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3第1节《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课件(8张ppt)+教学设计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鱼台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3第1节《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课件(8张ppt)+教学设计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19 08:36:55

文档简介

课件8张PPT。专题3:胚胎工程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 子MⅠ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减数分裂第三阶段
细胞变形MⅡ多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变形精子发生的过程线粒体高尔基体A、顶体的发生发育中的顶体发育中的尾 (中心体)B、尾的的发育C、精子头的出现D、细胞质浓缩E、精子的形成原生质滴尾线粒体鞘顶体第3阶段: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到达卵细胞表面的精子大约有一百来个只有一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结合人一次排出的精子数量约2亿左右精子细胞变形中的主要变化:1.细胞核——
2.高尔基体——
3.中心体——
4.线粒体——
5.细胞内其他物质——精子头的主要部分头部的顶体精子的尾线粒体鞘膜(尾的基部)原生质滴(球状,最后脱落)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多个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复制MⅠ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MⅡ两个第二极体学科网睾丸卵巢
输卵管初情期以后性别分化以后先有丝分裂后减数分裂同上4个精子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变形不变形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而精子是从初情期开始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学设计
专题三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胚胎工程”第1节“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内容包括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和胚胎发育。必修2已从染色体变化角度介绍过哺乳动物的精卵形成和受精过程,本节重难点是介绍精卵发生与受精的一些细节,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知识,一方面使学生对精卵形成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为学习后2节打下基础。而“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学习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本节内容拟定为2个课时完成教学,即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课时,受精和胚胎发育1课时。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精子和卵子发生过程中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学生已在必修模块中学习过,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加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引人入胜,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简述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归纳整理哺乳动物精卵发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等过程的特点和主线,发展阅读观察、理解交流和图式转换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通过精子细胞变形过程的学习,丰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通过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习,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3)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
2.教学难点
(1)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2)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五、教学方法
1.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学案预习部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课件展示动物多胎图片以及人的双胞胎和多胞胎图片,设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大量得到双胎和多胎?
教师:近年来通过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这方面的成就已是硕果累累。书本59页的照片展示的就是胚胎移植处理后同时期出生的高产羊的小羔羊。本专题介绍的就是这方面的技术-- 胚胎工程。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新授一、精子的发生
一、播放“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的动画。提出问题:
1.精原细胞增多的方式是什么?
2.减数分裂的过程细胞共分裂几次?
3.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精子要经过? ?
引领学生构建精子形成过程模式图。
聚焦第3阶段——精子细胞的变形。播放精子变形过程的动画,课件展示精子形成过程图片,学生填结构。
三、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提问:1.家畜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以亿计,但是通常只有一个精子能够与卵子结合,
这能说是一种浪费吗?怎样理解这一现象?
2.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下来,对这一现象怎样理解?为什么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
新授二、卵子的发生
二、播放“哺乳动物卵子发生过程”的动画,参照上述精子形成过程,建立卵子发生与成熟的模型。
课件强调受精标志和受精完成标志的区别。
新授三、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
三、课件展示精子和卵子发生过程比较的图解,列表归纳哺乳动物精子与卵子发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开始时间
增殖
方式
子细胞
数目
变形
重要
区别


?

?


?

?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