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20 08:0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1节 浮力第1节 浮力第1节 浮力自 主 学 习问题导学 图10-1-1第1节 浮力新知梳理 一 浮力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点拨] “浸在”有两层含义:一是物体一部分浸在液体中;二是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浸没)。
方向 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的,与重力的方向________。向上  竖直向上  相反 第1节 浮力产生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即F浮=F向上-F向下。
称重法测浮力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物体重为G,浸在液体中称重为F示,F浮=__________。
G-F示第1节 浮力二 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V排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
2.浮力大小与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当ρ液一定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
[说明]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当物体完全浸没前,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大小________,与深度________。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如图10-1-2所示。越大 越大增大不变  无关第1节 浮力图10-1-2 类型一 浮力 第1节 浮力例1 浸在水中的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如图10-1-3所示,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这个问题,在玻璃圆筒的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将其浸没在水中。互 动 探 究图10-1-3第1节 浮力(1)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受力面积相等,所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压力F向右的大小相等,水平方向的合力为0。
(2)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大于F向下,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0,方向____________。
(3)结合(1)(2)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 竖直向上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力差 第1节 浮力[解析] (1)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由于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且受力面积相等,所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压力F向右的大小相等,水平方向的合力为0。
(2)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根据液体压强的变形公式F=pS,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大于F向下,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0,方向竖直向上。
(3)因此液体会对正方体产生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F差=F向上-F向下,实际上,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正方体的浮力。第1节 浮力例2 如图10-1-4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图10-1-4(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所示,物重G=________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________N。
(3)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如图丙所示,将丙与甲、乙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托的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________N。
(4)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的物理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第1节 浮力类比 532第1节 浮力第1节 浮力[知识警示] 浮力产生的实质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如当一个物体位于容器的底面上,并和底面紧密接触时,它的下表面不受液体向上的压力,所以此种情况下物体一般不受浮力的作用(特殊形状除外)。第1节 浮力 类型二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例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10-1-5所示的实验。第1节 浮力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第1节 浮力图10-1-5第1节 浮力(1)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______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______是错误的。(均选填“A”“B”“C”“D”或“E”)
(2)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__(选填“A”“B”“C”“D”或“E”)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____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该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⑥⑦ DAB控制变量法 第1节 浮力例4 [2015·重庆中考] 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 cm2、高度为6 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图10-1-6第1节 浮力(1)小冉进行了如图10-1-6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2.7第1节 浮力(2)在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________N。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有关。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还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并发现步骤B、C、D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0.1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3×103200 增大第1节 浮力(5)小冉在步骤B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保持铜块下表面所处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Pa。(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 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 cm)减小 420第1节 浮力[规律总结]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以及物体体积的大小等因素无关。课 堂 小 结第1节 浮力当 堂 检 测 知识点1 浮力的产生与测量第1节 浮力1.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10-1-7所示,它所受到的(  )
A.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浮力相等
B.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浮力不等
C.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浮力不等
D.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浮力相等
D图10-1-7第1节 浮力2.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 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 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10 知识点2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1节 浮力3.如图10-1-8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向上运动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如图10-1-9所示图象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的高度h的关系的是(  )B图10-1-8图10-1-9第1节 浮力[解析] B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在将物块从容器底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不变,后变大,选B。第1节 浮力4.如图10-1-10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铁块先后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与杯底均未接触),观察到在乙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则该铁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比较是________,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相比较是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甲大”“乙大”或“一样大”)甲大 甲大 图10-1-10第1节 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