RNA,所以说它与某种RNA及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通常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
?染色质,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呈细长丝状,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若细胞要分裂,染色质就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棒状或杆状的染色体(用自制的教具讲解)。
学生总结: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学生看书完成学案:二、识别细胞核各部分结构.同时找一个同学到黑板填写细胞核结构概念图。
思考:口腔上皮细胞和胰岛细胞哪个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多?
?
?
学生阅读课本填写染色质与染色体比较表。
?
?
?
?
?
对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老师点拨。
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技能训练】
为了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把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的细胞都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得到了下面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d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0
100
100
1
81
79
2
62
78
3
20
77
4
0
74
10
0
67
30
0
65
(1)将右面的表格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
(2)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时间以及个数都要比无核部分长和多,说明( )与细胞的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细胞必须保持( ) 才能很好的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细胞既是(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 )和 ( )的基本单位。
(3)细胞有核部分也存在死亡现象,试从人为因素及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等方面考虑原因。
学生在新知识与原有的相关概念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理解并掌握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
?
?
这部分知识老师若不讲明白,学生靠死记是不可能掌握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课堂问题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教师要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式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能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就能促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转变,我们的“问题式教学”的实践就会发生了可喜的进步,“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新理念就会根植于我们的教学观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