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基础达标
一、总量大,种类全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关于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B.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比重最大
D.我国土地类型齐全,可开垦的后备土地多
2.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建设沙漠温室利用的土地属于( )
A.居住用地 B.工矿用地
C.牧草地 D.难以利用土地
3.下列地形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耕地
B.大兴安岭—草地
C.内蒙古高原—林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二、分布不均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4~5题。
4.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部山地及丘陵地区
D.北部高原山地
5.导致图中土地利用类型①和②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如图为漫画《鲸吞农田》。读漫画,完成6~7题。
6.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B.水资源枯竭
C.大气污染严重
D.全球气候变暖
7.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耕地 ④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能力提升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读图,完成8~9题。
8.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9.对于d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宜林则林 B.宜耕则耕
C.宜湿则湿 D.宜草则草
10.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图1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为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构成图,图3为我国耕地等级比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写出图1中①②③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①为 ,②为 ,③为 。
(2)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如图3),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资源质量相对较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
(3)请从气候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
(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我国提出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请写出两条具体的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新教材素材开发
教材“思与学”拓展: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修建于1 300多年前,当地河水蒸发到高山区凝结为云雾,雾转换成雨降落到森林,雨水再顺势流入山坡上的沟渠,灌溉层层梯田。图1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图,图2为哈尼梯田景观图。试分析哈尼族人修建梯田的主要原因。
图1 图2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基础达标
一、总量大,种类全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关于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B.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比重最大
D.我国土地类型齐全,可开垦的后备土地多
2.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建设沙漠温室利用的土地属于(D)
A.居住用地 B.工矿用地
C.牧草地 D.难以利用土地
3.下列地形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搭配,正确的是(A)
A.东北平原—耕地
B.大兴安岭—草地
C.内蒙古高原—林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二、分布不均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4~5题。
4.耕地主要分布在(A)
A.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部山地及丘陵地区
D.北部高原山地
5.导致图中土地利用类型①和②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如图为漫画《鲸吞农田》。读漫画,完成6~7题。
6.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
A.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B.水资源枯竭
C.大气污染严重
D.全球气候变暖
7.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C)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耕地 ④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能力提升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读图,完成8~9题。
8.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A)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9.对于d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宜林则林 B.宜耕则耕
C.宜湿则湿 D.宜草则草
10.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图1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为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构成图,图3为我国耕地等级比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写出图1中①②③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①为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②为 林地 ,③为 草地 。
(2)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林地、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且开发难度较大。
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如图3),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资源质量相对较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
(3)请从气候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
参考答案: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季风区。
(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我国提出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请写出两条具体的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在易遭受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防护林,防止土地退化;等等。
新教材素材开发
教材“思与学”拓展: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修建于1 300多年前,当地河水蒸发到高山区凝结为云雾,雾转换成雨降落到森林,雨水再顺势流入山坡上的沟渠,灌溉层层梯田。图1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图,图2为哈尼梯田景观图。试分析哈尼族人修建梯田的主要原因。
图1 图2
参考答案:梯田主要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地形,修建梯田可以保持水土,同时改变人多地少的现状,增加耕地面积。